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 抗清:讓大明再次偉大!
- 聽風煮雨夜
- 2094字
- 2025-05-24 08:42:10
眾人聞言,都是若有所思的表情,心中默默斟酌朱肅淮提出的計劃是否可行。
朱肅淮見此,接著道。
“之所以說風險大?!?
“則是因為我軍要從蕭縣奔襲鳳陽,途中需經(jīng)過宿州。”
“而宿州一帶并無丘陵山岳,幾乎全部都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一但我們在大平原上被劉良佐所部明軍追上,后果不問可知?!?
“除此之外就是,大敗張獻忠的黃得功所部目前正駐扎在廬州,距離鳳陽也不算遠。”
“如果我軍迫近鳳陽,極有可能會遭遇劉良佐和黃得功兩部明軍夾擊。”
袁清素聞言,咬咬牙道。
“可是我們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不是嗎?”
朱肅淮點點頭。
“確實如此!”
“不過,我們突襲鳳陽,也并非毫無生機?!?
“從鳳陽向西不遠就是大別山,我軍若能在明軍追兵趕上之前進入大別山區(qū),便能夠借地勢擺脫追兵?!?
袁清素,何大,劉勝聽罷朱肅淮的分析,當即道。
“軍師英明!”
唯獨朱恭榆看向朱肅淮的眼神怪怪的。
你一個大明宗室,要去閃擊鳳陽?
這可太踏馬孝順了!
妥妥的大明第一“孝”子!
縱觀大明上下二百七十年歷史,能在“孝”這方面和你比肩的,大概也就只有給自己老爹加四年陽壽的成祖皇帝了……
朱肅淮緩緩?fù)鲁鲆豢跐釟?,然后道?
“既然如此,那便傳令我軍各部,抓緊收拾行囊?!?
“待明日天亮,便動身南下!”
眾人紛紛應(yīng)是。
忽然,朱肅淮像是又想起來了什么,開口道。
“對了,若我所料不錯,劉良佐所部極有可能在徐州圍攻我軍主力的同時,派遣偏師來攻蕭縣。”
“我軍各部在收拾行囊的同時,也要做好隨時迎敵的準備!”
如果朱肅淮是劉良佐,那么,他絕對不會忽視近在咫尺的蕭縣的威脅。
即便不派大軍來攻,也會少派些人手,來對蕭縣方向的數(shù)千賊兵稍作牽制,以免影響徐州戰(zhàn)局。
眾人聞言,再度應(yīng)是,而后各自散去,去做準備事宜。
而朱肅淮則是登上了城墻,眺望徐州方向。
天空中弦月高掛,繁星點綴。
星星點點的星光灑落在大地上,為大地蒙上一層朦朧的紗衣。
清冷的月光灑在朱肅淮的臉上,下頜線優(yōu)越,五官線條分明,眉眼間有一股淡淡的疏離感。
這時候的他,明顯有著心事。
“夫君,各部都已經(jīng)準備的差不多了,糧草物資也都已經(jīng)清點完畢,明日一早我們就要出發(fā)南下,今天還是早些休息吧!”
袁清素沿著臺階上了城墻,來到朱肅淮身邊,輕輕握住了他的手掌。
朱肅淮牽過袁清素的手,拍了拍。
“多謝夫人關(guān)心?!?
“你先去睡吧,明軍隨時有可能殺至蕭縣,我得多加點小心。”
“沒有確切消息傳來,我睡不著!”
袁清素聞言道。
“那我陪夫君一塊等!”
朱肅淮笑笑,也沒有拒絕。
能有個千嬌百媚的大美人陪自己熬夜,總好過自己一個人熬。
城門樓內(nèi),火盆燃燒,噼里啪啦的響著。
爐子上架著一口茶壺,咕嘟咕嘟冒著熱氣。
朱肅淮坐在火盆旁,烤火的同時翻看著一張輿圖。
輿圖上,詳細標注著徐州附近州府的地形,道路等。
朱肅淮手指在輿圖上比比劃劃,腦海中不斷推演他們接下來的進兵路線。
袁清素上前來,手中端著一個瓷碗,從爐子上的茶壺里倒出一碗姜湯。
“夫君,天涼了,喝點姜茶暖暖身子?!?
朱肅淮伸手接過瓷碗,輕輕啜了一口。
滾燙的姜茶入口,朱肅淮眼睛微微瞇起,露出一個享受的表情。
就在這時候,一陣雜亂的腳步聲響起。
何大慌慌張張走進城門樓,滿臉急色道。
“軍師,大小姐,我軍哨探在蕭縣城東二十里發(fā)現(xiàn)明軍蹤跡?!?
“這支明軍約有五千人左右,目前于東官鎮(zhèn)扎營,隨時有可能繼續(xù)東進,殺來蕭縣?!?
朱肅淮聞言,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他就知道劉良佐這樣經(jīng)驗豐富的老軍頭,不可能忽視蕭縣方面小袁營的威脅。
果然派兵來牽制了!
朱肅淮臉色沉凝,城門樓內(nèi)氣氛肉眼可見的凝重。
“夫君,果是又讓你說中了,我們接下來該怎么辦?”
袁清素急忙追問,神情焦慮。
“明軍之所以在東官鎮(zhèn)駐扎,是因為天黑后不便行軍?!?
“等到天亮,明軍必會繼續(xù)向蕭縣殺來。”
“一但等這五千明軍殺至蕭縣城下,到時候,我們再想南下去突襲鳳陽,恐怕將難以成行……”
“思來想去,目前唯一出路也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深吸一口氣,像是下定了什么決心,朱肅淮拔出自己腰間的配刀,刀刃在爐火下反射著寒光。
“何大,你立即去傳我軍令,召集我軍軍中精銳,準備主動出擊。”
“我等奔襲東官鎮(zhèn)!”
何大聞言,當即抱拳表示明白,然后下去傳令去了。
朱肅淮則是又轉(zhuǎn)頭看向一旁的女孩。
“夫人,你率軍留在蕭縣,做好隨時開拔的準備。”
“待我率軍凱旋,我們便出發(fā)南下!”
袁清素張了張嘴。
“夫君,我要和你一起去!”
朱肅淮斷然拒絕。
“不行!”
“我率何大他們出擊后,蕭縣這邊需要有人主持大局?!?
“你是最合適的人選!”
“現(xiàn)在不是你可以任性的時候,按照我的命令行事,明白?”
朱肅淮在說這話的時候,語氣中是完全的不容置疑。
袁清素有些不情愿,但在和朱肅淮那堅定且不容置疑的眼神接觸之后,最終還是點頭應(yīng)下。
“我……我聽夫君的!”
朱肅淮點點頭,帶著袁清素一同往城門樓外走去。
……
沒多長時間,何大便將老營中的精銳都給集結(jié)了起來。
別看老營中大半都是朱肅淮在抵達蕭縣后征募的新兵,但其實也是有些精銳的。
這些所謂的精銳,主要是由三部分組成。
一為袁時中從自己的親兵營中調(diào)派給袁清素的護衛(wèi)。
二為攻破蕭縣中,朱肅淮從明軍戰(zhàn)俘中遴選出來的一批老兵。
三為募兵時,從新兵中精挑細選出來的身強力壯,武藝出眾的好漢。
幾部分相加起來,總數(shù)約為三百人,被朱肅淮編了三個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