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語激夏侯惇
- 三國:我在曹魏當細作
- 暮夜沉雪
- 2402字
- 2025-05-03 15:01:56
相較于往常,今日許都的清晨明顯熱鬧了些許,城東的貴人區域,無數達官顯貴身著官服,自府邸駕馬車而行。
當然,也有些許秩六百石的小官需徒步走到丞相府參加今日的朝會。
漢朝以天人合一的觀念,將一年劃分為七十二候,既為當值五日乃休沐一日為一侯,昨日剛好是休沐日,故而今早俱是需早起參加朝會的。
果不出徐庶所料,朝會本只有秩兩千石到六百石的官員可以參加,今日石韜這個白身也被榮幸邀請來到了丞相府。
雖只是被邀請前來,但也免不了被百官側目思量。石韜端的是無畏,也不懼那些目光立于人群中默不作聲。
徐庶作為太常丞,自是站在前列,只見其身著玄色官服冠帶進賢冠,腰間三尺漢劍立于人前,倒頗有幾分文人氣質。
朝會又可稱為常會,按照慣例本應在宮中進行,而今曹操自封丞相裁撤三公,便也恢復了常會于丞相府中召開的制度。
即便是在丞相府召開,也應由皇帝主持,但曹操以帝年幼為名自領朝政,許都又為曹操大本營,漢帝劉協即便不忿也不敢說什么。
待到旭日東升,時刻上的虛陰指針跨過卯時來到辰時,也便是后世七點,丞相府大門才在侍衛們有序動作中打開。
文武序列一左一右進入府邸,于門口便被侍衛們卸去兵甲,徐庶腰間用做裝飾的漢劍也被卸下。
對此徐庶也沒有糾結,他可做不到在曹操府邸中拔劍大喝一句“我劍也未嘗不利”。
待到進入大門,才初現丞相府邸之奢華,亭臺樓閣看似雜亂排布實則暗合天地意境,由巨石堆砌的假山與綠植交相呼應,其下一汪池水中各色小魚肆意嬉戲。
由統一磚石構造的大道將各處建筑相關聯,即便是穿越而來的徐庶見慣了現世的高樓大廈之繁華,卻也不驚嘆于古人的審美之風雅。
穿過大道,前方數十位侍女引領眾人前行,待到一座大殿前,便由立于廊下的侍女接手剩下的事宜。
在侍女服侍下褪去鞋履,徐庶踩在大殿的木板上,回首卻已看不見石韜身影,只見得那烏泱泱的百官低頭而立,像是朝圣般......
為保自身不顯眼,徐庶也只得如那百官一般低頭而立,心中默默盤算著昨夜的事宜,待到一陣腳步聲響起才回過神來。
作為大漢的丞相,曹操在皇宮的大朝會都可劍履上殿,在自己組織的朝會中,自然也是不必脫鞋的,能在此時響起的腳步,便也只有曹操了。
待到曹操居于上位,在現場諸臣山呼“拜丞相”三字后,才跪坐于提前布置好的席墊之上,其中不乏一些席墊擺有支踵,但多是為上了年紀的臣子準備的。
徐庶還算是年輕一輩的,倒不需要支踵輔助跪坐,模仿著周邊文臣的模樣,迅速跪坐好,便靜待曹操發難了。
朝會的進度并不緩慢,大體上是總結上一次朝會提出的事宜辦理進度,以及接下來的一些規劃。
大漢承續秦制,三公九卿制度也在大漢國祚四百年的時光中不斷優化,即便曹操裁撤了三公,也不妨礙這套體系的運轉。
待到朝中大小事宜結束,曹操見眾人無事稟報,便自顧自的說起來。
“近日宛城來報,江東孫權奪夏口殺黃祖,屯兵柴桑,有圖謀荊州之意。”
“荊州劉表老矣,其子劉琦優柔寡斷難當大業!”
“而劉備投劉表麾下,居于彈丸新野,招兵買馬意圖荊州,而今又豈能不乘虛而入?”
