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漕龍初醒

  • 北吳傳
  • 孫仲善
  • 5070字
  • 2025-05-04 14:06:27

孫璋在噩夢中第無數次看見那團藍火。

赤烏羽毛在烈焰中卷曲成灰,兄長的鹽晶瞳孔倒映著三十六具焦尸。每當他要墜入火海時,總會被背上的劇痛驚醒——那個潰爛的赤烏烙印又開始滲血了。

“陛下,該更衣了。“宦官捧著玄端朝服跪在龍榻前。孫璋摸到枕邊的陌刀才稍稍安心,刀柄上纏著半截燒焦的喜服衣帶。

卯時的天光透過琉璃窗,將鹽紋屏風上的江山圖染成淡青色。十二名宮女捧著金盆魚貫而入,盆中不是清水,而是取自三十六鹽坊的晶鹽。這是新朝定下的規矩:天子每日需以鹽凈手,銘記立國之本。

“停了吧。“孫璋突然揮手打翻金盆,鹽粒灑在猩紅地衣上,像雪地里綻開的血梅,“傳旨,即日起廢鹽浴之禮。“

宦官們顫抖著收拾殘局。他們知道,這位登基三日的太宗皇帝,昨夜剛處決了主張復行舊制的禮部尚書。此刻宮墻外隱約傳來鑿石聲,那是十萬民夫在開鑿邗溝新渠。

---

####一、鹽雨

廣陵城外三十里的祭壇上,青銅鼑蒸騰著海鹽的苦香。孫璋看著掌心被陌刀磨出的血泡,想起昨日批閱的奏折:“江淮鹽價暴跌,三斗鹽難換一升粟。“

這本該是好消息。他減免三成鹽稅,又放開了私鹽貿易。但當他微服巡視鹽市時,卻看見鹽工們跪在灼熱的鹽田里,將新制的鹽磚砸成齏粉。

“陛下,吉時已到。“工部尚書裴衍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這個寒門出身的老臣正捧著運河圖紙,眼窩深陷——為了設計新的漕運路線,他已有七日未眠。

孫璋舉起玉斧砍向栓著龍首石雕的紅綢。當斧刃觸及石雕的瞬間,天空突然傳來炸雷,斗大的雨滴砸在祭壇上,竟在青磚表面蝕出蜂窩狀的孔洞。

“是鹽雨!“人群爆發騷動。孫璋舔到唇邊的雨水,咸澀中帶著鐵銹味。他看見裴衍的官袍正在冒煙,老人卻渾然不覺地展開圖紙:“陛下請看,新渠經茱萸灣折向......“

“裴大人!“侍衛長沖上來撲滅老人背上的火苗。圖紙在雨中卷曲焦黑,墨線卻詭異地重組,最終顯現出完全不同的河道——那分明是孫昭當年廢棄的“鬼龍渠“路線。

雨幕中忽然傳來船工號子。孫璋握緊陌刀望去,只見干涸的舊河道里浮現出幽靈船隊,赤烏旗在磷火中獵獵作響。最前方樓船的甲板上,依稀立著個鹽晶凝結的人影。

---

####二、骨渠

當夜子時,孫璋獨自站在工部檔案庫。桐油燈將他的影子投在《邗溝水脈志》上,忽明忽暗如同徘徊的亡靈。他的手指劃過“鬼龍渠“三個朱砂批注,想起兄長稱帝前夜說過的話:

“廣陵地底睡著條龍骨,誰驚醒它,就得用十萬生魂喂飽。“

突然有冷風掠過頸后。孫璋反手揮刀,陌刀斬斷的卻是一縷海藻。腥咸的水珠順著刀尖滴落,在青磚地上積成小小的水洼,映出個模糊的人影——那人穿著赤烏紋鎧甲,左眼是鹽晶制的。

“阿兄......“孫璋的刀鋒顫動,在水面劃開漣漪。再抬頭時,只見裴衍抱著圖紙站在門口,官袍下擺還在滴水。

“老臣找到了前朝秘檔。“裴衍展開泛黃的羊皮卷,“鬼龍渠并非忌諱,而是藏著治鹽妙法。您看這段記載......“

孫璋湊近細看,瞳孔驟然收縮。羊皮卷上畫著具巨大的魚骨化石,脊椎貫穿整條邗溝,注釋寫著:“龍骨汲鹽,可凈水質,然需活人飼之。“

窗外又響起鑿石聲,比白日更急促。裴衍的眼珠在燭光中泛著詭異的青:“今日開鑿的茱萸灣段,挖出了七具青銅棺。棺中尸骨皆呈跪姿,口中含著鹽晶。“

孫璋的太陽穴突突直跳。他想起登基那日,太廟香爐突然迸裂,香灰在空中凝成“飼龍“二字。此刻背上的赤烏烙印又開始滲血,染透了素紗中衣。

“傳旨停工。“他扯斷腰間玉帶,“命欽天監擇日重......“

話音未落,遠處突然傳來地動山搖的巨響。檔案庫的梁柱簌簌落灰,裴衍撲向墻角木柜,捧出個滿是裂痕的羅盤:“龍醒了!陛下,龍骨在呼應真龍天子!“

孫璋奪門而出時,看見東南天際泛著幽藍光芒。那是運河工地的方向,此刻卻如同鬼門關洞開。他躍上馬背的瞬間,聽見宮墻外傳來鹽工們沙啞的歌聲:

