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留城外的漢軍大營被初冬的薄霧籠罩,篝火在潮濕的空氣中掙扎著吐出暗淡的火光。劉邦搓了搓手,呵出的白氣在胡須上結了一層細霜。已經圍城七日,陳留依舊城門緊閉,城頭上秦軍的黑色旌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沛公,糧草只夠三日了。“蕭何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帶著掩飾不住的憂慮,“若再攻不下,只能撤兵。“
劉邦盯著遠處高聳的城墻,喉嚨里發出一聲低沉的咕噥。三天前的那場強攻還歷歷在目——云梯被推倒,滾油如雨般潑下,周勃的肩膀被沸油燙得皮開肉綻。五百名精銳,回來的不足兩百。
“再攻一次。“劉邦咬著牙說,“這次我親自帶隊。“
蕭何正要勸阻,營門處突然傳來一陣騷動。一個衣衫不整、披頭散發的中年男子正與守衛推搡,醉醺醺的聲音穿透晨霧傳來:“劉季呢?讓劉季出來見我!好酒...再來一壺...“
劉邦皺眉:“何人喧嘩?“
樊噲大步走來,臉上帶著又好氣又好笑的表情:“大哥,有個醉鬼非要見你,自稱什么'高陽酒徒',說你若不見他,定會后悔。“
“高陽酒徒?“劉邦嗤笑一聲,“打發走。現在沒空理會這些狂生。“
張良卻突然放下手中的竹簡:“沛公,高陽酈食其乃當地名士,雖行為放蕩,但素有奇謀。不妨一見?“
劉邦猶豫片刻,終于揮了揮手:“帶過來吧。若只是個醉鬼,扔出去便是。“
片刻后,那個醉醺醺的男子被帶到中軍帳前。他約莫五十歲上下,一身儒生打扮卻邋遢不堪,衣襟上沾滿酒漬,腰間掛著個空酒葫蘆。但當他抬起頭時,那雙眼睛卻亮得驚人,絲毫不見醉態。
“你就是劉季?“男子毫不客氣地打量著劉邦,竟不行禮。
樊噲怒喝:“大膽!敢直呼沛公名諱!“
男子哈哈大笑:“名諱?不過是個泗水亭長,擺什么臭架子!“
劉邦不怒反笑,揮手制止了要上前拿人的衛兵:“先生既來,必有教我。不知如何稱呼?“
“酈食其,陳留高陽人。“男子拍了拍空酒葫蘆,“人稱'高陽酒徒',好過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劉邦示意侍從取酒來:“既如此,先生與我共飲幾杯如何?“
酒過三巡,酈食其臉上的醉意更濃,但眼神卻越發清明。他突然將酒爵重重一放:“劉季,你想怎么打陳留?繼續強攻?“
劉邦眉頭一跳:“先生有何高見?“
“高見沒有,蠢見倒有一則。“酈食其咧嘴一笑,露出幾顆發黃的牙齒,“你可知陳留守將是誰?“
“秦將趙賁。“
“錯!“酈食其拍案而起,酒水濺了一地,“是趙賁的妻弟李由!此人貪財好色,膽小如鼠,卻偏偏愛裝出一副忠勇模樣。你若強攻,他必死守;但若有人入城說降...“
蕭何忍不住插話:“說降?秦法嚴苛,降者誅三族。他怎敢投降?“
酈食其神秘地笑了:“正因秦法嚴苛,關中百姓怨聲載道。李由家眷皆在咸陽,若有人告訴他...咸陽已亂,趙高弒君...“
帳內一片寂靜。劉邦瞇起眼睛:“先生此言當真?“
“真假不重要。“酈食其湊近劉邦,酒氣噴在他臉上,“重要的是他信不信。“
張良突然開口:“酈先生欲親自入城?“
酈食其哈哈大笑:“還是張良懂我!給我一壺好酒,我這就去會會這位李將軍。若三日內城門不開,你們大可繼續強攻。“
劉邦盯著酈食其看了良久,突然起身一揖:“既如此,拜托先生了。“
正午時分,陳留城門開了一條縫,酈食其搖搖晃晃地走了進去,腰間新裝滿的酒葫蘆隨著步伐左右搖晃。劉邦站在箭樓上,看著那個略顯滑稽的背影消失在城門內,心中莫名升起一絲不安。
“沛公真信他能說降李由?“周勃肩上纏著繃帶,語氣充滿懷疑。
劉邦沒有回答。他轉向張良:“子房以為如何?“
張良輕撫長須:“酈生雖狂,但非常人。昔年我游歷至陳留,曾聞其名——表面放浪形骸,實則胸有韜略。“
“希望如此。“劉邦嘆了口氣,“傳令下去,準備攻城器械,三日后若不降,全力進攻!“
三日轉眼過去。第三天傍晚,劉邦正在帳中研究地圖,突然外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樊噲掀簾而入,滿臉興奮:“大哥!城門開了!酈先生派人來請我們入城!“
劉邦猛地站起,案幾上的地圖被帶起一角:“當真?“
“千真萬確!李由已經下令開城投降!“
劉邦立刻召集眾將,只留少量兵力守營,親自帶隊前往陳留。暮色中,陳留城門果然大開,城頭黑旗已經換成白幡。酈食其站在城門處,身邊是身著便服、面色蒼白的李由。
“沛公!“酈食其高聲招呼,哪有半點醉態,“李將軍愿棄暗投明,共誅暴秦!“
