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喚雨
- 聊齋從結緣菩提樹開始
- 言泉九流
- 2346字
- 2025-06-18 07:05:00
聯絡佛門鏟除妖域,結緣的因果之力,不負趙笈所望的得到了一顆赤色菩提果。
捏碎菩提果,一點紅光沒入趙笈體內。
神通,呼風喚雨術。
“呼風喚雨?”趙笈眼神變得微妙起來。
看著周圍因為廣目伽藍顯靈而變得狂熱的青溪百姓。
這么巧合的嗎?
在道門神話中,呼風喚雨是一種極具代表性的神通。
這種神通通常被認為是由修行高深的道士或神仙通過特定的法術、符箓或內丹修煉而獲得的能力。
道門修行,認為天地萬物皆由氣構成,而人體內的法力與天地之氣相互感應。
道士通過修煉內丹,使自身的氣與天地之氣相合,從而能夠操控自然現象。
宋代白玉蟾就曾在《玄珠歌注》中提到,通過內煉成丹,外用成法,可以實現呼風喚雨。
他認為雷電是陰陽之氣相結而成,雷是陽氣,雨是陰氣,通過調節陰陽之氣,可以實現呼風喚雨。
這種神通通常被用于濟世救人,祈雨解旱。
趙笈獲得的這門神通,卻無需修煉道門內丹之法,直接以法力勾連天地,實現呼風喚雨。
只是施展范圍大小,卻由他體內法力能夠勾連的天地陰氣大小決定。
除此之外,這門神通在他的控制之下,還可化為攻伐手段。
盡顯殺伐之威。
他抬頭看了看萬里無云的天氣,將心中的蠢蠢欲動按了下來。
此刻地氣剛剛恢復,地底水脈也需龍女疏通。
難怪方才廣目伽藍說三日后,方可降下甘霖。
他看了眼施愚山的位置。
此刻這位青溪縣令欣慰之余,臉上卻帶有一絲尷尬。
興師動眾祭祀城隍祈雨,結果最后卻是佛門伽藍顯靈,掃平妖氛。
沒有什么比拜錯真神更尷尬的了。
不過趙笈卻能夠確定,此刻陰司的城隍,除了尷尬,更多的還是惱火了。
若是城隍今日有足夠重視伏虎坡,親自出手鏟除將成的妖域。
再加上這次全城之力祭祀城隍廟,必然可以讓城隍廟和道門威望徹底壓過佛門。
但趙笈先前通過和老狐對話,得知城隍想要聯絡道門,鏟除妖域。
獲得功能的同時,再交好道門。
所以趙笈先下手為強,通過萬民祈愿之力逼迫城隍自亂陣腳,倉促下反而被佛門搶占先機。
白玉蟾站在城隍廟前,隱約可以感受到冥冥中有道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帶著一縷若有若無的殺機。
今日之事,皆因他而起。
城隍自然將這段因果算在他的身上。
回到蘭若寺,來到寒潭邊。
趙笈雙目微闔,指尖掐訣,體內法力如江河奔涌,與天地之氣勾連。
因為寒潭之中水氣充足,勾連天地陰氣格外順暢。
剎那間,狂風驟起,烏云翻騰,整片蘭若寺上空陰霾密布。
他僧袍獵獵作響,口中輕叱:“風來!”