“鑿骨渠,飼龍君,鹽婆哭斷魂......“

---

####三、鹽俑

工地上火把通明,卻照不透濃稠的白霧。孫璋的坐騎在霧中驚蹶,將他甩進泥濘的壕溝。腐臭味撲面而來,他摸到塊凸起的硬物,借著一閃而過的閃電看清——那是半顆嵌在土里的人頭,眼眶里塞滿鹽粒。

“陛下!“裴衍舉著火把踉蹌追來,“不能看!“

已經遲了。孫璋看見壕溝兩側的土壁里,密密麻麻鑲嵌著人形鹽俑。這些尸體與鹽礦融為一體,有的張著嘴似在吶喊,有的雙手高舉如同托天。最可怕的是他們的眼睛,全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凝視。

裴衍的火把突然熄滅。黑暗中響起窸窣聲,像是無數鹽粒在相互摩擦。孫璋的陌刀猛地刺向聲源,卻扎進個柔軟的軀體。閃電再亮時,他看見刀尖挑著個鹽工幼童的尸體,孩子的胸口還別著朵枯萎的茱萸花。

霧中傳來腳步聲。孫璋轉身時,看見三百鹽工舉著骨鑿緩緩逼近,他們的眼球全變成了鹽晶,在夜色中泛著冷光。人群自動分開,走出個佝僂的老鹽婆,她懷抱著個鹽塊雕成的嬰兒,哼著破碎的歌謠:

“龍吃鹽,鬼吃人,天子吃魂魂......“

孫璋的陌刀當啷落地。老鹽婆懷中的鹽嬰突然睜眼,瞳孔是熟悉的赤烏紋。

孫璋的指尖觸到鹽嬰瞳孔的剎那,整條壕溝突然沸騰。鹽俑們發出陶器開裂般的脆響,鹽粒從七竅噴涌而出,在空中凝成赤烏形狀。老鹽婆的歌聲陡然尖銳,像鐵釘劃過青銅鼎。

“陛下快走!“裴衍突然暴起,枯瘦的雙手迸發出駭人力氣,將孫璋推向土坡。老人官袍下露出森森白骨——他的雙腿不知何時已化作鹽柱,此刻正寸寸崩裂。

鹽嬰的笑聲混著地底轟鳴傳來。孫璋在泥濘中翻滾,看見遠處運河工地上豎起百丈高的鹽浪。浪尖上站著個模糊人影,手中鐵索正將民夫們串成血肉珠鏈。

“阿兄......“孫璋握緊陌刀,刀柄上纏著的焦黑衣帶突然自燃。幽藍火光照亮了土坡下的石碑,碑文竟與裴衍展示的羊皮卷完全相悖:

**大業七年,獻童男童女三百飼龍,邗溝水赤三日**

---

####四、鹽刑

廣陵城的晨鐘在血霧中悶響。孫璋盯著丹墀下跪著的十二名鹽坊主,他們的脊背被鹽鞭抽得血肉模糊。這是新朝最殘酷的鹽刑——傷口撒入粗鹽,再澆上滾燙的鹵水。

“茱萸灣的青銅棺,是誰埋的?“孫璋的聲音在金鑾殿回蕩。他整夜未眠,龍袍下藏著陌刀,袖口還沾著老鹽婆的骨灰。

鹽商們抖如篩糠。第三坊主陳沅突然抬頭,眼眶里沒有眼球,只有兩團蠕動的鹽晶:“是陛下您啊......“他的牙齒一顆顆脫落,化作鹽粒叮咚落地,“十年前甘露臺大火,您把兄長封進青銅棺......“

“放肆!“侍衛長的劍刃砍下陳沅頭顱,卻見斷頸處涌出雪白鹽漿。無頭尸體搖搖晃晃站起,指尖指向殿外運河方向。群臣尖叫逃竄間,孫璋看見自己的倒影在鹽漿中扭曲,漸漸變成孫昭的模樣。

退朝后,孫璋直奔太廟。供奉孫昭靈位的密室中,青銅棺槨果然空空如也。他撫摸著棺內抓痕,突然發現暗格中藏著一卷血書:

