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你來我往
- 女扮男裝的我只想匡扶社稷
- 迷你大王
- 2143字
- 2025-05-15 12:00:00
“昨日,朕微服出訪,本欲體察百姓民生,不曾想有奸人暗害于朕,竟當街刺殺,”楊笙看著臺下神色各異的官員,微微一笑,“幸得左將軍和和公子救助,不然朕還不一定能在這里和諸位說話。”
臺下的大臣們連忙出聲,痛斥刺客的無恥偷襲,贊揚楊笙得真龍庇護,福緣深厚。
【左丞相王忠獻聽見新帝的發(fā)言,內(nèi)心十分愉悅。】
【左將軍王黎聽見新帝的發(fā)言,內(nèi)心十分自責(zé)。】
【言官和慕容聽見新帝的發(fā)言,內(nèi)心十分擔(dān)憂。】
【禮部尚書宋匡以聽見新帝的發(fā)言,內(nèi)心十分震驚。】
【兵部尚書宋哲明聽見新帝的發(fā)言,內(nèi)心十分惶恐。】
【……】
【刑部尚書來俊臣聽見新帝的發(fā)言,內(nèi)心躍躍欲試。】
稍微掃了一圈,楊笙就知道這些大臣的態(tài)度是什么了(她已經(jīng)習(xí)慣來俊臣不同常人的想法了)。
王黎連夜審問,基本鎖定幾個主謀。
只是現(xiàn)在,楊笙并不想動他們,一旦動了,平衡被打破,她可就真危險了。
倒不如以此為要挾,謀點好處。
只是……宋哲明,你是怎么回事?你惶恐什么?
楊笙不解,畢竟主謀不包括宋家。
【兵部尚書宋哲明發(fā)現(xiàn)新帝在看自己,內(nèi)心更加惶恐。】
“……”罷了,等會再想。
楊笙收回視線,漫不經(jīng)心的敲著龍椅:“昨日也并非沒有收獲,朕因禍得福,發(fā)現(xiàn)了一員猛將,和愛卿的公子和立,一人便可擊退七八名刺客。”
“如今各州動亂不安,一將難求,朕欲讓和公子的才干不被埋沒,是故,朕想讓和立進軍歷練。”
【左將軍王黎聽見新帝的話,準備上前接下差事。】
“兵部尚書何在!!?”楊笙連忙厲聲開口,王黎上前的腳步一頓,不可置信的抬頭看著楊笙。
【左丞相王忠獻聽見新帝竟然不找左將軍王黎,內(nèi)心不滿。】
【左將軍王黎聽見新帝竟然不叫自己,內(nèi)心震驚,對兵部尚書宋哲明充滿敵意。】
【兵部尚書宋哲明被新帝的喊叫嚇到,差點跪倒。】
要不是在大殿之上,楊笙真想撓頭,為啥宋哲明這么怕?
“臣……臣在……”宋哲明弱弱走出,單膝下跪,“微臣謹遵陛下旨意。”
“嗯,愛卿剛凱旋歸來,不可大意,和公子就拜托愛卿了。”
“是,微臣領(lǐng)命。”宋哲明剛退下,王忠獻就站出來了。
“陛下,臣有一言,縱是兵部尚書戰(zhàn)功赫赫,但恐無教人經(jīng)驗,反觀左將軍,如今手下名將眾多,若不想埋沒和公子才干,當選左將軍為宜。”
王忠獻話音剛落,四周百官紛紛支持,何黨一派沒有發(fā)聲,畢竟刺殺皇帝的證據(jù)在王忠獻那里,他們不好發(fā)聲,朝堂呈現(xiàn)一邊倒的局勢。
唉,何進走了果然難搞,但愿他聽懂自己的話,不然真是白讓他出去了。
楊笙暗自嘆口氣,抬手止住大臣討論:“欸,岳父,這就不對了,朕昨日出宮,剛好看見兵部尚書押著一大群叛軍來,要拉到午門問斬,那些叛軍都奄奄一息,可見兵部尚書真是好手段,交給他為何不可?”
