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夏侯悔晚矣,子龍奪宛城
- 三國:我在曹魏當細作
- 暮夜沉雪
- 2491字
- 2025-05-10 00:01:00
漫天火光中,于禁用披風將夏侯惇綁在身后,雙腿重重擠壓馬腹,越過一具具燃燒的尸體奔向北方。
李典二人緊隨左右護住夏侯惇,手中武器揮動將那兩側(cè)射來的箭矢盡數(shù)擋下。
見主將朝著北方奔逃,少數(shù)老兵自覺聚攏,才堪堪聚成了軍陣,一路收攏士卒。
于禁不知道過了多久,只覺得眼睛有些發(fā)澀,待眼前再無火光,才力竭松開韁繩,吐出一口濁氣。
身后殘軍,多也丟盔棄甲,更不用說什么糧草輜重了,怕早也成為了那博望坡中的一縷青煙......
胯下戰(zhàn)馬鼻息沉重,于禁心中擔憂的卻是身后昏迷的夏侯惇。
李典將身上唯一完好的水袋取來,小心翼翼用手捧了一些水送到夏侯惇嘴邊。
那干燥的雙唇被火光灼燒泛起了死皮,在一捧清水的滋潤下才又恢復了些許。
昏迷的夏侯惇緩緩睜開雙眼,于禁三人驚喜,李典將水袋留下急忙去把逃出來的殘軍收攏。
望著遠處的火光,夏侯惇雙眼無神,虛弱的問著大軍情況。
聽于禁說逃出來的士卒還在統(tǒng)計,但怕不存十之二三的那一刻,夏侯惇扶額幾欲倒地。
“悔不聽(于禁字文則)文則、元直所言??!”
于禁低頭,此刻已經(jīng)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最為關(guān)鍵的是迅速撤離這博望坡。
只有回到舞陽,才算是安全下來,于禁將憂慮坦言,夏侯惇早就沒了之前的囂張,點頭稱是。
李典等人正收攏著自那火海中逃出來的殘軍,卻聽一聲大喝響起。
“燕人張翼德在此,何人前來一戰(zhàn)!哈哈哈?。?!”
聞言,于禁等人肝膽欲裂!方才大軍鏖戰(zhàn)本就脫力,哪里來的氣力在與那不下關(guān)羽的張飛再戰(zhàn)?
“撤!快撤!”
本就亂作一團的曹軍,哪里還管得了主將的命令,似那受到驚嚇的野獸,恨不得生出翅膀四散而開。
曹軍奔逃,卻不知張飛所率部卒不過千人,千人追著上萬人奔逃,倒也算是冷兵器時代常見的潰逃之景。
......
博望坡火光燒起來的時候,宛城令便驚覺不妙,連夜爬起來點足兵卒,便匆匆朝著博望坡而去。
行至十里,卻見一銀盔小將身騎白馬,率兩千士卒攔路于宛城去博望坡的必經(jīng)之路。
宛城為曹軍扼制荊州咽喉的重地,常年駐守兵卒上萬,若按兵法所論,圍困宛城需十萬大軍。
而今支援博望坡的曹軍不過六千,卻也是宛城令恐夏侯惇秋后算賬,能拿出的最豪華陣容了。
可領(lǐng)兵而來的宛城令似乎有種錯覺,對面的那小將一人便能殺穿自己。
“自己嚇自己,對方所率大抵不超兩千人,優(yōu)勢在我!”
急于救援的宛城令下達了自己人生中最錯誤的命令,進攻!
沒有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斗將一說,只有大軍沖鋒而來。
趙云勒馬瞥了一眼沖面而來的大軍,揚手示意備箭,待到那大軍沖進百步,方才揮手下令放箭。
兩千人組成的箭雨不算多,但呈八字形交叉射擊的方式,乃是身居曹營的徐元直所述兵法。
按照諸葛亮所言,徐庶將之稱為火力網(wǎng)覆蓋。
趙云不懂什么叫火力網(wǎng)覆蓋,聽話的他只知道軍師要這么做那一定有意義!
果不出所料,奔襲而來的曹軍在密集的箭雨中成片倒下,那百步的距離似是天塹。
躲在大軍中心的宛城令頓時一慌,急忙高呼穩(wěn)住陣型,他不是知兵之人。
怕宛城被偷襲,便遣守將護好城池,卻未曾想到自己還未出城多久,便遇到伏擊。
此刻最好的選擇是頂著箭雨突進對方的軍陣,但這宛城令竟然選擇撤退!
