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也許還記得,大約是在1833年8月中旬,納撒尼爾·J.韋思先生在大角河險灘下游下了水,在坎貝爾和博納維爾上尉帶領的隊伍之前起程離開。他的船是用三張野牛皮鋪在一個輕架子上,縫合起來,縫隙用麋鹿油脂和骨灰的混合物粘合起來。船長18英尺,寬約5英尺6英寸,兩頭很尖,底是圓的。船吃水大約有1.5英尺深,因為上流到處都是淺灘和沙洲,所以不適于在上游航行。這幫人馬中有兩個混血兒,他們聲稱自己是白種人,...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讀者也許還記得,大約是在1833年8月中旬,納撒尼爾·J.韋思先生在大角河險灘下游下了水,在坎貝爾和博納維爾上尉帶領的隊伍之前起程離開。他的船是用三張野牛皮鋪在一個輕架子上,縫合起來,縫隙用麋鹿油脂和骨灰的混合物粘合起來。船長18英尺,寬約5英尺6英寸,兩頭很尖,底是圓的。船吃水大約有1.5英尺深,因為上流到處都是淺灘和沙洲,所以不適于在上游航行。這幫人馬中有兩個混血兒,他們聲稱自己是白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