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時間會給所有人一個答案
- 抗清:讓大明再次偉大!
- 聽風煮雨夜
- 2095字
- 2025-05-15 09:16:04
袁時中稍稍沉吟,然后道。
“不足一萬,約九千余。”
在杞縣時,小袁營尚有兵馬近三萬人,雖然大部分都只是丁壯,而非合格的士兵,但規模擺在那里。
可如今竟只剩九千余,可想而知杞縣之戰小袁營損失有多慘重。
“那精銳有多少?”
朱肅淮繼續追問。
袁時中苦笑一聲。
“中軍,親兵營,左右二營,再算上軍師這次帶回來的百余騎,加起來老本兵約有兩千左右。”
杞縣戰敗小袁營雖然損失慘重,但較為精銳的老本兵,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成功撤出了戰場。
反而是那些普通士兵,由于沒有馬匹,大部分都沒能逃掉。
故而,現在的小袁營中,老本兵比例不低。
袁時中現在所言都是大實話。
如果是對其他人,他或許會選擇隱瞞,選擇夸大實力。
但面對為自己出謀劃策的軍師,隱瞞和夸大非但沒有意義,反而是可能會坑了自己。
袁時中自然不會做這種傻事!
就在朱肅淮思索之際,袁時中接著道。
“軍師,還有一件事需要在意。”
“我軍糧草不多了。”
“杞縣之戰,我軍敗的太快,撤兵也太過倉促。”
“軍中的糧草輜重丟了大半!”
“如今軍中之糧,最多還可供半月支用,半月之后,大軍恐就要斷糧。”
朱肅淮聞言,忍不住苦笑一聲。
心下也是有些無奈!
不過,如今朱肅淮終于知道,小袁營歷史上為何會在杞縣兵敗后,于海州和登萊等地和入寇的清軍作戰了。
杞縣兵敗后,小袁營輜重糧草丟失殆盡,幾乎斷糧。
可河南這邊因為連年天災,早已沒了糧食,再加上闖軍主力尚在河南,袁時中自是不敢西進就食。
如此一來,也就只能向東前往南直隸。
然后,這才遇上了入寇的清軍。
簡單整理一下思路,朱肅淮接著道。
“東進!”
“如今擺在我小袁營面前的唯一選擇,便只有東進了。”
袁時中聞言,忍不住喜笑顏開。
“軍師所言甚是,本帥也是這么想的。”
他和朱肅淮的思路總算一致了一回,否則的話,他的自信心可就要被打擊慘了。
朱肅淮接著解釋起原因來。
“學生之所以想要東進,一方面是因為我軍若想就糧,只能前往南直隸方向。”
“河南有闖賊,山東則是和河南一樣遭災,我軍若入山東恐難以尋到足夠的糧食。”
“二來則是,關外的松錦大戰剛結束,建奴雖是取勝,但損失也很慘重。”
“若學生所料不差,今年冬天建奴或許就要再次入關劫掠,以彌補他們在松錦大戰中的損失。”
“而以建奴以往屢次入關的戰績來看,明廷極難阻其兵鋒。”
“到時候,北直,山東必然首當其沖,甚至南直隸也將被戰火波及。”
“那時,大亂之下,我小袁營或可渾水摸魚,有所作為。”
聽了朱肅淮的解釋,袁時中了然的點頭,更為堅定了自己的決策。
然后頗為感嘆的說了一句。
“想那洪承疇當年督師中原,圍剿起義軍時,是何等意氣風發,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等人可都不是他的對手。”
“李自成被打的僅余十八騎,逼入商洛山,張獻忠,羅汝才被迫歸降朝廷。”
“那是何等威風?”
“可就是這樣的洪承疇,卻在關外對上建奴后,一敗涂地。”
“軍師,你說建奴的八旗兵真就這么強?”
朱肅淮聞言,神情也是變得凝重,但還是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建奴所仗之優勢,主要為三點。”
“一為重步,二為精騎,三為火炮。”
“其中重步者,人人身披兩層乃至于三層重甲,縱橫戰場,幾乎可以做到刀槍不入,所向披靡。”
“而精騎,則以滿蒙八旗為主,那些建奴和韃子從小在馬背上長大,騎射對他們來說就和吃飯喝水一樣簡單,射箭極準。”
“每當戰時,滿蒙八旗士兵便披掛重甲,手持強弓躍馬快速突進至明軍陣前放箭。”
“薩爾滸之戰時,明軍西路軍統帥杜松就是被建奴用強弓射殺于陣前的。”
“火炮更不必說,崇禎四年,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吳橋兵變渡海投降建奴,為建奴帶去了相當數量的紅夷大炮和鑄炮的工匠。”
“這使得,滿清的火炮技術甚至反超了大明朝廷,此后,建奴每戰必先以火炮轟擊,火炮轟擊結束后,再以重步和騎兵輪番沖擊。”
“數輪下來,再堅韌的軍隊也會扛不住潰敗。”
朱肅淮說罷,見眾人依舊沒個準確概念,便舉了個例子道。
“杞縣之戰時,我軍之所以敗于闖軍,主要是兩點。”
“一是因為闖軍火炮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二是闖軍騎兵甚銳,三堵墻戰術難以阻擋。”
“但和建奴比起來,闖軍的這點優勢便不算什么了?”
“闖軍火炮是不少,但佛朗機炮虎蹲炮等小炮,遠無法和建奴的紅夷大炮相比。”
“闖軍的三堵墻騎兵是挺不錯,但和建奴的滿蒙鐵騎比起來同樣相差甚遠。”
“說句不好聽的,闖軍其實就像是低配版的建奴。”
“可想而知明軍在關外面對的建奴有多難纏!”
眾人聞言,皆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拿闖軍這么一對比,他們就對建奴有多強有個直觀概念了。
朱肅淮苦笑一聲道。
“不瞞掌盤子和諸位將軍,學生現在甚至有些憂慮,生怕待大明朝廷和我等起義軍兩敗俱傷后,關外的建奴會趁機入關,企圖效仿當年蒙元,鯨吞中原。”
“到時候,關內恐怕難有人能擋建奴兵鋒!”
袁時中卻是沒當回事。
“軍師這便多慮了。”
“建奴即便再強,其族滿打滿算也不過百余萬,這百余萬人即便渾身是鐵,又能打幾顆釘?”
袁懷中,劉玉尺等人也是道。
“讀書人就是想太多!”
“建奴若真敢來犯,大不了同他真刀真槍做過一場就是,弟兄們不怕他。”
“就是,就是!”
“……”
朱肅淮笑笑,也就沒有再多說什么。
他究竟是杞人憂天,還是高瞻遠矚,時間會給所有人一個答案。
很快,接風宴便結束了,朱肅淮返回去休息。
而袁時中被幾名親兵攙扶著,前去看望自家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