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謀國安邦:賢相名臣(寫給孩子的史記故事)
- 鄒陽
- 510字
- 2025-05-16 16:06:51
一 三代齊相,克己奉公
晏子一生輔佐過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君王。
公元前 548 年,齊莊公被崔杼(zhù)所殺,晏子聽說后,不顧個人安危,前往齊都吊唁齊莊公。他獨自一人闖進崔家,脫掉帽子,捶胸頓足,撲在齊莊公的尸體上號啕大哭,然后起身揚長而去。
崔杼在一旁目睹了這一切,他想殺掉晏子,但在權衡利弊之后,還是沒有下手,并對身邊的人說:“晏嬰是百姓景仰的人,如果殺了他,我就會失去民心?!?/p>

▲晏子像
崔杼后來又逼迫大臣們都宣誓效忠于自己,晏子堅決不從。崔杼無奈之下只好擁立齊莊公同父異母的兄弟杵臼為國君,也就是著名的齊景公。晏子流傳至今的很多故事,大多數正是在輔佐齊景公期間發生的。
晏子極其節儉,即使當了國相之后,也一直保持勤儉持家的作風,吃飯的時候只吃一種肉食,他的妻子也從來不穿絲綢衣服。齊景公到晏子家里,看到晏子生活艱苦樸素,想賜他黃金財寶,但被晏子婉拒了。晏子說自己已經習慣了,還有很多百姓在忍饑挨餓,比他更需要救濟。齊景公感受到晏子的深明大義,于是把那些賞賜晏子的錢發放給了窮困百姓。
在朝堂之上,晏子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也能正直地處理事情。國君做出正確的抉擇,他就服從命令;如果不能,他也會根據具體情況,勸說國君實施更為可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