霎時,寒潭上空,凝聚出無形風力,攪動寒潭之水。
嚇得楠木將軍連忙游出水面查看動靜。
當看到趙笈掌心向天,法力激蕩間引動雷霆轟鳴時,頓時又嚇得潛入水底。
蘭若寺上空,頓時有電光如銀蛇游走。
引得上香的香客,紛紛抬頭張望。
待趙笈一聲‘雨落’,大量寒潭之水沖入云霄,化為天地陰氣。
下一息,傾盆暴雨傾瀉而下,蘭若寺附近燥熱之氣頓時被滌蕩一空。
借助這寒潭之中無盡之水源,趙笈施展呼風喚雨術,并未花費多少力氣。
蘭若寺中,祈愿求雨的香客,見到眼前一幕,頓時再度拜倒在佛前。
等到這些香客離開蘭若寺,下山之后,才發現剛才那一場雨僅僅是下在蘭若寺周邊。
更是顯得佛法神奇。
回到青溪,聞聽佛門護法顯靈,三日后普降甘霖。
于是將蘭若寺今日下雨之事道出,再次引起轟動。
蘭若寺靈異之名,不脛而走,再度壓過朝陽觀。
趙笈絲毫不知他在蘭若寺嘗試神通,造成了多大的轟動。
此刻正躲在禪室之中,察看他在伏虎坡中的收獲。
他盤坐于禪室蒲團之上,窗外竹影婆娑,夜風穿廊而過。
自懷中取出那枚壁土珠,原本灰褐色的珠體此刻泛著暗金紋路,如龍蛇游走。
珠內更似有萬千地脈之氣奔涌流轉。
指腹輕撫珠面,竟覺掌心微沉,顯是伏虎坡中吸納的地氣已近飽和。
“倒是意外之喜。”
他低語一聲,眸中精光閃動。
翻掌運勁間,壁土珠忽地騰起三尺,懸空滴溜溜旋轉。
珠內暗金光華大盛,映得禪室四壁金輝浮動。
趙笈心念電轉:“若以此珠之中地氣布陣,搬山敕令施展出的法術,威力當能再上一層樓。屆時縱遇強敵,亦可借山川之力以抗之。”
思及此,他又取下腰間青玉葫蘆。
葫蘆不過巴掌大小,卻內藏洞天,表面隱現青芒,似有靈性吞吐。
以神識探入,葫蘆內鎮壓著數枚先前在伏虎坡收攏而來的棋兵精怪,此刻皆化作棋子原形。
黑如玄鐵,白似霜雪,更有赤、青二色棋子夾雜其間,各自散發著不同氣息。
先前見到這些棋兵殘骸時,他不過靈機一動,將其吸入葫蘆。
此刻細觀,卻發覺其中玄機暗藏。
那金甲棋兵原是以地氣為源,若能以地氣為盤、棋兵為子,或可重現伏虎坡中那驚天棋局。
想到此處,他心中一動,將壁土珠按在葫口,催動法力。
霎時間,珠內地氣如決堤洪水,傾瀉而入。
葫蘆內洞天轟然震動,地氣奔涌如龍,竟在虛空之中自行衍化,須臾間凝成一方縱橫十九道的巨大棋盤。
棋盤上星位分明,四角各鎮一枚主棋,正是那黑、白、赤、青四色棋子所化。
趙笈又驚又喜:“莫非這葫蘆中,真能衍化五行,重現伏虎坡之景?”
他當即放開葫蘆鎮壓之力,洞天內四枚棋子頓時光華暴漲。
黑子化夜叉,青面獠牙,持戟而立;白子變天女,素衣飄帶,執蓮輕舞;青子作木魅,藤蔓纏身,生機盎然;赤子成火鴉,振翅間烈焰翻騰。
四色棋子各據一方,隱隱結成陣勢。
竟然是根據趙笈注入法力特性,外貌化為佛門特征。
趙笈忽想起老狐曾言,《象經》有云:“地脈為經,星軌為緯,納子入局者,可奪造化之功。”
此刻棋盤已成,棋子歸位,若再尋得靈脈,或可煉出更多棋子。
屆時以夜叉為鋒,天女為翼,火鴉焚敵,木魅困陣,布下攻伐大陣,尋常修士,難攖其鋒。
正自參詳,忽覺葫蘆內地氣翻涌,竟自行凝出一枚新子,色作土黃,形如磐石,鎮于棋盤中央。
趙笈心有所感:“地氣不絕,棋子自生。這棋盤竟似活物,能吞納天地精華以壯自身。”
趙笈當即收斂氣息,將葫蘆納入袖中,暗忖:“蘭若寺靈氣充裕,又有璧土珠地氣補充,若能補足棋兵之數,當能再現那棋盤之威。”
等到棋盤棋兵成型,足以成為他手中一件大殺器。
月光透窗而入,映得他眉間一縷青氣流轉,如龍蛇起陸,隱有風云際會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