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陽沒有父母,所以喂奶的事宜是由村中的朱氏夫婦來負責的。朱氏夫婦在村中可是獨一檔的,因為朱友生會識字,所以朱氏夫婦平時不用出去打獵,只用教導村中孩童學習便可分到糧食。秦陽的大部分學士也是從朱有生身上學習到的。
朱有生和秦穎二人很是疼愛秦陽,他們之前也有一女兒,只是出生時天資太過逆天,又被圣靈宗宗主推演天機算到此女,故親自來北漠征詢朱氏夫婦意見后便帶走了尚在襁褓中的朱氏之女。失去了女兒,卻有秦陽在身邊陪伴,這讓朱氏夫婦很是寵愛秦陽。
到了半歲的時候,秦陽便基本上跟著朱氏夫婦了,因為這時候秦陽已經能走路了,而村中的孩童需要淬煉骨血的材料,秦業需要帶著村中的人一起去。村中人不多,但卻很是團結,絕大部分人都是秦氏一脈,而少部分如朱氏等人基本上都是外地而來,秦業曾告誡過秦陽,村中外姓人若是能得到他們的親睞,可以多多走進,這些人能獨自穿越北漠天塹,走到深處的村子里來,無一不是實力滔天的存在。
甚至于朱氏!秦業說這話的時候完全顛覆了秦陽的認知,因為在村中,無論男女老少和外姓人都得聽秦業的,故而秦陽一直覺得秦業才是村中實力最強的,最讓他感到意外的還是朱氏夫婦,秦穎雖然姓秦,但卻是外鄉來人。朱氏夫婦一直都是書生模樣,身上也并無村中獵人那般強大的氣勢,給人的感覺跟普通人一模一樣,甚至于秦陽感覺那朱友生比自己前世身子骨還要弱。
秦陽由于天資聰穎又能開始走路了,故朱有生上課時也將秦業安排在學堂發聽課。而朱有生講的第一課便是北漠生存之道。
“且專心聽講,今日吾要講的是北漠生存之道“。朱有生敲了敲講桌上的柳條,這柳條可不簡單,是秦業專門為朱有生上課配備的,即便是已經練出銅皮鐵骨的青年也能讓其知曉疼痛。
”這世間有無其它世界無不知曉,亦不曾看過,外面的世界很危險,而北漠則是被遺忘之地。我們此番世界廣闊無邊,傳聞天地間第一尊圣靈便是隕落在了此方世界,圣靈是世間最尊貴的生靈,被無數種族推崇,他們以守護世界為自己的責任,曾不知一次拯救了世間,天圣城是目前最繁榮的地方,也是最強宗門圣靈宗的總部,除此之外,大陸上還有許多其它的宗門,這些宗門平日里基本只收血脈強大的生靈,以后大家遇到了要記得切莫莽撞,引來對方報復隨時可能是滅頂之災?!?
秦陽聽聞也是不自主點頭,其它種族血脈有優勢的生靈其體魄確實要比人族強大,但是人族繁衍十分迅速,正所謂天道自公,說的便是此理,朱友生繼續說道。
”這世間非常廣袤,未知的無人區到現在還未完全探查清楚,但是天地間有至強者曾言,我們目前所知的地方不過世間的一角罷了。而我們北漠最是奇特,此處已經算是北漠深處了,但是村中有馬姓人家曾一直往北走,據村中老人說馬姓乃是大神通者,當年意外來到村中的天地至強者之一,在村中呆了幾十年歲月后曾向北探索,不知過了多少年,村中換了多少代族長,這馬老最終回到了村子里,但此時他已經是一個遲暮的老人了,而據他所說,他沒有走到過盡頭?!?
”我們人族是天地間最弱的種族之一,北漠的大荒更是兇險之極,人族只是其它種族的血食,在北漠這種現象倒是不常見,但是其它地方的人族則是為奴為仆。北漠人族面臨的則更加兇險,北漠中有太多未解之謎,這些不去主動招惹便不會有危險,倒是那些先天生靈,妖獸確實極為難纏的,我們秦村便是與這些妖獸相爭斗,先天生靈太過可怕,一般無人敢招惹,北漠的村中為了避免先天生靈入侵,通常都會請來圣靈庇佑。而如何與妖獸爭斗,等你們再年長些,村中優秀的獵人會教導你們如何去獵殺妖獸獲取食物,而我現在告訴大家的是讓大家對自己的情況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說完,朱有生便宣布下課。
而秦陽則是跟著朱友生回到了住處,秦陽此刻憋了一肚子疑問,早就想問朱友生了。
”朱叔,我有一些不懂得地方,您可以為我解答疑惑嗎?”朱友生詫異得看了看秦陽,卻也是點了點頭。
“為什么人族數量這么多,卻要任人血食,為奴為仆而不知反抗呢?”秦陽疑惑道。
“你所言卻也是許多人族先賢想解決的問題呀,人族不是沒有大能,甚至于我們村東邊的馬老便是其中之一,但是不知為什么,人族大能也想過反抗,其余天地間萬族就像瘋了一樣團結,人族根本沒有抗衡之力,其中的一些原由甚至于。”
朱友生沒有繼續往下說,他博覽萬卷書終究是能察覺一些不對勁的,但卻不是能對一個伴隨小孩說的。
秦陽知曉朱友生心中由顧慮,也沒有繼續追問,邊問起了其它事情”:那那個朱叔說村中有圣靈庇佑的,那我們村的圣靈是誰呀?“
朱友生笑了笑,說”:之前本來是有的,但后來馬爺來了之后就與族長商量將圣靈趕走了。具體的事情你還需要去問馬爺才行。“
秦陽畢竟在這個世界只有半歲,卻也是不好多問些什么。只得再請教朱友生一下修煉之法。
“朱叔,我對這個修煉一途完全不知道,我們村子只知曉強化體魄,以后好出去打獵,但是如何修習術法呢?“
朱友生微微一愣,嘆道“:我只是一個書生,并不知曉如何修煉,也沒有強悍的體魄,所以村子里打獵我從未出手過,關于修煉你可以去問族長或者馬爺,馬爺是個有大本事的人,你可以多向他請教一下”。
見此秦陽卻是沒有再多問,只得跟著朱友生回了家。
回到自己住的小閣樓,秦陽再一次打量了自己居住的環境,之前由于剛能行走,匆匆來到朱友生家學習,卻并未過多留意自己的居住之地。
之前跟著秦業居住的時候,房子都是勉勉強強能住就行,而朱友生這里就精致了許多,打掃的一塵不染,還對房梁柱有所雕刻。秦業畢竟是個粗漢字,鍛體常容易將房梁弄榻,然后不斷重修,而朱友生作為文人其自身散發的書生氣自然住不慣滿是塵土的處所。
這時有一行小字映入秦陽的眼簾,頓時讓秦陽等大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