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做人之度》:是非之度

人是世界的尺度,人是萬物的尺度,人的心靈是衡量自身的尺度。有才無德難以成功,有才無度也難以成功,有才有度才能成功。成功的人,就是能夠熟諳、把握是非之度、曲直之度、剛柔之度、清濁之度、雅俗之度、方圓之度、屈伸之度、變通之度的高手,所以才能寵辱不驚、左右逢源、進退自如,成為人生的“不倒翁”。

——

是與非,并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它的相對性、時空性、地域性、宏觀、微觀性都是不可忽視的,不能漠視的。

明辯是非,堅持正義,主持公道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之一。特別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個人必須要堅持原則,否則他就是沒有骨氣,沒有原則的隨風草,是不會得到世人擁戴的。

關于是非,首先要解決其“認知”的問題,如果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停留在片面的階段,如盲人摸象一樣,并自以為是,那就難見全貌。從另一個角度講,我們的認知往往還停留在膚淺的表層,如人們對金字塔的認識,對“神六”的認識,僅僅知道了一個概念,便以為知道了,這是多么可笑。由此推理,認何人的思維都有盲點,認識都有局限,又怎能真正辨別是非之度。

由于認知的局限性、片面性、膚淺性才導致了有些人是法盲;有些人是文盲;有些人是藝盲;有些人是科盲;有些人是性盲,我國還有6.2億營養盲。正因如此,每個人都沒有理由驕傲、自矜、自愎。因為除了在自己所鉆研的領域,每個人都是“盲人”、“半盲人”。所以有位哲人說:知道自己的無知就是真知和大知。換言之,人們對熟悉的事物往往也是最無知的。譬如人們對自己的心靈、身體等方面所知道的要比其它領域的更少。蘇格拉底曾經說:“你問我知道什么,我告訴你,我不知道”。聽似謙虛實則蘊含著深不可測的大道理。

從科學方面講,在顯微鏡沒有發明之前,細菌、病毒存在不?可我們的認知達不到那個層面。在天文望遠鏡沒有發明之前,人類對天體的認知又是什么層面。

古代的認知和現代的認知,由于科技的發展又產生了多少次大的革命。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在2世紀曾經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美國專利局局長查爾斯杜埃爾在1899年斷言:“所有能發明的,都已經被發明了。”20世紀福克斯公司總裁在1946年斷言:“電視機上市6個月之后,不可能還有市場,每天盯著個三合板赫茲,人們很快就會厭煩。”李·弗雷斯特博士(三極管發明人和無線電之父)在1967年斷言:“無論科學多么發達,人類也不可能登錄月球。”

以上這些結論,都是多年前某些專家對其所在領域的斷言,當時的人聽起來如同真理一樣,但是隨著時間流逝,它們變得可笑至極。

可見,作為人的認知、人類的認知都應該不斷提高、不斷改變視角、不斷改變觀念、不斷改變認知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才能過上物質生活的豐盛和精神生活的豐富的完整人生。

其次,是非之度論之亦有兩途,先論明辯是非的問題:無論做官還是為民,是非都是每個人所必須面臨的大問題,只不過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其影響也不同罷了。

清朝曾國藩在初辦團練時,他的弟弟曾國葆回家招募了一千團丁,按理可當個營官。曾國葆自己也以為這個營官是穩了,但曾國藩偏不給他當,他心里氣不過。曾國藩把弟弟喚進內房,先是把正已才能正人、持身嚴軍令嚴的道理說了一通,再又將十個營官,一個個拿來跟曾國葆比,曾國葆也自認為不如他們,最后又給曾國葆講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告訴弟弟無功而處高位并非好事的道理,這才把曾國葆說得消了氣。

自曾國藩創辦湘軍起家到出任兩江總督,先后投奔他的親戚、朋友、學生、門生、舊交何止成百上千,但是他始終堅持正已原則,注意求賢若渴,唯才是舉,非才不用。對他有恩的南五舅過世后,其獨子江慶前來投奔,已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樂于照顧,可是這位表弟既無才情,性格疏懶,交給他辦的幾件事幾乎無一成功,偏偏還愛以總督表弟自居。曾國藩認定這位表弟不堪造就,盡管南五舅生前有恩于他,還是委婉而堅決地勸說他離營還鄉。曾國藩當官以廉勤為本,不圖虛,不講情面,對于鄉親鄰里能幫則幫,不能幫助的必說清楚;對公益善事,能做的即做,不能做到的也不飾排場,確實做到了正已正人。他對他的表弟說:“凡多欲者不能儉,好動著不能儉。多欲如好衣、好食、好聲色、好字畫古玩之類,皆可浪費破家。弟向無癖嗜之好,而頗有好動之弊。今日思作某事,明日思訪某客,所費日增而不覺,此后講求儉約,首戒好動,其次則送情宜減,所謂用之者舒也。否則今日不儉,異日必欠債。”如此這般規勸親屬,在官居極品的大官中實屬少見。

