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日,洛南府衙,身坐書房里的趙宇臉色有著一絲凝重,原來昨日,長孫凈給他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突厥單于在服用西域番僧的靈丹妙藥后,病情突然好轉了,在一眾部落首領面前大吃大喝,毫無病色,甚至還當場搭弓射箭,射下一只雕來,引得眾部落首領紛紛大贊。
沒人希望自己的敵人好過,趙宇也不例外,特別還是死敵,趙宇不是沒想過突厥單于能立刻暴斃,突厥群龍無首時,左賢王這個有勇無謀的家伙絕對會挑起突厥內戰,到時候他趙宇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了。
可惜,一切只是趙宇的美好想像,想到這里,趙宇笑了笑,還是要靠實力把這頭猛獸打趴下。
似乎想到什么,趙宇吩咐馮刊把趙宜叫來。
不一會兒,門外就傳來趙宜的腳步聲,緊接著:“王兄此次叫我來可有什么事?”
趙宇沒有立刻說話,示意趙宜坐下,注意到趙宜尾指擦著墨印,趙宇便猜到她剛才還在讀他送她的書。
見此,趙宇笑了笑,沒頭沒腦問道:“感覺如何?”
趙宜自然知道趙宇再問她對那本書有什么感想,但她拿不準她王兄意思,便避重就輕道:“很好,收獲很大。”
通過這本書確認了王兄是‘自己人’后,其實趙宜一直疑惑,按理說這本書在這個世界足夠大逆不道了,王兄居然這般輕易地給了自己,就不怕自己泄露出去?在這等級森嚴的世界里,想要改變一點點都是寸步難行,趙宜她自己也不是沒有依仗著前世的超前知識大干一場過,然而最終都是以失敗告終,甚至差點反噬自身,這里還沒有能培育新思想的土壤。
就算王兄是中山王,權勢再大也不見得被容于世間,如果他這樣做,那他會被權貴,士紳,士族和皇族所唾棄,因為他背叛了他的階級!
再說了,就算王兄堅持走這條路,那些跟隨王兄就一定會跟隨嗎嗎?向來只有背叛階級的人,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
王兄就這樣把書給了自己,他篤定同為穿越人的自己不會泄露嗎?雖然這本屠龍秘笈于現狀而言還是太超前了,就比如說里面提到,國家的主人是誰?別說思考這個問題,百姓單是問這個問題就會被抓去砍頭,貴族要是問這個問題就會‘被精神病’。
趙宇不知道趙宜的震撼,對她說:“阿曲,可愿隨我去北境?”
說著把長孫凈送過來的消息遞給了趙宜。
趙宜接過,目光一掃,驚訝道:“突厥大單于突然好了?”
趙宜奇怪地望向趙宇,見趙宇點點頭,肯定了這消息的準確無誤。
沉吟了一會兒,趙宜越發覺得事情變得詭異起來,她難得第一次千里迢迢隨師兄北上,先是陳年昔密浮出水面,再是突厥大單于病急卻又莫名好起來,這其中每一件都是攪動天地的事能這么巧都讓她遇上了,仿佛有一雙無形的手推著自己去發現。
趙宜很反感那種被掌握的感覺,她隱晦地看了一眼趙宇,盡管不知道這幕后之人是敵是友,趙宜不需要這種被掌握的命運,要想掙脫,她的直覺告訴她,北境會有她想找的答案。
趙宜不作回答,只是問了一下:“那公仲師兄如何安排。”
趙宇聽出趙宜的意愿,淡淡道:“刺史自然繼續北巡,不過我調撥一百近衛護他周全,想來是不會有什么人敢再行不軌了。”
頓了頓,“你先隨我回洛都,辭別老祖宗,我們再北上。”
趙宜沒有異議,回道:“聽王兄的安排。”
......
同時間,洛都驛站,王陽正伏在客店那張油漬浸透、布滿刀痕的木桌上,抄寫文信國公的《正氣歌》。宣紙鋪開,蠅頭小楷一行行爬過,字字瘦硬如鐵,筆鋒卻透著股入木三分的狠勁。窗外秋風卷著簾子,狠狠抽打著窗戶,“嗚——嗚——”地響,像是孤魂野鬼在哭嚎。桌上半碗涼透了的黃米粥,早已凝出一層皺皮。又用筆尖舔過濃稠的墨汁,沉沉落下,正是“時窮節乃見”那一句的“見”字最后一捺。力透紙背,那捺筆如刀似戟,幾乎要割開粗糲的紙面。一股凜然不屈之氣,仿佛已從那墨跡森然的字里行間,掙脫了寶墨宣紙的束縛,透骨而出。
王陽的手,甚至沒有一絲一毫的顫動。筆尖依舊穩穩地懸在“見”字那力貫千鈞的捺尾之上,墨珠飽滿,將墜未墜。他連眼皮都未曾抬起半分。這般氣定神若,讓站在他面前的顏讓不可置信,顏讓環顧周圍躺著的一地尸體,態度恭敬地上前行禮道:“見過老祖宗。”
王陽擺了擺手,道:“來得不算慢,再早點說不定還能讓你多撿幾個首級充功。”又想起什么,王陽特意拎起一壺空酒瓶,臥倚在欄桿上懶散姿態,背向顏讓問道:“小娃娃,老朽這般,可有劍仙模樣?”
顏讓連忙抱拳道:“末將救援不及時,還望老祖宗恕罪!”
顏讓在接到趙宇的命令后,嚴厲監管突厥人,但是洛都何其之大,外邦之人何其之多,幸好長孫凈送來了各城門外邦人員登記溥,顏讓就下令照著溥上找,就在昨晚,顏讓按著溥上的名字一一對比,發現少了二十五人!
顏讓不敢怠慢,忙在關鍵位置加派人手,自己帶人連夜搜尋,可是在洛都找二十五個突厥人無異于大海撈針。
就在天邊剛微亮的時候,整夜的折騰讓顏讓精疲力盡。這時王府望樓傳來警訊,顏讓嚇得亡魂大冒,不假思索,馬不停蹄地往王府趕,結果還沒到,王府就派人來說賊人已經被鎮壓下去了,有十名突厥人試圖沖擊王府,傳訊的人邊說邊奇怪,十人就想沖擊王府防御,真是天大的笑話。
而他對面的顏讓則是冷汗直冒,十人?還有十五人呢!糟了,中了突厥人調虎離山之計了。
果然,驛站那邊就閃起了火光,可是當他帶人沖進驛站時,只見一個枯瘦的老頭在擦拭他的寶劍,周圍盡是尸體,數了數,正好是十五個,這才多久,他從王府騎馬趕來就要一刻鐘,在這一刻鐘里,一個看著隨時要斷氣了老頭解決了十五個彪壯的突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