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文化中心前的廣場上,時雨晴踮起腳尖,試圖將最后一張海報貼得更高些。清晨的陽光斜照在“庇護所:被子與記憶的藝術“幾個大字上,她親手繪制的云朵被子圖案在微風中輕輕顫動。
“需要幫忙嗎?“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時雨晴轉身,程樹站在那里,手里端著兩杯冒著熱氣的咖啡。他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和深色西褲,頭發比平時整齊許多,眼睛下方的陰影卻顯示他可能整夜未眠。
“謝謝。“時雨晴接過咖啡,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一股微小的電流順著指尖竄上手臂。她假裝整理海報掩飾臉上的熱度,“你來得真早。“
程樹幫她固定好海報一角:“睡不著。“他環顧廣場上正在搭建的展板和橫幅,“這一切...比我想象的盛大。“
確實如此。原本只是小型籌款活動的展覽,在媒體報道和蘇婉的人脈推動下,已經發展成一場頗具規模的藝術事件。廣場上,李醫生和幾位志愿者正在擺放引導牌;小雨和她的朋友們分發印有俱樂部LOGO的傳單;甚至林教授都親自上陣,調試音響設備。
“蘇婉說服了社區中心給我們主展廳。“時雨晴喝了一口咖啡,苦澀中帶著一絲甜味,恰如她此刻的心情,“《城市藝術》的記者十點到,還有其他幾家媒體。“
程樹的目光落在主展館入口處的巨幅海報上——那是放大版的“0723號庇護所“系列插畫。“你畫了多少新作品?“他問,聲音里有一絲時雨晴從未聽過的敬畏。
“二十七幅。“她輕聲回答,“包括...“她猶豫了一下,“你和...你知道的。“
程樹深吸一口氣,像是鼓起勇氣:“我能先看看嗎?在其他人來之前。“
時雨晴點點頭,領他走向主展廳。推開門的一刻,她自己都屏住了呼吸——過去三天不眠不休的成果完整呈現在眼前。展廳中央是十幾條精心陳列的被子,每一條旁邊都配有會員的故事卡片和時雨晴繪制的插畫。左側墻面是“0723號庇護所“系列,右側則是全新的“記憶的紋理“作品,展示俱樂部會員與被子的情感聯系。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展廳盡頭那面獨立的墻——上面只掛著一幅畫:程樹和小星的肖像,周圍環繞著飛舞的被子。畫前的小展臺上,陳列著那條黃色星星毯,在聚光燈下顯得格外溫暖。
程樹站在肖像前,一動不動。時雨晴緊張地觀察他的側臉,生怕錯過任何細微反應。他的喉結上下滾動,呼吸變得深而緩慢,手指無意識地觸碰自己的胸口,仿佛那里有什么東西隱隱作痛。
“我...“他的聲音破碎了,不得不停下來清嗓子,“我不知道你...捕捉得這么準確。“
時雨晴站到他身邊,兩人一起凝視著畫中的兄妹:“蘇婉說小星總是笑著。“
“即使在最痛的時候。“程樹輕聲補充,目光沒有離開畫中小女孩的臉,“她害怕嗎啡會讓她做不了美夢,所以總是忍著...直到撐不住。“他轉向時雨晴,眼中閃爍著濕潤的光,“謝謝你記住她。“
時雨晴想說些什么,但喉嚨像被什么堵住了。就在這時,展廳門被推開,蘇婉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
“媒體提前到了!“她宣布,銀灰色發髻比平時更加一絲不茍,紅風衣在身后飄揚,“還有,有個老太太已經在門口等了半小時,說是看了早報專門來看展覽的。“
程樹迅速抹了抹眼角,恢復了平靜的表情:“我們準備好了。“
