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痛噴博士,曹操討詩
- 三國:我在曹魏當細作
- 暮夜沉雪
- 2661字
- 2025-05-13 00:02:57
作為太常丞,太出名了可能不會是什么好事。
徐庶雖然被安排分管太學府,但主職還是輔助太常管理宗廟、祭祀、禮儀等事務。
昨日之事不過一夜的發酵,五經博士們這不一大早,就跑到太常那里舉報徐庶亂講課,不尊師法家法,沒有半點太常丞的威嚴。
太常能怎么辦?這可是曹操丟在他這里的大佛,世家也都不敢輕舉妄動,他能把徐庶給辦了?
笑死了,誰不知道現在的九卿之位就是依托答辯,曹操但凡不爽把你擼了也就一句話的事。
跟人徐庶打擂臺,你有那個實力嗎你?
可五經博士是誰?都是風里來雨里去,年輕時遍訪這大漢天下到處求學,鐵骨錚錚的老學究!
太常不敢說的事他們要說!太常不敢管的人他們要管!
“徐元直!你且出來!與我等論道!”
太學府院,十四位老學究各自捧著專職他們教導的經學,也顧不上烈陽高照,就靜靜站在那里。
自漢武帝設立之初僅授五家學說,既為《詩》、《書》、《禮》、《易》、《春秋》。
實際上授課者,都是各地大儒通過官方考試而來的。
而今已發展為十四家共授五經,其中也劃分為幾大派系,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們對儒家圣學的尊崇!
若是徐元直昨日授課乃是依照舊制,他們無話可說,即便講得不對,大不了他們費些功夫糾正便好。
可這廝在那學府中講什么“大孝”、“小孝”的言論,這和圣人所授可是半點不符合。
漢時尊師重道,西師東家,若你所授的課程不尊師法家法,不論天下人如何看你,官方都要開除你。
很顯然,徐庶昨日就屬于不尊師法家法的,但那又如何?
望著外面站著的十幾人,徐庶完全沒有感覺,罷工什么的他看的多了去了。
也別干站著啊,拉塊橫幅喊幾句口號才有氣勢?。?
見徐庶躲在屋中不為所動,諸位五經博士那叫一個氣啊,若不是在乎讀書人的名聲,此刻早就叫罵起來。
太常自然是知道這邊的事,見徐庶沒有意氣用事正面硬剛,也便松了口氣。
然而這口氣剛剛松下,便又提了上來,只見那徐庶官衙外,一筆吏提著一塊木板,顫顫巍巍走了出來。
其上所書,乃是圣人之言——老而不死是為賊!
這句話不可謂不惡毒,很多人都知道這一句話,大多也只用這一句話。
原本是孔子見原壤這位人才,見他坐姿放浪,便有此言。
徐庶故意放這些大儒在太陽下暴曬,見某些年老大儒的站姿開始變形,便寫下這句話嘲諷。
自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未嘗有人敢這樣去侮辱這些太學府的大儒了。
而今便有了!他不只是侮辱,他還騎臉輸出!
“諸位大人覺得我這字怎么樣?”
徐庶自官衙中走出,絲毫不在意那些老登的吹胡子瞪眼,臉不紅心不跳的看著自己扭曲的字體。
“徐元直!休得放肆,我等都是天子欽點的博士!你一乳臭小輩豈敢狂言?”
狂言?徐庶一想到自己一會兒要干啥,就想笑!
“哦!這位大人!”
“本官亦為天子欽點太常丞!比秩千石,不知這位大人秩多少?。俊?
那老者聞言面色一沉,比秩千石已經躋身官場一流序列了,他們這些五經博士也就秩四百石,少部分能入六百石。
論官職,在場的所有博士合起來也比不過一個太常丞,何況對方如此年輕,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徐庶卻不想給對方反駁的機會,直接開啟繞舌模式!
“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爾等既食漢祿,承受天命!”
“為官見上官不拜!無視天子欽點命官,此為不忠!”
“為師聚眾于此拋課棄業,令太學生無處求學,此為不義!”
徐庶每說一句,在場十幾位博士面色便蒼白幾分,奈何徐庶所言并非虛構,乃是實話。
有人急于出口反駁,徐庶又怎么會給他們機會,先拿大義鎮壓,而后任他百口也難辯解!