見那宛城援軍開始潰逃,趙云身先士卒沖擊而去。
兩千士卒也迅速后撤,騎上提前安排在隊伍后方的戰(zhàn)馬上。
這是劉備手中唯一的兩千輕騎,而今面對宛城而出的步卒,猶如惡狼遇到綿羊,哪里可能放其逃走?
手中龍膽槍猶如死神的鐮刀,揮舞中趙云身前幾丈內(nèi)無論多寡,俱是不過一合之擊。
一襲銀甲在血花中宛若一朵搖曳的白蓮花,血肉橫飛的場面卻難染其衣袍。
只是幾個呼吸間趙云便追上那宛城令!
還不待那宛城令呼救,一道寒芒閃過,其人便被挑殺于馬下!
趙云無感,并未覺的有什么異常,只覺得方才那人騎姿太過怪異,怕是個酒囊飯袋。
宛城令堂堂宛城文官之首,此刻在戰(zhàn)場上,恐怕還沒有一普通小卒來的有用。
十里之地,對于逃亡的士卒遙不可及,堪堪只有幾十騎狼狽逃了回來。
“速開城門!速開城門?。?!”
守將見有曹軍騎兵回轉(zhuǎn)不敢遲疑,放下護城河前的吊橋引兵前來支援,卻不見宛城令身影。
還不待他詢問,那幾十騎便頭也不回的直沖城門而去,瞬時,一股寒意襲來。
那守將只覺胸口一痛,低頭望去一桿銀色長槍穿透胸膛,抬起的手臂無力垂下。
“呵~!”
一聲厲喝的趙云疾馳而來,一掌拍在槍柄處,越身將那自守將胸膛竄出一尺的槍頭抓住,一把扯出!
狼狽逃竄的騎兵根本不敢回頭,更別說喚人關(guān)門了,趙云單騎直入城下。
手中長槍揮舞,將那搬運拒馬的數(shù)十士卒挑了,便立馬駐足,等待身后的部隊追來。
待到地面微微顫抖,兩千輕騎所帶來的壓迫感在這深夜宛若千軍萬馬!
被那逃亡的幾十騎擾亂的宛城早已大亂,四處城門門戶大開,無數(shù)衣衫不整的士卒魚貫而出。
趙云所在的北門不是無人來攻,只是在丟下幾十具殘破的尸體后,那些士卒口中嚷嚷著惡鬼之詞崩潰而逃。
待到身后兩千輕騎匯合,趙云便不再駐足,率著大軍對城內(nèi)亂象開始鎮(zhèn)壓。
敗軍見高頭大馬的騎兵,根本生不起反抗的心思,不過三刻鐘頭,亂象頻起的宛城便恢復了安寧。
喚來一人前往新野報信,趙云將城中曹字旗全部取下,換成了赤紅的劉字旗!
做完這些,趙云才吐了口氣,留下千人便率軍直奔博望坡。
......
新野城外,諸葛亮端坐于亭下,細細品嘗著今年的新茶,與那一旁不斷踱步的劉備好似是不熟。
“主公勿憂,與其憂慮不若為各位將軍準備慶功宴!”
諸葛亮那自信的模樣,并未感染劉備,這次作戰(zhàn)計劃是劉備想都不敢想的。
不僅僅是奪堵陽的糧草,大敗曹軍,甚至是要拿下那宛城!
宛城是什么地方?城堅兵足,即便是準備充足劉備都不敢說拿下宛城,可諸葛亮派了趙云卸兩千輕騎卻言必勝!
就在劉備急得團團轉(zhuǎn)時,一輕騎自遠方而來,高聲疾呼。
“趙將軍率兩千輕騎大破宛城,現(xiàn)已奪城!??!”
那士卒剛剛下馬將戰(zhàn)報呈遞到劉備手中,又一道聲音響起,而其所言的,便是博望坡之戰(zhàn)。
“關(guān)、張兩位將軍于博望坡大破曹軍!斬殺俘虜曹軍七萬之眾!”
連續(xù)的好消息,令劉備原本忐忑的心猶如過山車般,突來的眩暈感讓他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諸葛亮輕搖羽扇,輕笑起身將腳步凌亂的劉備扶住,指了指北方道。
“主公,現(xiàn)在可否準備慶功宴?”
劉備咽了幾口唾沫,不知為何此刻卻想縱情痛哭一場。
大勝!自他流竄這些年來,第一次如此痛快的大勝!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我得孔明、元直,如魚得水也!”
“擺!大擺慶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