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計劃后續
- 漢末:我劉宏不當皇帝,帶頭造反
- 君長風
- 2053字
- 2025-05-24 00:12:00
“臣建議,屯糧一事,分為兩步,一步是州郡小規模自行屯糧,名義就是賑災。”
“而軍隊大規模秘密屯糧,但打著州郡的名義?!?
賈詡說到這里,頓了頓,面露難色。
劉宏看到賈詡想說,但又不好開口,便輕聲提醒道:“文和,有任何事跟朕但說無妨?!?
聽到劉宏的話,賈詡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臣是不相信,這些州郡,這些州郡,人多眼雜,如果發生了什么意外,就得不償失了?!?
“糧是屯了,但一把火,就相當于沒屯!”
“而軍隊秘密屯糧,起碼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但不能完全杜絕。”
“這第二步,就是軍隊,分地區屯相應數量的糧,把大規模的糧食,全部分散開,屯于荒野,即使被燒,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這第二步的難點就在于巡查,臣建議再設專門的巡查部隊,從而巡視,以防意外?!?
劉宏面露凝重,他知道賈詡這是在未雨綢繆,隨后也點了點頭,同意了賈詡的方案。
開口道:“文和考慮的甚是周到,就按照此方案安排?!?
......
不久,楊彪修水渠的消息,開始在關中傳開,除了流民,有不少沒有土地的佃戶,也從主家開始往水渠施工地逃跑,想要自己開荒擁有土地,前三年還免賦稅。
一時間關中地區的豪強的莊丁開始到處抓捕逃跑的佃農,場面越發的混亂。
而各縣的縣令,也多有配合地方豪強。
賈詡得到奏報,也是暗暗皺眉,此事不好處理,如果處理不好,可能影響整個關中。
想到這里,便急匆匆的前往未央宮,呈報劉宏。
而劉宏看到奏報后,雙眼微瞇,平靜的問到:“文和以為此事怎么處理?”
賈詡聽到劉宏的問詢,平靜的開口道:“臣以為,應嚴各地官府插手,這些佃農多為隱藏人口,而我們目前需要的就是人口,還應該下令各地嚴查盜匪,以防聚眾叛亂。”
劉宏聽到賈詡的回話,沒有表態,而是淡淡的問道:“根據大漢律法,主家私自打殺佃農可是重罪?!?
“如果豪強有大量兵丁,還勾結當地官員,是不是想要造反?”
“謀反者,誅九族!”
賈詡聽到劉宏所聞非所答,微微一怔,旋即躬身一拜,回應道:“陛下深思熟慮,臣這就去辦!”
“讓張濟張繡叔侄二人,各領兩千騎兵協助。”劉宏平靜的說道。
賈詡領命后,就急匆匆的前去安排。
賈詡是聰明人,聽到的話,就知道劉宏的想法了。
本來他是想要命令各地官府嚴查盜匪,從而讓各地豪強不能再阻攔佃戶私自逃跑,一是來為開荒增加人口,二是從豪強手下揪出隱藏人口,而劉宏想要借此機會,滅掉一些豪強,直接殺人,要是反抗,攻擊軍隊,就是造反滅族。
果然,還是劉宏的套路實用,關中有幾家豪強仗著家里在洛陽有靠山后,依舊打殺佃農,在京兆尹下令抓人后,豪強拒不交人,在張繡強行抓人的時候,又組織莊丁攻擊張繡所部。
從治罪到反叛,一頂大帽子扣下來,審都沒審問,直接被抄家滅族。
其他豪強看到這一幕,也不管了,損失一些佃農,總比治罪要好的多。
一時間,整個關中的佃農紛紛逃跑修水渠,開荒地。他們本來就不是奴籍,只是礙于主家的強大,反抗不了,現在是由京兆尹帶頭反抗,自然是跑得飛快。
但豪強雖然有一些損失,但總體來講他們還能忍受,沒有達到忍受不了的臨界點。
他們也是在想,等開好了,再想辦法奪取過來。想明白了這些,也就隨意了。
但人多了就容易出現問題,那就是荒地沒有那么多,流民,逃跑的佃戶,還有外地聽說關中有這種政策后,遷徙而來的人。
而劉宏知道這種情況后,嘴角微微翹起,這跟他想的出入不大,不光是要解決本地的事,還要吸納其他地區的流民,前往關中,以減少黃巾起義時候流民的數量。
雖然這些人都是來自關中周邊,但能減少一個是一個,不光不跟著黃巾叛亂,還能增加關中一個勞動力。
這種方式可以說遠比消滅更為有利,數量同樣是五人,你殺死對方一人,就變成了己方五人,對方四人,但你要吸納過來一人,就變成對方四人,己方六人。
(這種幾何式的策略,也不是劉宏首創,而是在后世學習而來,為何兩幫人打來打去,原本藍多!紅少!的對比,慢慢變成了紅多!藍少?。?
而劉宏解決人多過剩的策略,就是往關中之外延伸,現在不光是關中,涼州部分郡縣也是執行此政策。
就比如往涼州靠近關中的郡縣擴展。
......
與此同時。
左馮翊郃陽。
有一個人聽聞了此事,感覺這是他人生的一個機會,就收拾好行李,前往了長安。
此人正是李儒。
此時的他,還不認識董卓,也還沒有進入朝廷,如果按照正常發展,在不久后就會被舉薦,而在未來更會成為董卓倚靠的謀士。
這位在歷史中沒有最后定義的謀士,由于劉宏的改變,他跑到長安,來實現他的政治野心。
李儒經過幾日的前行,一路風塵仆仆的來到長安。
長安司隸校尉部。
李儒身形消瘦,一襲黑袍,正在其大堂佇立,等待著司隸校尉楊彪。
因為是左馮翊也是屬于司隸,他想借著楊彪此次修水利的事情,從進入官員的視線。
但他沒有等到楊彪,反而等到了來找楊彪的劉宏。
此時的劉宏一身便衣,他找楊彪不是因為關中之事,而是想借機通過楊彪,問詢楊賜。
劉宏的想法是先把一批還算是能用的人,先召集到長安來。
所以來找楊彪,通過楊彪試探一下楊賜的態度,如果沒有強烈反對皇帝移駕辦公,這件事就有可能。
劉宏這段時間還是想,先把一部分朝事,轉移到長安,從而分化朝堂的行政力量。
加強皇權對朝廷和地方的實際控制......
劉宏就這樣打著如意算盤來到了,司隸校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