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漢風(fēng)云(寫給孩子的資治通鑒)
- 孫菁頤
- 2812字
- 2025-05-16 16:41:40
一 返軍霸上,赴宴鴻門
劉邦與項羽曾立下“先入關(guān)中者為王”的約定。由于行進路線不同,劉邦比項羽先入關(guān)中,于公元前 206 年在霸上接受秦王子嬰的投降,秦朝正式滅亡。可是天下并未就此安定,項羽等人此時還在趕赴關(guān)中的路上,天下到底如何劃分、治理,仍舊沒有定論。
秦王子嬰投降后,劉邦手下有人提出:“我們應(yīng)該殺掉秦王,以絕后患。”劉邦想了想,說道:“算啦。當(dāng)初楚懷王之所以派我前來,就是因為覺得我寬容仁義。再說,子嬰都已經(jīng)投降了,就留他一條性命吧。”
在霸上短暫地停留了一段時間后,劉邦直接向西進入咸陽。雖然他心里明白戰(zhàn)亂還沒有結(jié)束,可是一看到咸陽奢華的宮室,還是產(chǎn)生了懈怠之心,想留下來玩樂享受。張良上前勸道:“秦朝殘暴不仁,造成天下動亂,民不聊生。您目前的首要任務(wù)就是撫慰百姓、安定天下。但您現(xiàn)在剛剛?cè)雽m,就貪圖安逸、不思進取,這樣實在不對!”劉邦聽聞,沉默片刻,便率領(lǐng)手下的 10 萬人返回霸上。
劉邦將各個縣的父老鄉(xiāng)親和有聲望的人全部召集起來,向他們宣布:“秦法嚴苛,各位受苦了!從現(xiàn)在起,秦朝的法律統(tǒng)統(tǒng)廢除。我要和你們約定三條新的規(guī)矩:殺人者處死,傷人者要接受懲罰,搶劫的人同樣要接受懲罰。我到這里來是替大家除害的,絕不會欺凌你們,你們不要害怕,該干什么就干什么。”這就是有名的“約法三章”。之后,劉邦又派人一一巡視附近的縣、鄉(xiāng)、城鎮(zhèn),百姓們非常高興,都拿出家里最好吃的東西來慰問他們。劉邦推辭不收:“不要你們破費,我們還有吃的呢!”百姓們看他如此仁義,高興極了,都希望他趕緊在關(guān)中稱王,帶領(lǐng)大家過上和平穩(wěn)定的好日子。

然而,事情并沒有那么順利,雖然楚懷王與眾人約定先入關(guān)中者稱王,但劉邦知道,項羽是不可能擁護他的。在下屬的建議下,劉邦派重兵把守函谷關(guān),阻擋項羽前進。項羽到達函谷關(guān)后,吃了個“閉門羹”,又聽說劉邦已經(jīng)平定了關(guān)中,頓時勃然大怒。他強行攻破函谷關(guān),帶領(lǐng)手下的 40 萬士兵駐扎在鴻門,與駐軍霸上、擁兵 10 萬的劉邦對峙。項羽軍隊的人數(shù)是劉邦的 4 倍,劉邦現(xiàn)下保命都難,更別提稱王了。雖然他與項羽曾是并肩作戰(zhàn)、共同抗秦的隊友,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二人之間的關(guān)系已是劍拔弩張。
好在,有個人的出現(xiàn)暫時緩解了劉邦、項羽二人之間的緊張關(guān)系,這個人就是項羽的叔父項伯。他以前殺過人,是張良救了他。聽說項羽發(fā)誓要消滅劉邦,項伯擔(dān)心張良受到牽連,便連夜趕到劉邦軍中,焦急地勸說張良:“你快跟我一起走吧!項羽手下的士兵比劉邦的多多了,號稱有上百萬人呢,你可千萬不要留在這里陪劉邦一起送死!”張良回答:“我受韓王之命追隨他,如今他有難,我卻逃走,實在不義。”
說完,張良趕到劉邦帳中問:“您的兵力能夠抵擋項羽嗎?”劉邦一聽項羽有百萬士兵,大吃一驚,沉默了一會兒說:“應(yīng)該打不過,這可怎么辦呢?”張良將項伯請到劉邦面前,劉邦趕忙向項伯敬酒。他知道,想要活下去,只能畢恭畢敬,決不能承認自己有稱王的野心。于是,他誠懇地對項伯說:“我進入關(guān)中以后,什么也沒動,只等著項羽將軍早日過來。而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關(guān),是為了應(yīng)對其他的意外情況,絕沒有別的意思!我日日盼望著項羽將軍到來,怎么敢自立為王呢?”項伯說:“我會把您的話轉(zhuǎn)告給他的,另外,請您明天早點來鴻門,親自向他道歉。”劉邦趕忙答應(yīng)。項伯當(dāng)夜趕回項羽的營帳中,將劉邦的話一五一十地報告給項羽。