明辯是非,其目的是為了遠離是非,明禍福之道,離是非之地,自古以來就是為人所應懂得的道理。在這方面,戰國時期的范蠡可謂是最有心得的人。

滅吳之后,越王勾踐與齊、晉等諸侯會盟于徐州(今山東滕縣南)。當此之時,越軍橫行于江、淮、諸侯畢賀,號稱霸王,成為春秋戰國之交爭雄于天下的佼佼者。范蠡也因謀劃,官封上將軍。

滅吳之后,越國君臣設宴慶功。群臣皆樂,勾踐卻面無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識大端。他想:越王勾踐為爭國王,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愿以償,便不想歸功臣下。常言道:大名之下,難以有安。現已與越王深謀二十余年,既然功成事遂,不如趁此急流勇退。想到這里,他毅然向勾踐告辭,請求退隱,才免去后來的殺身之禍。

此外,關于是非的判斷,往往因為立場、價值觀不同,則會出現明顯的差異。古代宋國有個人得到一塊璞玉,獻給本國的大夫子罕。子罕不受。于是這個人說:“這是寶玉呀,最適宜給君子做用具,留給我們地位低下的人是不合適的。”子罕回答:“爾以玉為寶,我以不受美玉為寶。我們何不各守其寶?”

可見小人以“璞玉”為寶,子罕以“不貪”為寶。其實仔細想想,這個小人之語也不無道理。“不貪”是寶,“寶玉”也是寶。“不貪”是“精神之寶”,而“寶玉”則是“物質之寶”。由于兩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其取舍也必然不同。按照常理來說,人們既需要“精神之寶”,也需要“物質之寶”。而且在很多人眼里,“物質之寶”比“精神之寶”更為重要。特別是在物欲橫流的今天,確實值得我們深思、反思和常思。但愿人人皆以“不貪為寶”,事事不貪,時時不貪,因為只有“知足”才能“常樂”。君不見“貪”字是由“今”和“貝”而成嗎?眼里只有眼前的貴重,這怎能長久?想必這也是先圣造字的良苦用心,讓人見字省義,時時得到提醒。

同時,是非的判斷評價標準,還有一個角度的問題,空間的問題,時間的問題,地域的問題,乃至微觀與宏觀之間的問題,如角度上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空間上看,從月球表面看月球和從地球上看月球,其景象、氣象完全不同。從時間上,歷史上的“是”今天看來可能是“非”,如對文化大革命的評價等等。從宏觀上看,一泓泉水是清澈美麗的,可用顯微鏡看,里面就可能含有很多蠕動的細菌,令人厭惡。如不同地域上,在甲地上看是“是”,在乙地上看就是“非”。如北宋王安石與蘇軾的一段佳話,一次蘇軾到宰相府拜謁,他在丞相府的書房等候,偶然看到王安石寫的一首詩,只有前兩句,“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軾拿在手中觀賞玩味,突然一笑,信筆續上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待王安石忙完接見蘇軾之后,看見蘇軾續的兩句詩,冷笑不語,后來將蘇軾貶謫到黃州,一日朋友請蘇軾飲酒,恰逢金秋,蘇軾看到滿園黃花飄落,不禁大驚失色,才知道自己孤陋寡聞,亂續丞相之詩,頓覺懺悔汗顏。可見,任何人的思維都有“盲點”,任何人的經歷都有局限,任何人的知識都有界限。

值得提醒的是,任何人的判斷都會受其年齡、性別、經歷、學識、專業、職務、信仰、甚至情緒的影響,如同看一部《紅樓夢》,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又如何判斷其孰是孰非呢?

