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武丁,商王朝第二十三代王。
他登基那年,沒改國號,沒立新法,沒發半句詔令。
他什么都沒說。連早朝也不開。
大臣急了,百姓猜了,鄰國試了。
有人說:“是不是這人傻?”
也有人說:“是不是天命不明?”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不是不說,他在等一個聲音。
他每天清晨,獨自進祖廟,焚香而立,立到天黑。
別人見他,只覺得他像根柱子。
只有近侍聽見過他自語:
“我坐在這椅子上,只是人聽我的話,祖宗還沒開口。
我不能說。”
這樣過了三年,商朝沒有倒,百官沒有散。
只是天下都在看:這個不開口的王,能憋多久。
直到有一天夜里,祭壇微震,龜甲裂紋清晰如筆。
占卜之辭寫著——
“祖靈已聽,天意可承。”
第二天一早,武丁登朝,說了三年內第一句話:
“可以開始了。”
他設“萬民諫位”,
讓庶人、卜人、婦人,皆可進殿直言。
有人問:“您不怕民言太亂?”
他說:
“我怕的不是亂,
是沒人敢說話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還在說。”
后來他南征北討,拓地安民。
但從不言功,也不自譽。
他最敬的是一位女子——婦好。
她不是嬪妃,她是將軍,統兵萬人,三出三捷。
他曾對群臣說:
“她敢說話,也敢擔事。
這就是我用她的理由。”
有人私議:“陛下寵婦人。”
他笑而不答。只是傳婦好上朝,給她一支斧。
然后轉頭看眾人:
“誰不服,就說話。”
“你敢說話,我就聽;你不說,我就當你服。”
沒人敢再言。
他在位五十九年,商朝中興,百姓歌詠,四海安定。
臨終前,他召太子,只說一句話:
“如果你哪天說話的時候,祖宗不點頭、天也不動風,
那你就閉嘴。”
《甲骨文》記:“武丁三年不言,以待天命。”
《聽天錄》記他為:
不是最能說的王,
是那個——
“說一句,連祖宗都愿意聽”的人。
他等了三年,才說第一句話。
可那一句,穩了整個商朝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