“為經學傳道者,爾等本該為圣人言論傳道天下,卻不思進取只記得那俸祿茍安于此,閉門不出沽名釣譽不愿布道黎民,此乃不仁!”
“為人子,爾等經年守于京師,家中父母枯墳卻是遣外人打掃祭奠,此乃不孝!”
“如此不忠不義不仁不孝之徒!論道?我恥與爾等為伍!”
徐庶說完這句便不再停留,快步離開此處。
他的本意就是用大義去戳破這群老王八的外殼,方才卻見有幾位老者竟然臉色漲紅嘴角溢血。
好家伙,胡白扯的言語,居然有人真的破防了,不溜等著這群老頭死給他看嗎?
吐血是不可能吐血的,這個時候但凡吐一點血那就是認可了徐庶所言,但這口氣咽不下去?。?
“銘文,接下來我等該當如何?”
幾位老邁的博士湊到人群中心之人身前長嘆短噓,那被喚銘文的人,乃是顏家三房的嫡系,圣人之徒顏回后代。(此處乃為虛構,實在是這群五經博士罕有記載,實乃查不到真人)
顏書,字銘文,是當今五經博士之首的存在,見眾人看向他,顏書卻是一笑。
“當初便告誡爾等勿要肆意妄為,現如今問我作甚?”
“當如何?回去好好講學傳經即可!”
顏書可不是這群家伙看不清形勢,先不談這徐庶敏思毒嘴,喜愛劍走偏鋒。
單單就曹操對其的重用,都不是他們這群老東西能撼動的。
見顏家的大佬都打道回府,這些經學博士也便散了架,以往他們確實是天子倍為關注的存在。
而今朝堂曹操獨攬大權,天子早已成為了一個象征意義的存在,更何況他們這群只會傳經布學的老東西?
感嘆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卻也無可奈何,至于徐庶大逆不道的話,實際說來也算不上什么。
忠君愛國四個字,他們不敢說也做不到,為何不讓徐庶去說呢?
說不定這個放浪的家伙,真的能做成呢?
只是不知道曹操聽到那些言論,會怎么看待這個徐元直......
曹操會怎么看呢?曹操正坐著看呢,見徐庶將那雁門太守行一詩寫下,整個人都愛不釋手了。
其中詞藻曹操雖覺有些華麗不太務實,七言之律也與大漢主流不符,但這詩詞的核心才是關鍵!
若是他曹孟德來寫,大抵會濃縮一下,但卻不若這篇之瑰麗!
至于曹操為啥喜歡這首詩的核心,說來也是個人經歷有關。
這些年來,北方諸侯沒少和游牧民族打交道,但現今剩下的霸主,也只有曹操是實打實的把那些游牧民族當經驗包刷。
你說這游牧民族是誰發明的呢,一打就爆牛羊?
故而曹操對于這首詩,順其自然的以為是徐庶寫來夸自己的。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赤霄為君死!”
“好!好啊!”
通讀古今的曹操自然是知曉黃金臺所述的燕昭王之典故,而那赤霄劍乃是劉邦的天子劍。
看似不合時宜的兩個典故,若是放在一起加之他曹操的野心,竟變得合理起來了。
將那詩詞放下,曹操面容輕松的望向徐庶,見院外已經散去的博士們,無奈搖頭。
原本他在上門討要那詩詞的時候,這群老登便圍了上來,當時他想出面解,卻被徐庶攔了下來。
至于徐庶后面那些強行粘合在一起的繞舌之語,雖然卑劣但對于這些老學究卻的確有用。
至于所謂的忠君愛國的言論,徐庶早已解釋,是為了給自己一個臺階下,畢竟誰都知道他徐庶喪母的事情。
說到這里曹操有點坐不住了,畢竟罪魁禍首就是自己,莫說追究徐庶的責任,該如何補償他都不知道了。
給人安排了個這種官職,要實權沒實權,要名望沒名望,圖能天天跟一堆老頭論道不成?
“元直!你要太常的位置不?”
“只要你一開口,我馬上擼了他給你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