**朕以鹽飼龍,方得國祚綿長。后世子孫違逆,必遭鹽噬**

血跡在“鹽噬“二字上格外濃重,仿佛剛剛寫下。孫璋的赤烏烙印突然劇痛,他撕開龍袍,看見背上紋路正延伸出新的枝椏——那是孫昭的筆跡在皮膚上生長。

---

####五、骨舟

子夜時分,孫璋孤身登上水師樓船。甲板上的鹽霜泛著磷光,每一步都留下燃燒的足跡。他按照血書指示,將三斗血鹽倒入江中。鹽粒遇水即沸,蒸騰的霧氣里緩緩浮出一艘白骨巨舟。

“陛下終于想通了。“裴衍的聲音從霧中傳來。工部尚書踏著尸骸浮出水面,胸腔里嵌著塊鹽晶羅盤,“鬼龍渠才是真正的漕運命脈。“

孫璋的陌刀架在老人頸間:“你究竟是誰?“

“老臣是裴衍,也不是裴衍。“鹽晶羅盤突然轉動,映出三十年前景象:少年裴衍在邗溝溺水,被鹽晶人形托起,胸口多了塊羅盤印記。

白骨舟傳來鐵索響動。孫璋看見三百鹽工正在拖動巨錨,他們的腳踝被鐵鏈串起,傷口處鉆出鹽晶藤蔓。當錨鏈完全升起時,江底露出具橫貫河床的巨型魚骨,每節脊椎都嵌著青銅棺槨。

“這才是真正的龍骨。“裴衍的瞳孔變成鹽粒狀,“您兄長不過是用血肉喚醒了它。“

孫璋突然揮刀斬斷錨索。失去束縛的骨舟劇烈搖晃,魚骨發出震天咆哮。裴衍狂笑著墜入江中,鹽晶羅盤卻飛向龍骨,在第七節脊椎處點亮赤烏圖騰。

---

####六、鹽約

五更天,孫璋在密室會見神秘來客。黑衣人掀開兜帽,露出孫昭舊部林崇的面容——此人本該死在甘露臺大火中。

“先帝在運河下設了三百鹽井。“林崇的聲帶似被鹽蝕,嘶啞如砂紙摩擦,“每口井都連著鬼龍逆鱗。“

孫璋展開他獻上的《鹽脈圖》,發現廣陵城地底布滿血管般的鹽道。最深處標著赤烏印記,正是太廟正下方。他突然想起昨日密室里的異動,青銅棺的抓痕方向直指地心。

“明日開鑿太廟鹽井,陛下自會明白。“林崇告退時,袖中掉出塊帶血的鹽晶。孫璋俯身拾起,發現晶體中封著半片赤烏羽毛——與陌刀上的一模一樣。

當夜暴雨傾盆。孫璋站在太廟殿頂,看著民夫們在雨中挖掘鹽井。鐵鍬撞上硬物的瞬間,地底傳出嬰兒啼哭。第一斗鹽砂提出時,所有工奴突然跪地高呼:

“恭迎龍子歸位!“

鹽井中緩緩升起具水晶棺槨,里面躺著個鹽晶嬰兒。它的胸口嵌著孫璋的赤烏烙印,手中攥著半截燒焦的喜服衣帶。

孫璋的指尖觸到水晶棺槨的剎那,整座太廟突然下沉。地底傳來鐵索繃斷的巨響,三百鹽井同時噴出赤色鹽霧。鹽嬰睜開雙目,瞳孔中映出滔天巨浪——不是江水,而是由鹽粒組成的海嘯。