接下來的兩小時像一場旋風。媒體記者、藝術愛好者和普通市民源源不斷地涌入展廳。時雨晴被《城市藝術》的編輯拉住做了長篇采訪;程樹則向一群心理學學生講解被子療法的原理;蘇婉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指揮家,協調著所有人和事。
臨近中午,時雨晴終于有機會喘口氣,靠在展廳角落的柱子旁觀察人群。令她驚訝的是,參觀者們在畫作和被子的故事前駐足良久,許多人甚至流下眼淚。一位年輕女孩站在程樹和小星的肖像前久久不肯離去;一位老軍人對著退伍軍人的軍綠毯子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請問...“一個蒼老但溫和的聲音從身旁傳來,“這幅畫里的毯子在哪里?“
時雨晴轉頭,看見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婦人,穿著考究的淡紫色套裝,拄著一根雕花拐杖。她的眼睛——驚人的明亮而年輕——正期待地望著時雨晴。
“您是說黃色星星毯嗎?“時雨晴指向展廳盡頭的獨立展臺,“在那邊。“
老婦人點點頭,緩步向那邊走去,步態略顯不穩但堅定。時雨晴注意到她已經在展廳里轉了很久,幾乎在每個展板前都停留過。
出于好奇,時雨晴跟了過去。老婦人站在星星毯前,伸出微微顫抖的手,卻沒有真正觸碰展品。她的嘴唇無聲地蠕動著,像是在和記憶中的某人對話。
“您喜歡這條毯子嗎?“時雨晴輕聲問。
老婦人似乎這才注意到她的存在:“它讓我想起我兒子小時候的毯子。“她的聲音出奇地清晰,“藍色的,繡著小船。他總說小船會帶他去冒險。“她苦笑一下,“現在他真的成了愛冒險的人,總是買地、拆樓、建新東西...“
時雨晴的心跳突然加速:“您兒子是...?“
“周明遠。“老婦人平靜地說,“就是買下你們俱樂部地皮的人。“
時雨晴的呼吸一滯。眼前這位優雅的老太太,竟然是那個冷酷開發商的母親!她的大腦飛速運轉,試圖想出最佳應對方式。
“那條毯子,“老婦人繼續道,目光沒有離開星星毯,“是俱樂部創始人的妹妹的,對嗎?那個早逝的小女孩?“
時雨晴點點頭:“程樹的妹妹小星。她收集了很多毯子,說每條都有不同的夢。“
“聰明的孩子。“老婦人輕聲說。她終于轉向時雨晴,眼神銳利,“我兒子不知道他在摧毀什么。他只看到破舊建筑和商業潛力。“
“您能...幫我們嗎?“時雨晴鼓起勇氣問。
老婦人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指向墻上的肖像畫:“這幅畫賣嗎?“
“呃...原則上所有作品都出售,為俱樂部籌款。但那幅...“
“我要買它。“老婦人堅定地說,“出價五萬。條件是今天下午我兒子來看展覽時,你必須親自給他講解。“
時雨晴瞪大眼睛。五萬足夠付清程樹拖欠的房租,還能為俱樂部爭取更多時間。“我...我需要和程樹商量。“
“不必了。“程樹的聲音從身后傳來。他走到老婦人面前,微微欠身,“周夫人,感謝您對展覽的興趣。但那幅畫是非賣品。“
老婦人——周夫人——挑了挑眉:“因為它對你太私人?“
“正相反。“程樹平靜地回答,“因為它已經屬于時小姐了。她畫的,她有決定權。“
時雨晴驚訝地看著程樹。他沒有說“不“,而是把決定權交給她。這比任何慷慨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的信任。
“成交。“時雨晴聽見自己說,“但有個條件——您必須親自告訴您兒子星星毯的故事。“
周夫人露出今天第一個真正的微笑:“聰明的女孩。“她從精致的手包里取出一張名片,“這是我的聯系方式。下午三點,我會帶明遠來。請確保那條毯子和這幅畫在顯眼位置。“
她離開后,時雨晴和程樹面面相覷。“你知道她是誰?“時雨晴小聲問。