劉邦下馬,警惕地掃視四周。城門內秦軍士卒已經卸甲,并無埋伏跡象。他走到李由面前,后者立刻跪地行禮:“罪將李由,愿效犬馬之勞!“
劉邦扶起李由:“將軍深明大義,何罪之有?“他轉向酈食其,眼中滿是詢問。
酈食其湊近低語:“李由已信咸陽大亂,又貪生怕死。我許他若降,不僅保命,還可為將。“
劉邦會意,高聲宣布:“李將軍既降,仍領舊部,為我帳下先鋒!“
當夜,陳留府衙內大擺宴席。劉邦高坐上首,李由、酈食其分坐兩側。酒過三巡,李由已經醉得東倒西歪,拉著劉邦的手絮絮叨叨:“沛公...不瞞您說...若非酈先生告知咸陽已亂...下官是萬萬不敢...“
酈食其突然咳嗽一聲,打斷了李由的話:“李將軍醉了,來人,送將軍回府休息。“
待李由被扶走,酈食其立刻從袖中取出一卷帛書,神色凝重:“沛公,請看此物。“
劉邦展開帛書,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小字。蕭何湊過來一看,頓時倒吸一口涼氣:“這是...章邯給李由的密信!“
“正是。“酈食其壓低聲音,“我在李由書房暗格中找到的。章邯已知我軍西進路線,命李由死守陳留,待其主力回援,內外夾擊...“
劉邦的手微微發抖。密信中提到漢軍兵力、行軍路線,甚至包括幾位主要將領的名字——這些情報如此詳盡,絕非外人所能知。
“軍中有內奸。“張良一針見血地指出。
帳內一片死寂。劉邦的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蕭何、張良、樊噲、周勃、盧綰...這些都是他最信任的兄弟,誰會背叛他?
“此事暫且保密。“劉邦緩緩卷起帛書,“子房、蕭何留下,其他人先退下。“
眾人告退后,劉邦將帛書放在案幾上,手指輕輕敲打:“二位以為,內奸會是誰?“
蕭何搖頭:“在座諸位都是生死之交,斷不會出賣沛公。“
“未必是在座之人。“張良沉思道,“軍中萬余人,保不準有誰被秦軍收買。又或者...“他欲言又止。
“或者什么?“
“或者是項羽安插的眼線。“
劉邦心頭一震。確實,項羽對他素來猜忌,安插耳目再正常不過。但眼下沒有證據,胡亂猜疑只會動搖軍心。
“無論如何,陳留已得,我軍有了立足之地。“劉邦轉移了話題,“下一步該如何走?“
蕭何立刻展開地圖:“陳留乃交通要道,糧草充足。可在此休整數日,然后向西取潁川...“
“不。“酈食其突然打斷,“應立即南下攻宛城!“
“宛城?“劉邦皺眉,“為何舍近求遠?“
酈食其蘸著酒水在案幾上畫了幾道:“宛城乃南陽郡治,得之可控制整個南線。且守將齮,殘暴不仁,百姓怨聲載道,易攻難守。若得宛城,我軍退可守,進可攻,更可威懾關中!“
張良眼前一亮:“酈先生高見!且宛城糧草器械充足,正可補充我軍所需。“
劉邦看著案幾上漸漸干涸的酒痕,仿佛看到了一條通往關中的新路徑。他抬頭看向酈食其,這個滿身酒氣的狂生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好!就依先生之計,南下攻宛!“劉邦拍案而起,“不過先生這次可別再孤身犯險了。“
酈食其哈哈大笑:“沛公放心,老夫這把老骨頭還想多喝幾年酒呢!“
夜深了,宴席散去。劉邦獨自站在陳留城頭,望著遠處連綿的群山。西進之路依然漫長,但有了陳留這個據點,有了酈食其這樣的奇士相助,似乎不再那么遙不可及。
一片雪花飄落在他的鼻尖上,冰涼刺骨。劉邦抬頭望去,漆黑的夜空中,無數雪花正悄無聲息地落下,覆蓋了城墻、戰旗和遠處曾經血流成河的戰場。
“下雪了...“劉邦輕聲自語。他想起小時候,每當下雪,母親總會煮一鍋熱騰騰的羊肉羹。那時的日子多么簡單,一個泗水亭長的兒子,最大的煩惱不過是父親的責罵和私塾先生的戒尺。
如今,他已是萬人之帥,肩負著無數人的性命,前路兇險莫測。但奇怪的是,此刻站在陳留城頭,劉邦心中竟涌起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與篤定。
白蛇鱗在貼身口袋里微微發熱。赤帝子的傳說,或許不只是傳說?
“沛公。“身后傳來張良的聲音,“天寒地凍,該休息了。“
劉邦沒有回頭:“子房,你說我們真能打到咸陽嗎?“
張良沉默片刻:“《周易》有云:'君子豹變,小人革面'。秦政暴虐,民心已失。沛公若能以仁義為先,何愁大業不成?“
仁義...劉邦咀嚼著這個詞。他劉邦,一個市井出身的浪子,真能行仁義之師嗎?
雪花越下越大,覆蓋了城墻上的血跡,也暫時掩蓋了前方的道路。但劉邦知道,雪化之后,路還在那里,等待著他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