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極速下降的宛平財政
書名: 以貪治明作者名: 狗大狗大本章字數: 2175字更新時間: 2025-06-15 17:35:35
“順天府瀆職懈怠,宛平縣惹是生非。各奪俸三月,并著其合力,撫外城之民,令眾歸家,專心生產。”
順天府尹的話,給李斌洗去了責任。
便是嘉靖,也沒法再從程序上挑出李斌的過錯。
于是乎,這場匆匆召開的臨朝,匆匆結束。
散朝時,李斌知趣地找到王府尹賠罪:
“小子謝世伯寬宏,若不是世伯仗義執言,小子這番怕是難過了。”
“唉,你啊,還是老實點吧。”
王府尹腳步不停,倒是沒太在意幫李斌開脫這事。
畢竟,一來,李斌、宛平縣的確是提前提醒過自己順天府的;二來,不看僧面看佛面...
王府尹是揚州人,而李斌的座師是常州人。這兩個府,在明代那可是鄰居!
換而言之,王府尹和秦金,是天然的鄉黨。完了這兩人,一個在順天府、一個在戶部,無論是論情分、黨派,還是論政治上的食物鏈關系。
只要李斌沒有觸碰到他的底線,王府尹都有天然的,幫助李斌的理由。
畢竟,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嘛...
最近戶部不是剛把順天府加入免征賦稅的名單嗎?
此時拉李斌一手,大小也算是還了秦金一點人情。
所以,王府尹沒有怪罪李斌的意思。當然,剛被李斌“坑”了一手的王府尹,顯然也沒有和李斌多說話的興趣。
即便是嘉靖剛剛下令,要順天府和宛平縣,想辦法解決外城騷亂。順天府這邊也只是出了一個同知,來和宛平協調溝通。
而要想勸服那近十萬人放心歸家,單靠宛平和順天府的人肯定不夠。
最終,在那府同知的協調下,大興縣出了八百民壯,會同五城兵馬司的四千火甲,加上李斌宛平縣的一千二百民壯。總共動員了六千多號衙役,同出九門,這才在兩天內,將所有百姓勸離城門附近。
而這一下,李斌可謂大出血...
除了那騷亂中被踐踏致死的幾十人,李斌于心不忍,一人賠了十兩銀子外;借調五城兵馬司還有大興縣的衙役幫忙,也都是“債”啊!
或許不用直接掏錢,但這人情,指不定啥時候就要割自己一刀...
然而,事已發生,多說無義,多想也無義。
五月三日,騷亂平息后,李斌來到西城沼氣工程實驗區。
那一口發生爆炸的沼氣井,經過兩天的冷卻,早已沒了最初暴烈的模樣。但它留下的,那寬達十多米的大坑,以及那坑中散落的磚塊、木屑,仍在提醒所有見到它的人:它不好惹!
“大人,還是莫要靠近的好。”
眼看李斌正大步邁向那沼氣井殘骸,壓根不知道它為啥會炸,亦不知道它會不會再炸的民壯們立馬伸手攔住李斌。
京師左近發生爆炸就已經是大事了,要是再炸死一個知縣...
那后果他們根本不敢想。
“無妨,這已經炸過的井不會再炸了。你們多注意剩下三口,千萬不要讓無關人等靠近。”
拍開攔住自己的手臂,李斌堅持走向那沼氣井。
一邊走,李斌一邊問道:“爾等可記好了時辰?這口井是在投入糞便后的多少日內,發生爆炸的?”
“回大人,八日。第八日午時一刻那會,忽然就炸了。動靜比那神機營的神威將軍炮都大,大地都在震動,如地龍翻身。”
“八天...”
嘴里呢喃復述著這個日子,李斌一邊看著沼氣井爆炸殘骸,一邊評估著現在的氣溫。
四月底到五月初的京師氣溫,在15到25度左右徘徊。并沒有達到產氣效率最高的發酵溫度:35度。
但馬上,夏天就到了。那會氣溫上升,沼氣生產、累積的速度也會加快。
由于沒有專業氣壓計等設備的緣故,李斌只能通過提高容錯空間,增加沼氣累積的冗余空間來確保生產安全。
略作思索后,李斌招手,要來紙筆。將額定的沼氣放氣時間,暫定為四天。即后期使用中,若一口井里的沼氣沒有被使用的話。那么每隔四天,就必須人為放氣一次。
而后,李斌繼續安排人手,清理這爆炸后的殘骸。
清理殘骸,再次令李斌“大出血”。
無論是民眾不知道已經炸過的沼氣井不會再炸,還是那因爆炸而噴濺出的各種污穢,都令這清理殘骸的差事難有人愿意接手。
為了不耽誤后續的進度,李斌只能提價,以重賞,逼出民眾里悍不畏“屎”的勇夫...
正所謂花錢一時爽,還債火葬場。
炫酷“撒幣”后的李斌,前腳剛回到宛平縣衙,后腳洪書辦就領著厚厚一摞單據找上了門。
“大老爺,頂不住!真頂不住了!”
“您這花錢也太兇了,下吏請辭戶房書辦一職,望老爺開恩。”
站在知縣公案前,洪明誠態度恭謹至極。
在雙手遞上采買單據,以及夾帶其中的一封辭呈后,洪明誠雙膝一軟,徑直跪在李斌面前,苦苦求饒。
“哎呀,洪書辦趕快起來。你這書辦干得好好的,這是給本官鬧哪出啊?!”
繞過公案,李斌一邊扶起洪明誠,一邊勸慰著。
“大老爺啊,您瞧瞧這賬吧...”
“民壯共支390兩;捕快、皂隸共支400兩;巡檢、大使、教諭等人200兩。還有那1200雇工,支600兩。采買工料200兩...”
李斌不說話還好,一說話,洪明誠的委屈瞬間爆發。只見他一把住李斌拉他的手,聲淚俱下地哭訴著李斌“敗家子”的行為:“這還沒完...”
“那外城百姓受驚踩踏,與我宛平何干?!這四十八人,您又令我縣里支48兩...”
“大老爺您心善,我老洪求您,您也對我發發善心,放過我吧!”
“縣衙庫里攏共就七千二百兩(1200庫存+6000新入),這才一月不到,僅這幾項便支出了1838兩...”
“馬上夏稅開始,這民壯出城,督糧催收,補些米糧應該吧?”
“還有那縣學,新科廩膳每人每月也要六錢;以及八月縣試,亦要提前準備筆墨、考棚等,又需數百兩...”
“哎呀,好了好了。老洪啊,有什么事你先起來再說。”
聽著洪明誠那如同唐僧念經一般的報賬,李斌也是聽得腦仁發脹。
很多賬都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的。
李斌知道自己近段時間的各種大手筆,很燒錢。但李斌也沒想到,這才短短一個月不到,就燒掉了小兩千兩銀子。
原本都撐不到一年的縣財政,這下更是連撐過三個月都困難...
而三個月后,也才時值八月。
根本不到征收秋糧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