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強秦二世而亡,盛漢也難逃覆滅,誰能逃出歷史的輪回?
- 洪武第一攻略:天子坐中堂!
- 難有低頭時
- 2375字
- 2025-05-12 00:01:00
朱棡微微沉吟,目光在朱元璋和朱標臉上掃過,見二人眼中滿是期待,這才緩緩開口:“孟子曾言‘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兒臣以為,對于我宗室親貴,亦可五世而斬。”
“親王嫡親血裔,世子可承襲親王之爵,其余嫡子則封為郡王,庶子便為郡公。”
“郡王以下,亦應循此例遞減。郡王嫡世子降為郡公,嫡子降為縣侯,庶子降為鄉伯。”
“而鄉伯之后,便不再有爵位俸祿。”
“屆時,除了保留宗室之籍,便無特殊優待。”
“如此,宗室之權勢既有所約束,可以避免百年之患。”
對此,朱元璋眉頭擰成一個“川”字,目光如炬地盯著朱棡,沉聲道:“你這是要全盤推翻咱定下的規制?”
“可如此一來,無朝廷供養,宗室又該如何生存?”
當初定下宗室規制,一是吸取宋元滅亡的教訓,因為老朱堅信宗室力量薄弱,才會讓江山輕易易主,故而分封諸子為藩王,構建起“屏藩皇室”的絕對防御。
而藩王雖握有軍事、行政監督權,卻不許插手地方政務,這般制衡之術,既能防止藩王擁兵自重,又能借宗室力量鉗制文武百官,杜絕漢、唐時期外戚干政、宦官專權的亂象。
二來,朱元璋念及子孫后代,不愿他們重蹈自己早年顛沛流離的覆轍,這才定下爵位世襲的規矩,誓要讓朱家血脈永享榮華富貴。
可老朱也并非毫無防備:禁仕途,斷了宗室通過科舉入仕或擔任官職的路;禁遷移,若無旨意便擅自離開封地,即刻削爵。
只是事與愿違,這套規制在時間的推移下,便是顯露出了弊端。
朝廷白白養著一群宗室子弟,他們領著高額俸祿,卻被禁止科舉、經商、務農,如同被圈養在金絲籠里的鳥兒,除了混吃等死別無他途。
難怪《萬歷野獲編》會嘲諷宗室“坐食厚祿,無異圈牢之養物”,這話雖刺耳,卻也戳中了要害。
朱棡不慌不忙,面上笑意不減,直視著朱元璋的眼睛朗聲道:“爹,這哪里是推翻您的規制?分明是為大明江山謀個長治久安。”
“滿朝宗室像養豬一般,除了空耗錢糧,對江山社稷有何益處?”
“難道任由他們躺吃俸祿、整日胡鬧,就能保我老朱家的天下千秋萬世?”
“如今世道,本就該讓有才者施展抱負,無才者歸于平凡。”
“咱們宗室子弟也該如此,若不加以約束,任由他們坐吃山空,遲早要拖垮朝廷根基。”
“畢竟,宗室貴在精干有為,而非徒增人口、虛耗國帑。”
這話說得確實在理,朱元璋和朱標心里也明白。
室子弟被若是養得如同豬一般,每天除了吃喝享樂,對國家毫無貢獻。
他們不僅消耗著朝廷大量的資源,而且還可能成為國家的隱患。
這樣的宗室群體,哪里能為江山社稷帶來益處?
就像是蛀蟲一樣,侵蝕著國家的根基。
留著這樣的宗室,只會帶來弊端,根本談不上有什么好處。
長此以往,國家的財富被消耗,百姓的負擔加重,社會的矛盾也會逐漸激化。
這對于一個國家的穩定和發展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威脅。
可未來的宗室畢竟都是老朱家的血脈,真要是放任他們不管,讓他們重蹈朱元璋當年艱難困苦的老路,朱元璋和朱標又怎能安心?