第二天一早,劉邦帶著張良、樊噲(kuài)等人趕到鴻門,項羽邀請劉邦和張良進入營帳赴宴。這場宴會,看似輕松愜意,實則暗藏殺機。
劉邦畢恭畢敬地走入營帳,對著項羽噓寒問暖、問長問短。項羽的手下范增暗自冷笑,因為他知道劉邦心懷鬼胎,只是在用示弱的方式來掩蓋稱王的野心。于是,范增起身走出營帳,對項羽的弟弟項莊說:“項王心慈手軟,不愿殺劉邦。你進去給劉邦敬酒,然后就表演舞劍,順勢殺了他。”項莊照做,在表演時,一直朝劉邦的方向揮劍,劉邦嚇得冷汗直冒,生怕自己的性命就交待在這兒了。當(dāng)時,項伯也在宴會上,他看出事情有變,立馬拔出寶劍,和項莊對舞起來,并且時不時地用身子護著劉邦。宴會氣氛詭異而緊張。
張良見情況不對,趕忙走到軍營外找樊噲幫忙。樊噲問:“里面怎么樣?”張良說:“項莊在舞劍,但他的目標(biāo)其實是沛公劉邦。”樊噲頓時怒不可遏:“我去和他拼命!”說完,便把門口的護衛(wèi)全部撞倒在地,沖進了營帳。
樊噲怒發(fā)沖冠,怒目直視,眼角都裂開了,在座之人無不驚懼。經(jīng)張良介紹,項羽得知樊噲是劉邦的下屬,贊嘆道:“真是一位壯士啊,賜酒!”樊噲一飲而盡,又吃了一只沒有煮熟的豬腿,樣子生猛無比。項羽又問:“壯士,還能再喝酒嗎?”樊噲大聲道:“我連死都不怕,一杯酒難道喝不下?秦朝虎狼心腸,殺人、用刑,殘忍到了極點!所以天下人都反叛。楚懷王曾與各路將領(lǐng)約定:先入關(guān)中者稱王。如今沛公先到咸陽,什么也不敢碰,而是駐軍霸上,等您到來。這樣勞苦功高,您非但不給予封地、爵位之類的賞賜,甚至還想殺害沛公,此等做法,我心不服!”項羽無言以對。
過了一會兒,劉邦借機出去上廁所,趁機把樊噲也喊了出來,準備逃跑。但劉邦又覺得不太妥當(dāng),就問樊噲:“我現(xiàn)在出來,還沒有告辭呢,這怎么辦?”樊噲焦急地說:“做大事不必顧及小節(jié),講大禮不必計較小的謙讓。現(xiàn)在人家是刀子和砧板,我們是任由宰割的魚肉,還告什么辭啊!快走吧!”于是,劉邦獨自騎馬,包括樊噲在內(nèi)的幾名隨從手持寶劍和盾牌,緊緊跟隨,飛快地往霸上逃去。
張良估摸著劉邦等人回到霸上了,就為項羽和他的手下獻上禮物,然后說:“沛公不勝酒力,無法向您道別了。”項羽問:“他人呢?”張良道:“沛公知道您要責(zé)備他,所以先回軍中了。”
項羽是個看重兄弟情義的人,從前與劉邦并肩作戰(zhàn),也算是患難之交。現(xiàn)在劉邦又一個勁兒地說自己沒有稱王之心,若是非要殺了劉邦,他實在是太無情了,所以聽說劉邦已經(jīng)回去了,并沒有追究。可范增卻氣壞了,剛才在宴會上,他多次示意項羽殺了劉邦,可是項羽始終不為所動。范增認為,項羽太過優(yōu)柔寡斷,心里產(chǎn)生了不好的預(yù)感。
鴻門宴過后,項羽領(lǐng)兵西進,先殺掉了已經(jīng)投降的秦王子嬰,再把宮中的金銀財寶搜刮一空,繼而將秦朝宮室付之一炬。望著熊熊烈火,項羽心中大為暢快:我終于為死去的叔父報了大仇!可他不知道的是,大火燒毀的不僅是秦朝華美的宮殿,還有贏得天下的重要條件——民心。百姓對兇殘暴虐的項羽大失所望、心懷憤恨,而項羽卻自認為厥功至偉,是帝王的不二人選。項羽故意派人請示楚懷王,問誰能稱王,想要從懷王口中聽到滿意的答案。然而,楚懷王喜歡劉邦的仁義,不喜歡項羽的殘暴,于是說:“就按之前約定的辦,先入關(guān)中者稱王。”項羽暴跳如雷,罵道:“懷王是我們項家人扶立起來的,又沒什么大作為,憑什么聽他的!消滅秦朝、平定天下,都是各位將領(lǐng)和我的功勞!”于是,項羽讓楚懷王遷居江南,然后又暗中將其殺害。

▲西漢壁畫《鴻門宴圖》
先入關(guān)中者是劉邦,而不是項羽,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是劉邦已經(jīng)表示:他沒有稱王的野心。項羽會相信他嗎?接下來,項羽又會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