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友田玉也準備去面試,她報名了很多個社團和部門。
田玉問枝子:“你不去參加點什么嗎?”
枝子說:“不敢面試。”
田玉和她的朋友打語音,說自己競選班委沒成功,但是進個部門還是可以的。
學校部門和社團是有區別的。社團很多,進去的門檻比部門低得多,但是也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進去,畢竟這么多人想進去,為什么要選個差的呢?
很殘酷的感覺,沒辦法。
枝子這個學校有五大部門。不知道別的學校是不是這樣。
幾天后,田玉又和朋友打視頻,田玉對她的朋友說,面試的結果出來了,她一個也沒進,她對她的朋友抱怨的很久。
“我競選班委成功了,現在是班長,也進了學習部,哎,好煩啊,一開始就好忙。”手機那頭的聲音傳出來,是田玉一直沉默的朋友說話了。
氣氛突然有點尷尬,枝子感覺田玉被打臉了。
田玉很尷尬地笑著說:“之前怎么沒聽你說起。”
她朋友說:“我怕自己不成功,那不是很丟臉,所以沒說。”
枝子想著前幾天田玉對她朋友說的話只覺得搞笑,這不是打田玉的臉嗎。
這件事讓枝子體會到“事以密成,語以泄敗”這句話的威力。
晚上下了晚自習,田玉和她的父母打視頻,和她父母說起了這件事。田玉說:“你們知道吳心怡吧,就是和我關系很好那個,我經常帶她來家里玩那個。”
田玉的爸爸回應她說:“當然記得。”
田玉把這件事的經過從頭到尾說了一遍,枝子最后只聽進去田玉說的這句話“從小學到高中,我成績都比她好,憑什么她現在又是班長又進了學習部,我一個也沒當上,她是不是故意不告訴我她也去面試了,就想看我笑話,太卑鄙了,我看就是這樣,我早就覺得她嫉妒我。”
哪怕是這么這么好的朋友,也見不得對方好嗎?
嫉妒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東西,它像一塊黑布,不僅蒙住了人的眼睛也蒙住了一個人的心,它讓人焦慮、抓狂、內疚,它把一個人的注意力或短時間或長時間地轉移到了被嫉妒的人身上,而被嫉妒的人可能不知情,也可能就是故意讓你嫉妒。
枝子也有嫉妒,這是肯定的,是人都有的,只不過枝子嫉妒的人一般和自己都沒什么感情。一般枝子產生嫉妒時,都會不停給自己洗腦,比如如果是一個人付出了努力那這是別人應得的,嫉妒是錯的;如果是靠運氣,那枝子就在心里想“落地喊三聲,好壞命生成”,這就是命,誰讓自己命沒別人好呢。
入社團這陣風刮過了,生活又回歸平靜。
但感覺只有田玉除外。
看著身邊的人都進了部門或者社團,田玉心里越來越不平衡,當初和她一起報名的人幾乎都進了,感覺就她沒進。
越煩某件事,這件事就越是纏繞著你。
田玉的一個朋友來找她玩,這個女生是田玉的初中同學。這個女生就叫她小一吧。
小一說:“我想進學習部但是沒成功,當時不是有選服從調劑嘛,給我調到生活部了,我不想去。那個學姐還問我為什么不去,我就說不想去。我最后去了就業部,就業部不比生活部好嘛。”
田玉說:“為什么我沒有被調劑啊?”
突然安靜了。
還能為什么,一個都沒進唄。好殘酷,好慘,沒辦法。
田玉嫉妒她的朋友,但是她又忍不住和那個女生聯系。
枝子最近老聽著田玉和那個叫吳心怡的女生視頻,說來說去就是班長和學習部的事,而且很多時候是田玉提起的。
明明就是嫉妒,放不下,為什么還要自己貼上去讓自己煩呢?很矛盾。
人不就是矛盾的嗎。
每次掛了視頻田玉就和她家里人說這件事。
枝子看著田玉背地里說著好朋友壞話的小人樣;聽著她那不顧室友的超大嗓門;聞著她堆著的幾袋不扔的垃圾;以及天天吃完外賣,放在枝子和她自己爬上床的扶梯下的外賣垃圾。
天啊!好討厭!
終于有一天,田玉的爸爸說她了,說她嫉妒心強,見不得別人好,正要教育她,田玉就把電話掛了。
田玉的手機剛剛在外放。
氣氛很尷尬。
枝子沒敢動,假裝沒聽見。
田玉進了廁所。廁所不隔音,她在哭……
枝子覺得她有點可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