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王哲選擇從五月初便開始大量交易,現在白銀期貨價格降到了5.8美元每盎司,跌幅達到了88.48%;
王哲全部交易之后,支付了手續費、滑點等交易成本,做空凈盈利高達三千六百九十五萬八千三百三十美金。
王哲手中的資金翻了將近74倍,這哪是炒期貨,簡直就是搶錢呀;
將六百多萬的零頭全都留給王軍山,用于支付各項費用及周轉,他帶著三千萬美金急匆匆地趕回了港島;
到家后,王哲先大量收集、了解,九龍倉相關資料,現在最后的爭奪戰還沒有打響,九龍倉的股價在每股六十多港元徘徊。
此時港島各大報紙,都在報道九龍倉的相關信息,今天的經濟日報頭版便是:
包船王現在已擁有九龍倉29%的股份,成功登頂九龍倉最大股東。
王哲趕忙尋找之前的資料,李超人早在1977年至1978年間就開始,秘密收購九龍倉的股份,逐漸掌握了18%的股份;
最終李超人在匯豐銀行的協調下,將手中的九龍倉股份轉讓給包玉剛,自己則獲得了和記黃埔的股份作為補償;
對上了,一切都跟歷史上的信息對上了,王哲暗自竊喜,自己終于趕上了這場盛會的末班車。
晚上吃完飯,王哲將家人都叫到一塊,講述了自己準備入場九龍倉的事情;
這一突然的消息,驚訝了家人,劉穎首先就給王哲潑了盆冷水:
“老二,你別胡鬧,期貨上你是掙了一大筆,但這也不代表你就是常勝將軍,咱們家現在處處用錢,還是要以穩定為主。
再說了,這里面都是以億為單位的博弈,更是幾大巨頭間的爭奪,你的那些錢砸進去,也就只能撲騰個小浪花。”
老哥王家瑞也急忙勸解:
“是呀,現在風云變幻的,我們也看不準市場,你這回冒著這么大的風險,掙這筆錢不容易,況且咱們家的產業,極為需求資金,你切不可好高騖遠呀;
九龍倉,包船王那種大佬,都有些傷筋動骨,咱們有啥資格進場呀。”
王哲擺擺手,笑著說道:
“你們想錯了,咱們家有多大實力,我還是很清楚的,我沒想,也不敢想去爭奪九龍倉,我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在這其中,小小的分一杯羹;
大佬吃肉,我們跟在后面吃點殘羹剩飯。”
王家瑞好奇的詢問:
“啥意思?你詳細說說。”
王哲抿了一口茶之后,才反問:
“你們覺得包船王或者怡和集團,他計劃得到九龍倉的多少股份,才能真正的安全?”
這一問題還真難住家人了,大家伙都開始沉思起來。
“我覺得現在包船王,他已經是大股東了,沒必要急于求成,緩上一陣子之后,再慢慢在三級市場收購、擴股,確保自己的大股東地位就夠了。”
“不,包船王這樣想,怡和集團也會這樣想,英國佬絕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九龍倉易主的,這并不能保證包船王,能安穩做牢大股東地位。”
“那就要絕對的控股,獲得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才行。”
“應該不可能,若單一股東或一致行動人,持股超過50%,即觸發強制全面收購義務,需以同等條件,向所有剩余股東發出收購邀約;
要真如此,那可不是傷筋動骨這么簡單了,包船王不可能為了九龍倉,而放棄其他產業。”
“那要想在最保險的情況下,又不觸發強制全面收購義務,最有可能就是獲得49%的股權了。”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大家都是聰明人,討論沒一會,便猜出了包船王的真實意圖。
王哲拍了拍手,止住了大家的討論,這才道出了他的想法:
“老哥說的對,若單一股東或一致行動人持股超過50%,即觸發強制全面收購義務,包船王不會冒這么大的風險,去全面收購全部股份,這并不理智;
包船王為避免全面收購的前提下,取得實際控制權,肯定會將目標設定的略低于觸發點,我跟老媽的猜測相同,是49%;
這樣既規避法律風險,又能通過聯合其他股東,形成事實上的控股權。
九龍倉怡和僅持有約20%股份,且九龍倉股權分散,缺乏絕對控制,若包船王持有49%,加上市場流通股或其他支持者,足以在股東大會中否決怡和的決策,形成相對控股權,無需觸發全面收購的高昂成本。”
“那你的想法是什么?”
聽見眾人的詢問,王哲也不再賣關子,解釋道:
“包船王現在擁有29%的股權,而他想要控制到49%,還差20%的股份,這些股份從哪里獲取?
現在能收購的股份,都被他收入囊中了,那只有第三方市場,怡和能看著包船王,順利控制九龍倉嗎?
所以說別看現在鬧得兇,但真正的決戰還沒開始,這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小波浪罷了,雙方都在調兵遣將呢。
退一萬步說,就算包船王不需要獲得49%的股權,怡和也不會允許九龍倉易主;
咱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將資金砸入股市,趁雙方都還沒做好準備,咱們先咬上一口肉,不管后期他們誰贏,你只需要知道,當決戰打響時股價必漲;
當然了,我還是希望包船王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于公角度來說,此次收購,可是華資財團首次擊敗英資巨頭,標志著咱們港島商業格局,從殖民資本向本地資本的一個巨大轉變;
于私角度去說,這次我們就算不掙錢,那也能跟包家拉上點關系吧,說白了就是碰瓷,關鍵時候我們舉全家之力幫了包家,他為了名聲,也不能忘恩負義吧?”
“哈哈哈……”
本來挺嚴肅的話題,結果最后的話,把大家給給逗笑了。
“行吧,你成功的說服了我,那咱們舉手表決吧。”
結果是全票通過,王哲的話語成功的打動了眾人,大家并沒有找到要反駁的合適理由;
王哲之前的買入、做空白銀期貨,讓眾人也信服了他的能力,這次又是他提出來的,所以決策權還是交給了他。
王哲也是抓緊時間行動,通過多家金融以及投資公司,開始大量掃購市面上的所有九龍倉散股;
現在是67港幣每股,王哲手中有三千萬美金的現金儲備,也是豪橫了一把,只要有賣,他通通選擇買進;
本就緊張的金融界眾人,紛紛被這不知何處,冒出來的勢力給驚了一下,眾人紛紛猜測,難道是還有第三大勢力,強勢入場了嗎?
現在進場是不是有些晚了?
又或者是雙方正主,哪位的馬甲,不講武德,玩了個偷襲。
大家眾說紛紜,事情也變得更加有意思起來,外界議論紛紛,但兩位正主還是穩坐泰山,就在這種情況下,九龍倉的股價依舊在持續上漲當中;
直到六月中旬,股價已經漲到了77港幣每股,從王哲正式進場收購到今天,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每股上漲了10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