第81章 賬房先生
- 地主怎么了,我可是個好地主
- 山歸時有霧
- 2222字
- 2025-05-07 19:28:14
寒風凜冽的冬日,曬場上此起彼伏的殺豬聲回蕩在村子上空。后廚大灶上咕嘟咕嘟冒著熱氣,一鍋濃郁的蘿卜大骨頭湯正慢慢燉著,香氣四溢,勾人饞蟲。村民們來來往往,臉上洋溢著像過年那樣的喜悅。
村頭韓家新窖前,一群人正忙著準備明日的敬神事宜。有人在掃地,有人在貼對聯,還有人在擺放供品,一派熱鬧景象。
“錢先生來得正是時候。”韓遠迎上前,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要不先休息幾天?”
錢楊微微搖頭,眼神堅定:“不必了,我這就可以開始干活。”
韓遠見他執意如此,也不再多勸,吩咐管家帶他去那處舊窖。那里將作為錢楊的住所兼賬房,而且已經收拾妥當。
冬日的陽光暖洋洋地灑在村子里,處處都是忙碌的身影。村里的磨坊內,驢子拉著碾子有節奏地轉動,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響。幾個漢子赤著上身,汗水順著結實的肌肉滑落,推著沉重的石磨磨面。
不時有人運來新糧,隨即將磨好的糜子面和面粉搬運出去。錢楊注意到,每次糧食運來和拉走時,都要在紙上畫押按手印。這讓他頗為驚訝,一個小村子竟有如此嚴謹的規矩。
“有意思。”錢楊眼中閃過一絲贊許。難怪韓家需要雇這么多人手,這般嚴謹的管理方式,倒是讓人刮目相看。
管家領著錢楊穿過幾條小巷,來到那間舊窖。推開門,撲面而來的暖意讓人忍不住感嘆。屋內已經打掃得一塵不染,炕上鋪著嶄新的褥子,墻角擺著幾個裝滿清水的陶罐。
剛踏入門檻,錢楊就看到屋里已有一人正在埋頭翻看賬本。
管家清了清嗓子:“錢掌賬,來,認識一下,他宿國公府上的嫡長子,目前暫任韓家掌賬。”
牛容遠聞聲抬頭,眼中瞬間綻放出光彩:“原來你就是剛來的賬房先生?太好了!”說著,他一把扔下手中的賬本,幾步跨到錢楊面前。這些日子跟各種進項出項打交道,還得趕緊熟悉這套洋玩意兒的記賬方式,早就讓他頭痛不已。
錢楊環顧四周,雖然屋內沒有生爐子,但溫暖如春,單薄的衣衫也不覺寒冷。這是韓家獨有的暖炕,在孟盧家做門客時也見過。沒想到韓家連掌賬都如此講究。
“快請上炕!”牛容遠熱情地拉著錢楊坐下,迫不及待地說,“錢先生,總算把你盼到了!這些賬目以后就交給你了。”
他指著桌上攤開的賬本解釋道:“賬目雖多但都很簡單,你看這些賬本,有分類賬本也有總賬本,都用的是復式記賬法。賬目上清清楚楚地記錄著借方、貸方和結余,清清楚楚。”
“這個阿拉伯數字雖然看著怪異,但記賬很方便。配合乘除法算式,一個沙盤就能快速算好,不用擺算籌了。”
錢楊接過牛容遠遞來的賬本,對這些藍色封面的賬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第一本寫著“采購賬本”,不是尋常的卷軸冊頁,而是用線裝訂,外面還有硬紙殼封面。
翻開一看,里面是橫豎線組成的網格,上方標注著年月日期、科目等。字跡也不同尋常,是從左到右橫寫。雖然新奇,但這些創新之處反而讓錢楊眼前一亮。
他的手指輕輕撫過紙面,感受著紙張的質地。這種記賬方式雖然前所未見,但其中的邏輯性和實用性卻讓他暗自點頭。片刻之間,他就看明白了這表格的妙處。
“這復式記賬法和明細賬本,都是韓小郎君所創?”錢楊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贊嘆。
牛容遠咧嘴一笑:“除了三郎還能有誰?他腦子里總是有這些稀奇古怪又好用的東西。”說著,他湊近錢楊,“我實在是受不了這些數字,全權交由你負責了。咱們來聊聊這記賬的門道...”
他把這些天從韓遠那學來的知識,事無巨細地講給錢楊聽。從最基本的借貸關系,到各種特殊情況的處理方法,說得唾沫橫飛。
“好,我已經學會了。”錢楊平靜地說道。
“這么快?”牛容遠瞪大了眼睛,一臉難以置信。
“確實學會了,這復式記賬法簡潔明了,韓小郎君果然高明。”
“先幫我瞧瞧這本總賬有什么問題?”牛容遠將一本厚重的賬冊推到錢楊面前。
錢楊仔細翻看片刻,眉頭微皺:“這賬本里頭可是藏著不少貓膩,所以賬目就對不上了。你看這里、這里還有這里,明顯有誤。用復式記賬法很容易就能發現,實際數字應該是這樣...”
“真是這樣!”牛容遠一拍大腿,“難怪我今天算了半天總對不上,原來問題在這。錢先生果然厲害!”
“不是我厲害,實在是這明細賬本和復式記賬法好用。”錢楊謙遜地說道。
牛容遠如釋重負,迫不及待地起身:“那我算是放心了!”說完,他幾乎是跳著離開了掌賬,那急切的模樣,哪還有半點國公府長公子的威儀。
錢楊不以為意地笑笑,調整了下坐姿。這個掌賬他很滿意,有暖炕,還備了點心和熱水,顯然是用心準備過的。
管家說了幾句客套話便告辭了,屋內只剩下錢楊一人。他先倒了杯水,拿起還溫熱的蜜糕吃了起來。連吃四個饃饃,喝了幾口水,這才舒服地伸了個懶腰。
擦凈手臉,錢楊重新拿起賬本細看。每本賬冊封面都標注著名目,翻了一遍,他早就心中有底。從采購到銷售,從人工到原料,每一筆支出收入都記錄得清清楚楚。
仔細查看每一本賬目,用了小半天,錢楊不禁感嘆,沒想到在這鄉下還能遇到如此人物。他向來自詡才高,今日卻在這里遇到了對手。
這韓三郎不簡單,短短時間就把韓家的產業做到如此規模。從最近的支出來看,韓家還在加速擴張。堿和皂的獨家產業,更是讓人意外。
翻看總賬,發現韓家的產業背后還有薛馬鴻等五位國公入股。這韓三郎果然精明,把股份分出一半給那幾位國公,讓產業穩如泰山。
不過從賬目上看,韓遠最近買了幾十頭牛,還準備在十三塊地里打水井、制井車。這些投入不小,顯然是在為來年的農事做準備。
“原來如此,他是用工商賺錢,再投入到農田發展上。”錢楊暗暗點頭,對韓家的經營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時曬場上的三頭肥豬已經殺好分肉,鮮紅的豬肉被整齊地掛進屋里。冬天寒冷,明天用時依然新鮮。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肉香,引得村里的狗兒們不住地吠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