程樹點點頭:“周氏地產的創始人遺孀,周明遠的母親。我在報紙上見過她的照片。“他看向肖像畫,“你真的要賣它?“
“如果這能救俱樂部...“時雨晴猶豫道,“我可以再畫一幅。“
程樹突然握住她的手,力道大得幾乎讓她疼痛:“不,這幅就是唯一的。我只是...不敢相信你會這么做。“
他們的目光在空氣中交匯,某種無需言語的理解在兩人之間流動。時雨晴突然意識到,她愿意為程樹和俱樂部做的,遠超過她為自己做過的任何事。
下午兩點五十分,展廳迎來第二波人流高峰。時雨晴站在入口處,緊張地整理著衣服和頭發。蘇婉不知從哪弄來一套專業講解員的裝備——深藍色套裝和小麥克風,讓時雨晴看起來更“官方“一些。
“記住,“蘇婉低聲指導,“強調療愈價值,強調社區意義,別提商業利益。那種人聽膩了數字。“
三點整,一輛黑色豪華轎車停在文化中心門口。先下車的是一位西裝筆挺的中年男子——時雨晴立刻認出他是那天在俱樂部門口和馬先生交談的人。周明遠比照片上看起來更加嚴肅,眉頭永遠微蹙,像是習慣了面對不滿意的數據。
周夫人隨后下車,優雅地挽住兒子的手臂。他們緩步走向展廳,周明遠的表情明顯是在遷就母親的一時興起。
時雨晴深吸一口氣,迎上前去:“周先生,周夫人,歡迎來到'庇護所'展覽。我是時雨晴,展覽的策劃人之一。“
周明遠禮節性地點頭,目光已經越過她掃視展廳:“母親對你們的...被子藝術很感興趣。“
“特別是那條黃色星星毯。“周夫人溫和但堅定地說,“能帶我們去看看嗎?“
時雨晴引導他們穿過展廳,注意到許多參觀者認出了周明遠,開始竊竊私語。程樹站在肖像畫附近,假裝整理展品說明,但時雨晴能感覺到他的緊張。
“這條毯子,“時雨晴在星星毯展臺前停下,聲音因麥克風而略微放大,“屬于一位叫小星的女孩,她八歲時因病去世。她的哥哥程樹——也是棉被包裹俱樂部的創始人——保存了這條毯子,因為它承載著小星最美好的夢境。“
周明遠的表情略顯不耐,但出于教養沒有打斷。周夫人則專注地聆聽,不時點頭。
“程樹創立俱樂部,是為了給人們提供一個像被子一樣安全的心理庇護所。“時雨晴繼續道,引導他們走向肖像畫,“這里的所有被子都有類似的故事——退伍軍人的戰場慰藉,失眠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來源...“
她停在肖像畫前:“這幅畫展示了程樹和小星的最后一次生日會。小星收集各種毯子,說每條都能帶來不同的美夢。程樹延續了她的理念,通過俱樂部幫助了數百位像您母親這樣的訪客找到片刻安寧。“
周明遠終于開口,聲音低沉:“感人的故事,小姐。但商業決策不能基于個人情感。“
“明遠,“周夫人輕聲說,“記得你的小船毯嗎?“
開發商的臉上閃過一絲驚訝,隨即是柔軟的懷念:“當然記得,藍色的小船...您總說它會帶我去遠方。“
“而它確實做到了。“周夫人撫摸兒子的手臂,“如果我當初賣掉那條毯子,或者阻止你帶著它入睡,今天的你會是同樣的人嗎?“
周明遠沉默了,目光在星星毯和肖像畫之間游移。時雨晴屏住呼吸,等待著他的反應。
“馬經理告訴我那只是一家經營不善的小店。“他終于說,聲音里的冷硬有所松動,“他沒提到這些...藝術和故事。“
“因為他不了解俱樂部的意義。“時雨晴抓住機會,“就像這條毯子對小星的意義,只有真正體驗過的人才知道。“
周明遠轉向一直沉默的程樹:“程先生,如果我給你一個機會證明俱樂部的價值,你能做到嗎?不是作為私人紀念,而是作為社區資產。“
程樹站直身體,目光堅定:“俱樂部從來就不只是私人紀念,周先生。它幫助抑郁癥患者重獲生活勇氣,幫助創傷后應激障礙患者找回安全感,幫助像時小姐這樣的藝術家突破創作瓶頸...這些都有專業記錄和會員見證。“
“我需要具體數據。“周明遠的商業本能開始運作,“治療案例,會員增長曲線,社區影響力評估...“