朱元璋的眼中泛起了復雜的神色,他心里明白,這些宗室子弟雖有諸多弊端,可到底是自己的子孫后代。
想當年,老朱出身貧寒,歷經千辛萬苦才打下這大明江山,所以要是對這些子孫不管不顧,實在是心有不忍。
這一邊是對子孫的舐犢之情,一邊是對江山社稷的責任,朱元璋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微微皺眉,陷入了沉思之中。
朱棡看著滿臉愁容、眉頭深鎖的朱元璋,再次發聲勸道:“爹,您犯不著如此憂慮。”
“既然要徹底改變宗室規制,自然不會讓子孫后輩餓死。”
“往后對宗室的規制,就是不再養那些無所事事的閑人,讓他們能夠從事其他產業。”
朱棡一邊說,一邊比劃著,“就比如放開科舉限制,允許他們參與經商之類的活動,憑借自己的本事賺銀子,養活自己。”
“這樣一來,就算是縣伯之后沒有朝廷爵位庇護,也能依靠田畝耕種過活,這總比您當年的處境要好得多吧?”
“反正總有一條出路,除非自己不爭氣,要不然,餓不死。”
“而能餓死的,也不必在意,畢竟一個廢物,何必惋惜?”
朱標見狀,卻是微微思索后,搖了搖頭道:“爹的意思,其實我明白,那就是維護皇室的絕對權威。”
朱元璋對宗室的供養體系,實則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權力棋局。
畢竟,在老朱看來,維系龐大宗室的優渥生活,不僅是血脈親情的延續,更是消除潛在皇權威脅的政治手段。
因為,老朱深知,漢代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的悲劇,皆因宗室勢力與朝堂力量勾連,最終釀成禍端。
因此,若放任宗室子弟參與科舉、入朝為官,極有可能催生出“宗室+文官“的危險聯盟,成為動搖皇權根基的利刃。
為此,朱元璋制定“二禁政策”,將宗室牢牢禁錮在封地之中。
這些金枝玉葉雖享有尊崇地位,卻淪為空有頭銜的“政治吉祥物“,既無法染指朝堂,也難以建立自己的勢力網絡。
在經濟領域,朱元璋更是嚴防死守,嚴禁宗室經商從賈。
這也是老朱敏銳地意識到,財富積累往往是軍事擴張的前奏,一旦藩王借產業之便私蓄甲兵,必將對中央政權構成致命威脅。
這種對宗室近乎嚴苛的管控,正是朱元璋“家天下“理念的極端體現。
意思也就是天下所有資源皆為皇權私產,唯有由皇帝親自調配,才能確保朱家江山永固。
這種將整個宗室納入權力管控體系的做法,既展現了開國帝王的雄才大略,也暗藏著對權力更迭的深深焦慮。
朱棡唇角勾起一抹帶著幾分不羈的笑意,輕輕晃了晃腦袋,目光中透著洞徹世事的鋒芒:“大哥,我說過,世間秩序從建立之初就注定走向消亡。”
“爹縱然是開國雄主,能執掌這一朝乾坤,可誰又能保得住江山永固、皇統萬世?”
說話間,朱棡又是抬手隨意一指殿外,似要將歷史長河中的興衰更迭盡數囊括其中,“千防萬防,終究不過是求個心安罷了。”
“古往今來,哪朝哪代的帝王不想讓基業傳至千秋萬世?”
“哪個不是費盡心思完善國策,妄圖讓自家血脈永遠穩坐龍椅?”
朱棡踱步向前,語氣愈發激昂:“可到頭來呢?強秦二世而亡,盛漢也難逃覆滅。”
“就算是咱們老朱家的江山,難道就能真的跳出這歷史的輪回?”
“與其用嚴苛規制將宗室捆成無用之輩,倒不如......”
話音戛然而止,朱棡站在宮門前,意味深長地看向朱元璋與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