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蓮臺三品
- 聊齋從結緣菩提樹開始
- 言泉九流
- 2328字
- 2025-06-15 07:00:00
施愚山見焦螟受傷不淺,連忙命人送他去療傷。
焦螟今日在青溪縣百姓面前栽了個大跟頭,也無顏面再留在此處。
帶著門下弟子,掩面而走。
趙笈從法壇走下,周圍百姓看他眼神,敬畏又恭敬。
數日前降服山魈,今日又鏟除旱魃,蘭若寺和趙笈高僧的形象這次是徹底刻在青溪百姓腦海中。
趙笈緩步行至臺下死于毒霧的百姓尸骸堆前。
雙掌合十,唇齒開合間忽有梵音如雷:“南無阿彌多婆夜...”
每吐一字,便有一朵金蓮自唇間綻放,蓮心迸發琉璃凈火,將纏繞尸身的綠霧灼散。
蓮花落地生金光,彼此勾連成卍字佛印,將方圓十丈照得通透如晝。
在眾人看不見的視線中,趙笈看見眼前忽有陰風卷地,亡魂自尸體天靈掙扎欲出。
趙笈腦后浮現金輪虛影,誦咒聲陡然轉急:“哆他伽多夜...”
金光中升起十二道經幡虛影,幡上《往生咒》梵文流轉如活物,將怨魂盡數裹住。
有亡魂本將化作厲鬼,被金光一照亦恢復生前相貌,合掌向趙笈拜了三拜,方隨經幡化入虛空。
佛光漸斂時,眾人驚見尸身綠霧盡褪,皆呈安詳睡相。
雖見不到亡魂超脫一幕,但亦知趙笈是在度化亡者。
更有佛門信徒,跪拜在地,叩首念經。
趙笈起身的剎那,耳邊忽有梵音自陣陣。
就見萬千跪伏的百姓身上,浮起絲絲縷縷的白色光霧。
那是眾生虔誠愿力所化的因果絲線,如百川歸海般匯入他身前。
體內菩提古樹簌簌搖動,將所有因果之力吸收。
這些因果之力無法結出菩提果實,卻可化為趙笈修行的助力。
心念轉動之下,菩提樹搖動之間,將洶涌愿力淬作汩汩法力洪流。
菩提樹冠驟然迸發七寶毫光,枝椏間垂落的非花非葉,竟是無數梵文凝成的瓔珞。
趙笈耳畔響起天龍八部誦經聲,足下綻放八道蓮紋,每道紋路中皆綻出一朵金蓮。
蓮心又生小蓮,層層疊疊無窮盡,頃刻鋪滿三丈之地。
圍觀百姓但覺異香撲鼻,抬頭時俱被金光刺得睜不開眼。
不知誰先叩首念起南無阿彌陀佛,頃刻間萬人應和。
趙笈合掌輕誦地藏經,這些愿力被菩提樹化為蓮臺品級晉升的資糧。
助力他體內法力洶涌,一舉突破蓮臺三品境界。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趙笈垂眸看向丹田,那里有一座愿力凝成的虛幻蓮臺,“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施愚山見一場即將到來的災難,被趙笈消弭,心中也是松了口氣。
雖有不少百姓死于毒霧,但相比大規模的動蕩踩踏,后果無疑已經好得多。
見到趙笈突破異象,心中更是生出幾分敬畏之心。
想到先前趙笈再三勸阻他不要設立法壇,自己卻聽信焦螟之言,以至于有今日之禍端。
“悔不聽法師之言。”
趙笈倒是沒有揪住此事不放:“獸魃與疫鬼雖不是旱情源頭,但食人傷人,罪不容恕。”
他轉頭看向缺了一只石獅子的城隍廟。
道門經此一役,在青溪縣勢必會威望大跌,不知城隍廟中那位,看到今日之景象,作何感想。
龍女那邊和廣目伽藍匯報芒碭山之事,遲遲沒有消息。
不知是伽藍廟不愿介入陽間之事,還是正在謀劃和城隍廟聯手之時。
趙笈準備等此間事了,再去言子廟一趟,問問老狐聯絡城隍廟之事到底是個什么結果。
他今日代表佛門,風頭正勁,不宜再入城隍廟。
想到這里,他對施愚山說道:“縣尊,人多口雜,旱情之事不如回縣衙說。”
一行人浩浩蕩蕩回到縣衙。
施愚山屏退左右,只留下熟知內情的鄭班頭。
“法師,本官上次多有得罪,還請見諒。”
見施愚山禮數周到,趙笈虛虛一攔:“言重了。縣尊身為青溪父母官,自然要以民心為重。”
施愚山舒了一口氣:“法師不見怪就好。只是今日百姓受驚,或許還意識不到。若是過后見旱情依舊,只怕民心依然要亂。不知法師可有教我?”