王忠獻臉色一變,小皇帝此話透露出兩個信息:一,她刺殺前遇到過宋哲明;二,一群奄奄一息的叛軍要被拉到午門問斬,而這事他不曾知曉。
看來小皇帝是疑心宋哲明,想把和立插進去當內(nèi)應(yīng)。
只是明遠昨夜審出的名單里,主謀不包括宋家,但小皇帝想猜忌,就讓她猜忌去吧,越猜忌,越顯得王家不可或缺。
而那批他不知道的,要被午門問斬的叛軍,才需要重點關(guān)注。
“陛下此言有理有據(jù),臣知曉了,”王忠獻同意了楊笙的安排,話鋒一轉(zhuǎn),看向宋匡以,“不知那批叛軍,小宋大人是如何處置的?”
在朝堂上,為了避免混淆,大臣們管宋匡以叫宋大人,宋哲明叫小宋大人,至于其他姓宋的,還沒臉讓王忠獻等人叫“大人”。
宋哲明一愣:“自然是等陛下下令,那群叛軍已經(jīng)在午門前押了一夜,周圍百姓都議論紛紛。”
王忠獻松口氣,幸好這宋哲明還算有點眼力見,沒立馬斬了那群叛軍。
此事還有回旋的余地。
慶幸完,王忠獻又在心底狠狠抽自己耳光。
失策失策,探子只顧著安插在小皇帝這里,別的地方倒是遺漏了。
是誰,到底是誰,繞過他的耳目,神不知鬼不覺的把叛軍壓到午門問斬。
要是一群身強體壯的叛軍還好,一群要死不活的叛軍全砍了,可就給那些人借題發(fā)揮的機會了。
所謂最了解你的就是你的敵人,王忠獻剛這么想,何黨一派馬上借題發(fā)揮,矛頭直指王黨一派。
“陛下,如今各州動亂,百姓民不聊生,依臣來看,這些所謂叛軍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活罪故有,但何談死罪?”
“陛下,微臣斗膽冒昧,懇請陛下垂聽。”
“昔者,陛下年幼,本應(yīng)由太后輔佐,惜太后早逝,天命難測。左丞相本為股肱之臣,理應(yīng)盡心竭力,輔佐陛下,然其行事,實有悖于臣子之道。”
“今,聞其隨意殺戮百姓,鏟除異己,此等行徑,實為不臣!!!”
“微臣思之再三,恐此非長久之計,望陛下能另擇賢能,以輔佐朝政,保社稷安寧。”
這下不止何黨一派,王忠獻的政敵紛紛上前支持,王黨雖想爭辯,但他們說的確實有理有據(jù),這下,攻守之勢異形了。
楊笙微笑著看著他們吵作一團,在他們快打起來的時候,出聲制止。
“諸位愛卿還請冷靜,岳父此舉確實不妥,但自古人心難測,朕深知此舉定非岳父本意,還望岳父之后能清理門戶,勿要寒了天下人的心。”
“岳父,既然是在你手上出的問題,你可一定要解決啊。”
楊笙輕拿輕放,王忠獻連忙稱是,噎的百官只得閉嘴。
這下,刺殺皇帝和問斬叛軍的事兩兩抵消,兩派之后又能肆無忌憚的掐起來了。
【左丞相王忠獻聽見新帝的話,內(nèi)心松了一口氣。】
【左將軍王黎聽見新帝的話,內(nèi)心感激。】
【禮部尚書宋匡以聽見新帝的話,內(nèi)心不滿。】
【兵部尚書宋哲明聽見新帝的話,內(nèi)心不滿。】
【……】
【刑部尚書來俊臣聽見新帝的話,內(nèi)心不滿。】
楊笙將百官的想法看在眼里,心下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