“陛下,這才是真正的漕運!“裴衍的聲音從鹽霧深處傳來。他的身體已完全鹽晶化,胸腔內的羅盤瘋狂旋轉,指針直指北方:“龍骨吸盡江淮鹽脈,大運河將直通幽燕!“

鹽嬰突然裂開嘴角,發出孫昭的聲音:“阿弟,你終于走到了這一步。“水晶棺槨寸寸龜裂,露出里面蜷縮的軀體——那正是孫璋新婚妻子的尸身,她心口的鹽晶已長成赤烏形狀。

---

####七、飼龍

狂風卷著鹽粒擊打窗欞,御書房內的《鹽脈圖》自行展開。孫璋看著圖上赤烏印記的位置,忽然將陌刀刺入地磚縫隙。刀鋒挑起的不是泥土,而是糾纏著人發的鹽晶根系。

“傳林崇。“他對著黑暗下令。

黑衣人影從梁上翻落,面具下傳出沙啞笑聲:“陛下終于想通要打開鹽眼了?“他攤開掌心,三枚赤烏羽毛懸浮旋轉,與孫璋背上的烙印產生共鳴。

地底傳來嬰兒啼哭。鹽晶根系突然暴長,纏住林崇腳踝拖向裂縫。孫璋揮刀斬斷根須的瞬間,看見裂縫深處睜開一只鹽晶巨眼——那正是《鹽脈圖》標注的赤烏印記。

“先帝用十萬鹽工飼龍眼,才換來甘露臺大勝。“林崇撕下面具,露出燒焦的半張臉,“如今該陛下獻祭了。“

孫璋的陌刀抵住他咽喉:“阿兄到底在哪?“

回答他的是宮墻外的哭嚎。三百鹽工沖入禁宮,他們的身體正在鹽化,口中高呼:“真龍歸位!“為首的老鹽婆懷抱著鹽嬰,所過之處地磚盡數化為鹽砂。

---

####八、逆鱗

太廟地宮深處,孫璋終于見到了龍骨全貌。這具橫貫地脈的巨獸骸骨,每節脊椎都嵌著青銅棺槨。最中央的顱骨眼窩中,孫昭的鹽晶身軀正在重生。

“你以為減免鹽稅就能救民?“孫昭的聲音混著鹽粒摩擦聲,“沒有龍脈鎮鹽,江淮早該陸沉了。“

孫璋的陌刀劈在龍骨上,卻只濺起鹽花。鹽嬰突然從他背后浮現,冰涼的小手按在赤烏烙印上。無數畫面涌入腦海:十年前甘露臺下的活人獻祭、運河里沉沒的青銅棺、還有此刻正在鹽化的萬千黎民。

“用你的命換三百年國祚,不值嗎?“孫昭的鹽晶手指插入龍頜,“就像父親用命換我們兄弟活下來。“

地宮突然劇烈震動。孫璋看見龍骨逆鱗處插著半截焦黑陌刀——正是自己大婚那夜丟失的佩刀。鹽嬰化作流光注入刀身,赤烏紋路瞬間點亮整具龍骨。

---

####九、斷流

廣陵百姓看見江水倒灌天際。鹽粒組成的巨龍盤踞云層,龍首卻是孫昭的面容。十萬鹽工跪在岸邊,他們的血肉正通過鹽晶根系輸向云端。

孫璋站在龍骨逆鱗處,手中陌刀與十年前兄長贈他的赤烏刀穗產生共鳴。下方三百鹽井噴出血霧,那是裴衍用最后的人性啟動的禁制。

“阿兄,該醒了。“他斬斷連接龍骨的鹽晶臍帶。

天空傳來鏡面破碎的脆響。鹽龍哀嚎著解體,暴雨中摻著血色的鹽粒。孫昭的鹽晶身軀墜入江心前,突然將半塊玉璽拋向孫璋:“看看真正的江海永固!“

玉璽入手的剎那,孫璋的赤烏烙印蔓延全身。他看到恐怖真相:所謂龍骨竟是前朝帝王所化,歷代吳君不過是獻祭活人的祭司。而運河底部,三百青銅棺正在自動開啟。

---

####十、新祀

三個月后,新運河通航典禮上,孫璋當眾焚毀《鹽鐵律》。火焰中浮現赤烏紋路,化作鹽晶碑文立於邗溝畔:

**寧要漕船載不動,莫教鹽血染江河**

是夜,工部尚書在舊河道發現詭異船隊。三百艘無帆鬼船滿載鹽晶,船頭立著孫昭模樣的鹽俑。它們朝著東海方向緩緩漂移,桅桿上懸掛的竟是失蹤的“江海永固“玉璽。

而在太廟地宮最深處,新任欽天監摸到了濕潤的鹽壁——那些本該枯竭的鹽脈,正在滲出猩紅的液體。

邗溝新渠通航那日,孫璋親手將玉璽“江海永固“沉入茱萸灣。青銅入水時激起千層浪,圍觀百姓卻聽見浪濤中傳來嬰孩笑聲。老鹽工們對著泛起紅潮的江水叩拜,說這是“鹽龍睜眼“。

是夜,孫璋在御書房批閱奏章,燭火忽明忽暗。當他蘸墨時,發現朱砂硯中浮出鹽晶顆粒。抬頭望去,墻上懸掛的運河圖正滲出細密血珠,匯成一行小字:

**三百載后,鹽血重臨**

風吹開窗扉,帶著咸味的雨絲撲在案頭。孫璋掀開袖口,看見赤烏烙印已蔓延至手腕,狀如鎖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普兰店市| 中牟县| 巴塘县| 尤溪县| 榆林市| 当涂县| 临桂县| 睢宁县| 建水县| 黔西县| 翁牛特旗| 夏邑县| 云龙县| 黔南| 苍南县| 柳江县| 措勤县| 延边| 金坛市| 舒兰市| 河池市| 钟祥市| 平舆县| 乐昌市| 伊宁县| 长宁县| 屯昌县| 惠州市| 江都市| 镇江市| 迭部县| 肇庆市| 嘉峪关市| 周至县| 江川县| 武宣县| 缙云县| 永年县| 内黄县|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