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楊彪心思
- 漢末:我劉宏不當皇帝,帶頭造反
- 君長風
- 2030字
- 2025-05-25 00:10:00
進了司隸校尉部的劉宏,看到李儒在大堂站著,也沒有在意。
而是坐在了大堂主位上,詢問道:“爾等有何事?”
而李儒看見來人坐在主位上,便以為是楊彪回來了,面色平靜的,開口道:“草民李儒拜見楊校尉。”
“此次前來,是想為家鄉修建一條水渠,從而來請楊校尉實地查看。”
劉宏聽到站著的人,自稱李儒,手掌一緊,抬眼望著李儒,狐疑的開口說道:“李儒,字文優?”
李儒聽到劉宏的話,微微一怔,面露笑容的回應道:“楊校尉,草民正是字文優!草民深感榮幸,不知楊校尉從何處得知草民的字?”
“楊彪知不知道,朕不清楚,但朕知道。”劉宏回應道。
劉宏可是對這位狠辣的人一清二楚,毒殺少帝,火燒洛陽,雖然正史中沒有記錄此人的最終結局,但絲毫不影響劉宏記住此人。
而李儒聽到劉宏自稱朕,知道了坐在他面前的就是皇帝本人,本想求見司隸校尉楊彪,從而進入仕途,引起皇帝的注意,沒想到直接碰到皇帝本人了。
隨即面露大喜,行禮道:“草民李儒叩見陛下。”
絲毫不提認錯人之事。
劉宏也是微微一怔,他沒想到李儒如此不要臉,面對此情況都不感到尷尬。
旋即想到,敢冒大不韙毒殺少帝,火燒洛陽的人,要是有臉面就怪了。
但同時也泛起了要把李儒留下來的心思,此種毒士,還是留在身邊的好,免得到了別人的身邊,來禍禍朕,還是在自己身邊,讓他禍禍別人去吧。
而后面色平靜,緩緩開口道:“不知文優可愿出仕否?”
劉宏知道,他來到這就是為了官職而來的,李儒的功利心極強,要不也不會依附于權傾朝野的董卓了。
李儒聽到劉宏絲毫不談水渠的事,直接詢問是否愿意出仕,就知道劉宏已經知道他來此的目的了,雖然不知道劉宏從何處知道的自己,但是劉宏是皇帝就夠了,其他的不需要,反正自己的目的就是仕途。
隨即面露喜色,畢恭畢敬的叩拜道:“草民愿為陛下驅使。”
聽到李儒的回答,劉宏沒有感到意外,李儒跟賈詡不一樣,賈詡屬于那種要牌坊的人,而李儒只要功利,其他的什么都不需要。
隨后開口道:“朕就任命你為長安縣令,稍后等楊彪回來,朕就同你一起去京兆尹。”
“遵旨!”李儒滿心歡喜的回應道。
他沒想到此行會如此的順利,本來設計好了一圈方案,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一來就碰到了皇帝,還得到了個長安縣令的官職。
長安縣令和洛陽縣令一樣,大漢兩個最為顯赫的縣令。
不一會,在外得到消息的楊彪,就急匆匆的趕了回來。
看見劉宏身著便裝來找他,楊彪就知道劉宏肯定是有私事,多半是關于自己父親的,或者是整個楊家的。
隨后叩拜道:“陛下,親自到此,臣有失遠迎。”
然后就斷了,他也剩下的不說了,客氣都不客氣了。
劉宏也知道,這群歷史留名的人,沒一個是簡單的傻帽。
而楊彪在心里也是盤算著,要是再往下說,就得給問劉宏是什么事了,要是好辦還行,不好辦就麻煩了。
現在他還不知道是什么私事,也不知道能不能辦成,還是把球踢回劉宏自己說為好。
不好辦就搖頭,好辦就點頭......
而聽到楊彪回話的劉宏,也是知道楊彪的心思,旋即眼睛一轉,沒有直接提及自己的事,反而是語氣平穩,淡淡的說道:“朕就把來投靠你的大才,帶走了,楊卿盛名遠揚,各路大才紛紛自行來投靠,朕真是羨慕啊。”
劉宏說的就是李儒,而李儒本意是沒想投靠楊彪,只是想借助楊彪引薦,從而往上爬。
經過劉宏這么一說,瞬間就變成了,楊彪在民間私自招收幕僚,還有人紛紛來投。
這性質可就變了,臣子私自招收幕僚,這是官場大忌,只有皇權微弱的時候,才會私自擴張幕僚,雖然現在朝廷官員都有此現象,但不能拿到面上來說。
有些事不見光就是一個芝麻粒,見了光就比一座大山還要大。
楊彪聽到劉宏的話,看了看身邊從來沒有見過的李儒,咽了一下口水,面露緊張,連忙解釋道:“臣定然沒有此心思,臣也不認識此人,也從來沒有擴張幕僚的心思!”
“臣和家父,乃至整個弘農楊家,都是陛下的臣子,都甘愿為陛下驅使,”
楊彪掉進了劉宏的自證陷阱,他反應慢了半拍,說完就后悔了,本來就不認識劉宏說的這個人,自己也從來沒有招過幕僚,只需要問他來干什么的就行了,怎么還順著劉宏的話解釋上了.......
但楊彪是想明白了,也是晚了......
而聽到楊彪表忠心的劉宏,嘴角微微翹起,暗自思忖道:“要的就是你這句話!要是你父親在,朕興許弄不過他!但是你在這,朕還是能跟你掰掰手腕的!”
隨后開口道:“朕亦然是知道楊卿,乃至整個楊家都是大漢的忠臣,即使有再困難的事,也都會勇往向前的。”
楊彪聽到劉宏的話,暗自思忖到:“果然還是來了,不辦就是半個忠臣了,辦了就是一個忠臣,沒有辦法了,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了。”
隨即開口道:“承蒙陛下看中,再難的事臣定當辦成。”
弘農楊家,雖然是忠心的士族,但也是大漢顯赫的士族,自然是跟整個大漢士族是一道的,要是跟其他士族分開,就變成了皇權在后,楊家在皇權前面頂著士族了。
屬于現在宦官勢力的變種了。
聽到楊彪的話,劉宏又問詢道:“不知楊卿最近有沒有給楊太常去家書,朕在長安甚是擔心老愛卿的身體。”
“回陛下,承蒙陛下掛念,家父身體一切安好。”楊彪如實回應道。
劉宏聽到楊彪的回話,嘴角微微翹起,看似在關心楊賜的健康,實則這是把楊賜用身體不好,告病假的退路給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