“我們有。“蘇婉突然出現,手里捧著一疊文件,“過去五年的完整記錄,包括醫學專家和心理學家的評估報告。“
周明遠接過文件,快速瀏覽了幾頁。他的表情逐漸從懷疑轉為思考。“我需要和團隊討論。“他最終說,“但原則上...如果俱樂部能證明其獨特的社區價值,我們可以考慮調整開發計劃,保留部分空間。“
周夫人露出滿意的微笑,輕輕捏了捏兒子的手臂。時雨晴感到一股希望的熱流涌上胸口,她看向程樹,發現他的眼中也閃爍著同樣的光芒。
“謝謝您,周先生。“程樹真誠地說,“這比我們期待的多得多。“
參觀結束時,周夫人悄悄將一張支票塞給時雨晴:“肖像畫的錢,如約支付。但我希望它暫時留在展覽上...等一切塵埃落定再交接。“
時雨晴看了一眼支票上的數字——確實是五萬,收款人寫著“棉被包裹俱樂部“。“您為什么幫我們?“她忍不住問。
老婦人的目光越過她,看向展廳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因為我記得每條毯子都承載著某人的夢。摧毀這些...“她搖搖頭,“太殘忍了,即使對我那務實過頭的兒子來說。“
送走周家母子后,展覽繼續如火如荼地進行。媒體爭相報道,社交媒體上#拯救庇護所#的標簽開始流行,甚至有人專程從鄰市趕來參觀。時雨晴的插畫幾乎售罄,預訂訂單排到了下個月。
傍晚時分,程樹將時雨晴拉到安靜的儲藏室,關上門隔絕外面的喧囂。狹小的空間里只有他們兩人,和幾條備用的展品被子。
“我們成功了。“程樹的聲音因疲憊和喜悅而沙啞,“不管周明遠最終決定如何,俱樂部已經贏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支持。“
時雨晴靠在疊放的被子上,突然感到雙腿發軟——連續幾天的緊張和缺覺終于追上她了。“還沒有完全成功。“她努力保持清醒,“但至少...有了希望。“
程樹向前一步,雙手扶住她的肩膀:“這一切都因為你。你的畫,你的堅持...“他的拇指輕輕摩挲她的鎖骨,“我不知該如何感謝你。“
時雨晴抬頭看他,在昏暗的儲藏室燈光下,程樹的眼睛像兩泓溫暖的蜜糖。她想說些什么,但言語似乎都太蒼白。于是她做了唯一感覺正確的事——踮起腳尖,輕輕吻上他的嘴唇。
這個吻短暫而試探,像一片羽毛落在水面上。分開時,程樹的表情凝固在驚訝和某種更深的情感之間。
“對不起,我...“時雨晴突然感到尷尬,想后退卻被被子擋住。
程樹沒有讓她說完。他一手托住她的后腦,一手環住她的腰,將她拉近,然后低頭吻住她。這個吻與她的截然不同——堅定、溫暖、充滿承諾。時雨晴感到一股熱流從胸口擴散到全身,手指不自覺地抓緊了程樹的襯衫。
當他們終于分開時,外面的喧囂似乎更遠了,世界上只剩下這個堆滿被子的小空間,和兩人交錯的呼吸聲。
“我一直想這么做。“程樹低聲承認,額頭抵著她的,“從你第一次在俱樂部睡著,像個孩子一樣蜷縮在被子里開始。“
時雨晴輕笑出聲:“而我一直假裝只是為了創作靈感才去俱樂部。“
“我知道。“程樹吻了吻她的鼻尖,“但我喜歡看你找借口的樣子。“
儲藏室外,蘇婉的聲音由遠及近:“雨晴?程樹?媒體要采訪你們兩位...“
他們迅速分開,各自整理衣服和頭發。時雨晴的臉燒得厲害,但心里是從未有過的輕盈。
“準備好面對更多問題了嗎?“程樹問,手還握著她的。
時雨晴深吸一口氣,點點頭。無論接下來發生什么——周明遠的決定,俱樂部的未來,她和程樹之間剛萌芽的感情——至少此刻,在這個由被子和記憶構成的庇護所里,一切都完美得不像真實。
她握緊程樹的手,一起推開儲藏室的門,迎接閃光燈和歡呼的人群。無論明天如何,今天已經值得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