切記,是非的判斷往往還會受習慣性思維的影響,俗話說:笑比哭好。這是人們對笑與哭的判斷標準,但曾幾何時韓國人對笑就持相反態度,他們認為孩子更不能隨便笑,男孩隨便笑,長大就不夠帥,女孩隨便笑,長大就不會有好的歸宿。可隨著世界潮流的變化,人們對“非藥物療法”的重視,現在韓國人卻轉變了觀念,往日的“非”,變成了今天的“是”。他們不僅提倡笑,而且還笑出花樣,如抖著笑、跳著笑等等。同時,在國內創辦了很多笑療診所、笑療中心,并且把笑的文化推向世界。

由此可見,是與非并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它的相對性、時空性、等都是不可忽視的,不能漠視的,最令著者痛心疾首的一件往事,那是在1978年,我復習考中醫師,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全國才錄取一萬名,況且我當時是農民,沒有學習系統的中醫學知識,只是海闊天空的漫無邊際的自學。當時黑龍江省初試報考者就有七千多人,我當時手中又沒有系統的復習資料,但為了不失去這個機會,只好拼命了。每天夜以繼日,那時林區經常走電,又點不起蠟燭,在煤油燈下讀書熬到半夜。第二天五點鐘還要起床上班,身心俱疲,焦慮煩躁,可那時我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爸爸了,大的才七歲,二的五歲,小的兩歲。小不知事的孩子怎么能理解爸爸的心情呢!他們經常打鬧影響我復習,媽媽說他們也不聽,憤怒之下,我便經常懲罰他們。有一天晚上,我氣急之下正在打他們,可農業大隊的同事老鄭,來我家串門,他看我怒不可遏,急忙上前拉著,而我此時正在氣頭上,仍然繼續打孩子。老鄭當時生氣就走了,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做的過分了,急忙跑了出去,想把他追回來,他生氣地說:“增宏!你也太不像話了,你看看你把我胳膊都打青了!這要打在孩子身上該什么樣。”我急忙向他賠禮道歉,但他還是生氣地走了。從那以后,他和我逐漸疏遠,我心里時常愧疚,但又覆水難收。事實上,我管教孩子沒錯,錯在不應該那么嚴厲的打他們,更錯在不應該在朋友來訪的時候還繼續打孩子,我的無心之過,傷害了朋友、失去了友誼,實在是值得銘記的教訓。

古人說:當面教子,背后教妻。然而當面教子也要考慮時間、地點和場合。如我的一位朋友,他是某銀行的行長,可他的兒子已經三十多歲了,他仍然在銀行的員工面前打罵他的兒子,他的兒子羞愧難當,氣急敗壞的跑了出去,恰巧馬路上的汽車疾駛而過,將他當場創傷,造成下肢腿部殘疾。他因此事也懊悔不已,郁郁寡歡,不久就患了肝炎,三年以后轉變為肝硬化,久治不愈。五十多歲就含恨死去了。

撫今追昔,往往生活中活的越認真的人,也是傷得越深的人。有時候你認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換成是別人就沒有辦法理解,也許是太多的人思想是很片面的。

一個人太認真了,就會感覺什么都沒有意義,一個人的思想一旦形成了以后就不容易改變,想要改變一個人是很難的,除非有足夠的智慧,其實也沒有什么必要要說服別人有同樣的想法。

鄭板橋以“難得糊涂”自勉,其義是做人做事要求大同存小異,有肚量,能容人,善解人意,就會有許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諸事如愿;相反的,若過份明察秋毫,過份挑剔,什么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論個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會躲遠遠的或敬而遠之,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最后,只能關起門來“稱孤道寡”,成為使人避之的異己之徒。

總之,我們在原則的問題上面要堅持、堅守,在非原則的問題上面可以中庸、變通。如鉆研學問講究認真,大是大非必須認真。

認真需要權衡,雞毛蒜皮的瑣事無須認真,有時,一句輕松的玩笑,一份睿智的幽默,干戈遂化作玉帛,其效果遠比認真實在得多。古往今來,是非之度都是做人的大原則,大學問,大藝術,我們應該以史為鑒,以人為鑒,以時空、地域等為鑒,明辨是非,銘記是非,才不至于失去是非判斷之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业县| 张家川| 邢台县| 合川市| 琼结县| 安西县| 民和| 凌源市| 建瓯市| 建始县| 奉贤区| 木兰县| 黑龙江省| 北安市| 扶余县| 西乌珠穆沁旗| 商河县| 石河子市| 荔波县| 定陶县| 图木舒克市| 天门市| 靖边县| 毕节市| 锡林郭勒盟| 越西县| 曲周县| 平昌县| 丹东市| 商水县| 中宁县| 濉溪县| 米易县| 汽车| 寿宁县| 揭东县| 泽普县| 浦县| 乡城县| 玛沁县|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