趙笈嘆息一聲:“貧僧上次就說過,青溪旱情,源頭在于芒碭山。”
施愚山看了眼鄭班頭,鄭班頭連忙解釋道:“縣尊,法師,三日來衙門也曾派人前往芒碭山。只是一來時間短,二來芒碭山地形復雜,多叢林猛獸,實在未打探到什么有用消息。”
趙笈點了點頭:“確是貧僧思慮不周。”
鄭班頭等人肉眼凡胎,即便去到伏虎坡,估計也看不到藏于地底的古墓。
那些棋兵精怪,任何一只都能要了他們性命。
當趙笈將這幾日探來的消息,一一告知施愚山時。
饒是施鄭二人不是修行中人,亦是聽得心驚肉跳。
當聽到趙笈描述的,若是讓芒碭山那座古墓再吸納地氣,非但解除不了青溪旱情,反而會引發更大災難時,施愚山徹底坐不住了。
起身朝趙笈深鞠一躬:“還望法師憐憫青溪百姓,施以援手。”
趙笈面對施愚山的懇求,并未起身,搖頭道:“我雖有心相助,但我法力低微,不是那古墓之中棋兵的對手。”
他今日雖然在人前顯圣,但說到底修為不過剛剛踏入蓮臺三品。
對付尋常邪祟鬼魅自然沒有問題。
若要對付芒碭山棋兵,就束手無策了。
龍女那邊還沒有回信,所以他也不確定伽藍廟那邊會不會出手。
施愚山聽到趙笈也沒有辦法,頓時有些亂了陣腳:“這可如何是好?”
趙笈提醒道:“芒碭山古墓之事,已經超過青溪縣可以處理的范疇。縣尊何不上書州郡,將此事告知巡妖司。想來巡妖司的力量,足以解決青溪妖禍。”
施愚山聞言,臉上浮現出一絲尷尬之色,苦笑道:“不瞞法師,下官三日前便已向州郡遞了加急文書,可至今未有回音。”
他搓了搓手指,壓低聲音道:“如今正值秋稅征收之際,州府上下都在忙著清點錢糧,應對朝廷考課。況且,巡妖司近來也抽不開身。”
趙笈眉頭微皺:“哦?莫非他處也有妖禍?”
施愚山嘆了口氣:“聽聞北邊三州突發蝗災,遮天蔽日的蝗群中疑似有妖物作祟,啃食莊稼不說,連牲畜都遭了殃。
巡妖司的精銳都被調去處置此事,一時半會兒怕是顧不上咱們這窮鄉僻壤。”
他說著,從袖中掏出一封蓋著朱印的公文,遞給趙笈:“您看,這是今早驛卒送回的批文,只說‘已悉,待議’,連個準信都沒有。”
趙笈接過一看,果然見批文上寥寥數字,墨跡尚新,顯然州府并未重視。
他沉吟片刻,道:“縣尊可曾提及古墓與地脈的關聯?若只說旱情,恐怕難以引起上頭警覺。”
施愚山面露難色:“這...本官對風水之事一竅不通,文書里只寫了旱情異常、疑似妖物作祟。若貿然提及地脈變動,只怕會被當作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