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再遇

程浩第三次推開“靜安堂“的木門時,門口的風鈴發出清脆的聲響。

“提前了二十分鐘。“寧雅頭也不抬地說,手中的毛筆在醫案上流暢地書寫著,“坐那兒等會兒。“

程浩沒吱聲,默默坐在候診的長凳上。診所里彌漫著草藥香,混合著木質家具被陽光曬過的味道。上次復診后,他的胃病已經好得差不多了,但今天他特意帶了另一套說辭。

“最近睡眠不太好。“當寧雅終于抬頭看他時,程浩搶先開口。

寧雅的眼睛在陽光下呈現出琥珀色,微微瞇起:“我上次開的藥方里本來就有安神成分。“她示意程浩伸手把脈,“你熬夜了?“

程浩的指尖觸到她的手腕內側,那里的皮膚比手指更涼一些。寧雅的睫毛垂下,在眼瞼投下細小的陰影。三秒鐘后,她突然抬眼:“你根本沒喝藥。“

程浩縮回手,像被抓住作弊的學生:“你怎么——“

“脈象和上周一模一樣。“寧雅收回手,“如果喝了藥,至少肝經會有些變化。“她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辯駁的篤定。

程浩沒想到中醫診脈能精確到這種程度。他確實把那包藥塞在抽屜里——創業失敗后,他對所有長期投入卻見效緩慢的事情都失去了耐心。

“我...忘了。“他拙劣地撒謊。

寧雅沒拆穿他,只是打開針包:“躺下吧,給你扎幾針安神的穴位。“

這是程浩第三次接受針灸治療。第一次他緊張得肌肉僵硬,現在他已經能放松地躺在診床上了。寧雅的手指輕按他的太陽穴尋找穴位,呼吸拂過他耳際,帶著淡淡的菊花香。

“你對中醫很感興趣?“寧雅突然問。

程浩一怔。前兩次復診,他確實問了不少問題——關于經絡理論、草藥配伍、針灸手法。但那只是他習慣性的信息收集,創業養成的本能。

“挺神奇的。“他含糊地回答,“不用儀器就能診斷,幾根針就能止痛。“

銀針準確地刺入頭皮,幾乎沒有痛感。寧雅的手法嫻熟得像個有幾十年經驗的老中醫,可她看上去那么年輕。

“《黃帝內經》說'上工治未病',最好的醫生在疾病形成前就干預。“寧雅一邊行針一邊說,“你們現代人總是等到病入膏肓才著急。“

程浩聽出她話里的批評,卻不覺得刺耳。在寧雅面前,他這個曾經的科技新貴像個無知的學生。

“你從小學醫?“

“家學。“寧雅簡短地回答,轉身去藥柜抓藥,“我父親是中醫。“

程浩想追問下去,但寧雅的表情讓他咽回了問題。她提到父親時,眼神瞬間變得遙遠。

治療結束后,程浩付錢時注意到柜臺下壓著一張通知單。他眼尖地瞥見“租金調整“和“上漲40%“幾個字。

“生意還好嗎?“他脫口而出。

寧雅的動作頓了一下:“足夠維持。“

程浩環顧診所。上午十點,本該是就診高峰,卻只有他一個病人。墻角的老式空調發出沉悶的運轉聲,窗戶上貼著的手寫宣傳單已經褪色。

“對面街上新開了家西醫診所。“程浩說,“廣告打得很兇。“

“我知道。“寧雅的聲音聽不出情緒,“你的安神茶,睡前喝。“

程浩接過紙包,這次他決定真的試一試。走到門口時,他突然轉身:“周六你們營業嗎?“

“上午半天。“寧雅正在整理針具,“為什么問?“

“沒什么,就問問。“程浩推門而出,風鈴在他身后叮當作響。

周六早晨,程浩站在距離“靜安堂“兩個路口的小公園里。秋日的陽光透過梧桐葉灑下來,在地上畫出斑駁的光影。他手里拿著杯咖啡,假裝漫無目的地閑逛,眼睛卻不斷瞟向診所方向。

他告訴自己只是來確認寧雅是否真的在義診——周三他偷聽到她和藥商的通話,提到周末的社區免費診療。這不符合他對現代醫者的認知,在資本圈摸爬滾打多年,他早已不相信純粹的利他主義。

九點整,寧雅出現在公園涼亭。她沒穿白大褂,而是一件簡單的藏青色連衣裙,頭發扎成馬尾。幾個老人已經等在那里,見到她熱情地打招呼。

程浩躲在一棵樹后觀察。寧雅的動作比在診所更放松,笑容也更多。她為一位駝背老人把脈,輕聲詢問著什么,然后從隨身帶的藥箱里取出幾包藥遞過去。老人推辭著要付錢,寧雅搖頭,幫老人把藥裝進布兜。

一上午,程浩數了數,寧雅接診了十二位老人,大多是慢性病和關節疼痛。她耐心地聽每個人絮叨家長里短,時不時給出飲食建議。沒有收款碼,沒有價目表,甚至沒有記錄。

最后一個老奶奶離開后,寧雅開始收拾東西。程浩決定現身。

“義診不賺錢啊。“他走到涼亭邊,假裝剛到的樣子。

寧雅抬頭,驚訝一閃而過:“你跟蹤我?“

“偶然路過。“程浩在她對面坐下,“堅持多久了?“

“三年多。“寧雅合上藥箱,“社區里很多老人慢性病需要長期調理,但他們要么舍不得花錢,要么被兒女帶去大醫院開一堆藥。“

“所以你免費看診?“程浩搖頭,“難怪診所經營困難。“

寧雅的眼神突然變得銳利:“醫療不是生意。“

“但診所是。“程浩不假思索地反駁,“租金、藥材、設備,哪樣不需要錢?你這樣做,對面西醫診所怕是笑死了。“

話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寧雅抿緊嘴唇,藥箱“咔嗒“一聲上了鎖。

“程先生,“她站起身,聲音冷得像冰,“不是所有事情都要用投資回報率來衡量。“

程浩想解釋自己不是那個意思,但寧雅已經轉身離開。他看著她挺直的背影,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冒犯——在他這個破產的創業者眼里,一切確實都被簡化為數字和策略。但寧雅顯然不是。

