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自然隨筆:塞爾伯恩自然史
- (英)吉爾伯特·懷特
- 1335字
- 2025-05-15 17:40:43
前言
1720年7月18,吉爾伯特·懷特在塞爾伯恩出生。他是當地人約翰·懷特先生的長子,他的母親安娜是薩里斯特里特姆教區長托馬斯·霍爾特牧師的女兒。懷特在貝辛斯托克接受教育,師從牧師托馬斯·沃頓先生。這位牧師是兩位優秀文學家的父親,一個兒子是溫徹斯特學院院長約瑟夫·沃頓博士,另一位是牛津大學詩歌教授。1739年12月,吉爾伯特·懷特進入牛津奧里爾學院學習,1743年6月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744年3月,他被選為學院教師。1746年10月獲得文學碩士。1752年4月成為大學高級學監。淡泊名利的他十分喜歡鄉村風光,因此很早便在故鄉安家。他致力于研究自然界,并在塞爾伯恩度過他文學生涯中的大部分時光。
他在自然研究方面不懈鉆研,敞開胸懷接受虔誠和善良的訓誡,這些想必是從事這種研究所必備的品質。雖然有好幾次機會他能在大學里安定下來生活,但始終無法說服自己離開心愛的地方。對于一個觀察者來說,這里的環境的確讓人愉悅。他的生活平靜而安詳,日子里除了四季變遷,其它皆是一如既往。直到1793年6月26日,這些日子隨生命的停滯而終結。
懷特先生去世后,他的朋友-沃靈頓的艾肯博士出版了他的書信著作。信里提到作者許多令人愉悅的生活,還包含了公眾所知道的懷特先生的個人經歷,盡管這些內容在其中微乎其微。他的一位熱情的仰慕者最近去了塞爾伯恩村,這位仰慕者這樣總結:“關于吉爾伯特·懷特本人,我從他人那里收集到的相關回憶很少;一位照料過她家庭幾代人的老婦人這樣評價這位明達的老單身漢:“他好靜,不好動。”“他這人一丁點歪心眼都沒有,這點我可以向你保證,先生!真的,一點都沒有。”
懷特先生通過所著的《塞爾伯恩自然歷史》一書舉世聞名。盡管這本書聲稱是對一個教區自然環境的描述,實際上,這是一本具有普遍意義的書。這本書包括對各種自然現象進行廣闊探究。這本書起源于寫給托馬斯·彭南特先生和尊敬的戴恩斯-巴靈頓先生的一系列書信,這兩位是當時的名家泰斗,前者著有《英國動物學》,《四足動物的歷史》、《蘇格蘭之旅》以及很多其它優秀作品。
《塞爾伯恩自然史》最早在1789年出版,當時分為四部分,其中還包括懷特先生認為在區域史上必不可缺的內容,即當地的古物。最后一部分引起當地人足夠的興趣,對一般讀者的吸引力卻是有限。
作品中的獨創性和富有啟發性的細節很快引起廣泛關注,這種關注力乃至擴大到歐洲大陸。這本書已經被翻成多種外語。據我們所知,最早的外文版于1792年德國柏林印刷出版。
在表現手法上,這部作品的各部分之間沒有進行特意銜接,也未試圖作任何科學性的編排。然而,對這種隨意安排,懷特先生展示出很強的掌控力。他列舉的事實細微精確,選擇收錄的事例生動,細節描述文筆活潑優雅,這使它成為同類出版物中閱讀趣味性最強的作品之一,也為作者贏得高度且極為公正的聲譽。
懷特先生信中一系列觀察被巧妙而有重點地重復著,大大地擴充并糾正了我們對他所從事的那些自然史的認知和了解。盡管他的話幾乎全是獨創,他還是被認為是雷和德勒姆的繼任者。在某種程度上,他的作品甚至比這些著名的自然學家的作品更有資格引起我們的關注。
作者的詩歌插入本版本是恰當的,一部分因為這些詩歌本身優美,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詩歌立足于本地主題,與本書自然而然融為一體。詩歌本身也極具價值,它們恰如其份地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研究的強烈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