曹操的話令現場諸臣議論紛紛,徐庶卻驚詫對方為何不趁機發難,反倒是說起這荊州之事。
回想方才未曾見到石韜的身影,徐庶已有猜測,怕是其人已經被曹操手下帶走,不知石韜能不能抗住,他也得早做打算了......
見眾人沒有回話,曹操心底失望,他本想借此來誘導眾人,主動提及出兵事宜,但在場的也不是傻子,諫言你出兵討伐天子親口承認的皇叔,是想被史官釘死在恥辱柱上不成?
見此言不成,曹操望向人群中的徐庶,心念一想轉而再言道:“我聞劉備近日再拜一軍師,名諸葛亮,何許人也?”
文官中的人體通訊錄程昱聞言,直立起身子拱手回道:“此人復姓諸葛,單名亮也,而今不過二十六七歲......”
還不待程昱說完,一獨眼將軍哈哈大笑起來。
“二十多歲的軍師,劉備無人可用矣!”
不似文臣集團的內斂,武將多是粗人,別看一個個跪坐在那里有個人樣了,有夏侯惇打樣也都是笑了起來,粗鄙之語自口中肆意而發。
徐庶見此,不由暗自盤算,而今曹操大抵是要打新野的,只不過曹軍是大敗而歸,如此良機何不如圖謀一番,將水攪渾來個渾水摸魚?
想到這里,徐庶便也不再隱忍,目光清冽掃了一眼夏侯惇,冷哼一聲出言道:“丞相不知,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
“前日仲德言庶才能勝其十倍,殊不知孔明之能勝庶百倍矣!”
聽聞此言,朝臣俱是驚異,須知文人相輕,能得徐庶如此,這諸葛亮究竟何許人也?
端坐上位的曹操扶須不言,卻將目光投向了那憤恨的夏侯惇身上,果不出曹操所料,夏侯惇哪里忍得了這些,直接回懟了回去。
“徐元直,休得胡言!”
“我視諸葛如草芥!”
曹操想要荊州之意,徐庶心知肚明,而今初次遣夏侯惇討伐,必為諸葛亮所破。
他作為劉備前軍師,若是說不可打,曹操必然懷疑,反倒是能促成曹軍大敗反證他的“真心”以立足。
故而這步棋已經走下,那便需要讓這把火燒的更旺!
“將軍恕罪,豈不知這諸葛亮,實有經天緯地之才,扭轉乾坤之能,神鬼莫測之計,包藏天地之志!”
“劉備英雄爾,而今得諸葛亮相助,恐......”
“恐天下無人能敵啊......”
眾人不知這徐庶所言真假,但那夏侯惇早已怒火中燒,他本是曹操的族弟,雖因其父曹嵩拜了曹騰為父,但這血脈關系是斷不掉的。
追隨曹操這么多年,南征北戰身上大小傷疤不計其數,那劉玄德雖被曹操稱為英雄,那也是自家大哥可以說。你一搖尾乞憐的文臣,有何資格說那劉備是英雄?
還天下無人能敵!我夏侯惇倒要看看這諸葛亮到底有什么能耐!
“劉備!鼠輩爾!”
“我愿立軍令狀!生擒劉備,活捉諸葛亮!”
“如若不能!愿獻首級!”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更何況是這軍令狀?曹操雖然如愿出兵討伐劉備,可總覺得不對。
卻見那徐庶忽地拜倒,高呼丞相不可,說著此戰必敗的言語。
本就在懷疑徐庶的曹操,心中疑慮頓生,莫不是那徐庶為保劉備故意夸大其詞?加之這徐庶近來也不老實,想到此處,曹操冷笑出聲。
“軍中無戲言!”
“傳我令,命夏侯惇為都督,于禁、李典、韓浩為副將!”
“統兵十萬,直取新野!!!”
眾人領命,卻無人看見人群中拜倒在地的徐庶,以及其面容上那詭異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