他追上去:“對不起,我不是——“

“程浩?“一個男聲打斷了他。

程浩轉頭,看到一個西裝革履的矮胖男子從奔馳車上下來,臉上掛著夸張的笑容:“真是你啊!我還以為認錯人了。“

劉強。程浩的前合伙人,現在應該是浩天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公司破產重組后,只有劉強全身而退。

“劉總。“程浩勉強點頭。

劉強上下打量他,目光在寧雅身上停留了幾秒:“聽說你最近...不太好?“他故作關切,“需要幫忙的話盡管開口。“

“我很好。“程浩咬牙道。

劉強湊近,壓低聲音:“股東們都很失望啊,老兄。不過...“他瞥了眼寧雅,“沒想到你轉行做中醫了?還是...“意味深長的停頓,“泡上了中醫妹子?“

程浩拳頭攥緊,寧雅卻突然開口:“先生,你肝火旺盛,建議少飲酒少熬夜,否則再過半年脂肪肝就會惡化。“

劉強一愣,隨即大笑:“有意思!程浩,你現在好這口了?裝神弄鬼的...“

“我們走。“程浩拉住寧雅的手腕,快步離開。他能感覺到血液沖上臉頰,一半因為憤怒,一半因為羞愧。

轉過街角,寧雅抽回手:“那是你朋友?“

“前合伙人。“程浩苦笑,“現在是我的債主之一。“

寧雅沒多問,只是靜靜地看著他。陽光下,程浩注意到她眼角有一顆很淡的淚痣,為她清冷的面容添了一絲柔和。

“謝謝。“他突然說。

“為什么?“

“為了...剛才。“程浩不知如何解釋那種被維護的感覺,“還有,之前的事我道歉。義診是好事。“

寧雅的表情松動了一些:“下午我要去拜訪我的老師,順路的話可以一起走一段。“

他們并肩走在梧桐樹下,落葉在腳下發出脆響。程浩得知寧雅畢業于省中醫藥大學,父親生前是知名中醫教授,五年前去世后她接手了這家診所。

“所以你父親...?“

“車禍。“寧雅簡短地說,“去山區義診回來的路上。“

程浩想起自己父親——那個為房貸操勞一生的銀行職員,三年前心梗發作去世時,手里還攥著沒批完的貸款文件。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卻同樣被死亡突兀地打斷。

“到了。“寧雅在一棟老式居民樓前停下,“我老師住這兒。“

程浩正想道別,單元門突然打開,一位銀發老者走出來,看到寧雅時眼睛一亮:“小雅,正好!我剛想給你打電話。“

“張教授。“寧雅微微鞠躬,“我帶了些新配的藥茶給您。“

張教授目光銳利地轉向程浩:“這位是?“

“患者。“寧雅說,“程浩,這是中醫藥大學的張維林教授,我的導師。“

程浩伸手,老人卻只是點點頭,繼續對寧雅說:“省廳那個項目批下來了,但李主任點名要你參加。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寧雅的表情變得復雜:“我不會去。“

“固執!“張教授搖頭,“你父親的事已經過去五年了,難道你要一輩子窩在那間小診所?他的研究需要有人繼續!“

“我有自己的方式。“寧雅聲音很輕但堅決,“教授,藥茶在包里,記得每天...“

“又是義診?“張教授打斷她,突然看向程浩,“年輕人,你覺得中醫的未來在哪里?“

程浩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問住了:“我...不太懂...“

“他當然不懂!“張教授冷笑,“現在年輕人只信西醫,吃個感冒藥都要進口的。小雅,你父親的心血不能就這樣...“

“教授!“寧雅罕見地提高了聲音,“我們改天再談這個。“她轉向程浩,“你先回去吧,記得按時喝藥。“

程浩識趣地告辭。走出幾步,他回頭看了一眼。張教授正拉著寧雅的手說什么,老人臉上是掩不住的擔憂。寧雅低著頭,背影顯得異常孤獨。

那句“你父親的事“懸在程浩心頭。他想起寧雅提到父親時瞬間黯淡的眼神,和診所里那張泛黃的老照片——一個穿中山裝的中年男子站在“靜安堂“匾額下,面容肅穆。

程浩突然很想了解寧雅的故事,不僅是作為醫者的她,還有那個藏在白大褂下的、有血有肉的寧雅。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县| 阳新县| 华亭县| 中卫市| 金溪县| 麻阳| 九江县| 吴川市| 洛南县| 崇文区| 项城市| 怀来县| 葫芦岛市| 昭苏县| 南皮县| 晋城| 嵩明县| 蓬溪县| 五华县| 龙游县| 武乡县| 阿克| 水富县| 封开县| 鸡西市| 宜兰县| 互助| 册亨县| 隆安县| 介休市| 红河县| 库伦旗| 通海县| 民和| 民乐县| 开原市| 陆良县| 济宁市| 深州市| 昌邑市|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