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初聞飛劍
- 我以靈寶鑄長生
- 星疏豹
- 2004字
- 2025-05-19 23:55:36
夜涼如水。
月色在霞棲湖中碎成萬千銀箔,又隨漣漪搖漾。
應闡踏著這般景致,走過云中,回到甲字二十六院。
才到院前,便聞院中有道清越的聲線正夷愉啼囀。
應闡推門而入,笑道:“仙子今日心情頗佳?”
“道士!”彩雀兒歡鳴一聲,飛落而下,嘰嘰喳喳說道:“今天我到玄明壇偷聽講課,感覺大有所獲!”
“我好像馬上就要開悟了!”
應闡聞言莞爾。
彩雀兒說是偷聽,其實也不盡然。
應闡聽課之時,就常常能見到一些精怪在外圍觀,可見院中道師講課,并不忌諱精怪旁聽。
而且彩雀兒熱衷于此,也是因他之由。
前段時間,應闡遇到了一次陳象。
兩人閑來談起彩雀之事,陳象說道,他翻查了許多藏書,猜測彩雀兒可能并未‘成精’。
須知道,遂古之初,道法未昌,就已有了精怪,有了妖類。
它們修行之時,人類可能也還處于蒙昧時期。
也正因此,早在人類懂得傳承之前,它們就已學會了通過血脈,將自己掌握的智慧與能力延續下去。
許多獸類、禽類成精后,自然而然就能學會一些法術,便是這個緣由。
但彩雀兒又更特殊些。
它可能是一種天生聰穎且通人言的異獸,而非是因為感應、采集到了靈機靈氣,從而漸漸蛻化,開智,才有了如此靈性。
所以,它其實也并未領悟如何修行。
至于為什么,它這么聰穎,卻學不會采日精月華,這就有許多原因了。
也許是那些精怪,沒能清楚的傳授予它,畢竟道院中的很多精怪,也不過是靈智初開,會人言的更是極少。
也有可能,它并不適合日精月華這等靈機。
這也是很正常的,世上食瘴氣、毒氣,乃至死氣、災氣的異獸兇獸都有不少,也許適合彩雀兒的靈機也極特殊。
總之,妖類畢竟不同于人,誰也難以知道究竟。
至于解決的辦法,倒也不是沒有。
一則,還是多多嘗試,看看能否感應到適合的靈機、靈氣。
二則,服靈株靈草,或受高人點化而得道,這便不消說了。
三則,多多聽道聞道,妖類的修行雖與人不同,但自道傳大千以來,因聽道聞道而開悟的精怪絕非少數,而且久受道法熏陶,日后若有機會化形成人,亦有可能走上道家正途。
彩雀兒既然身在道院之中,多多聽道聞道,定是錯不了的。
因此這段時日,它比起應闡都要勤快得多……
至于是不是真大有所獲,那就難知曉了。
應闡道:“既然如此,我當準備為仙子賀喜了。”
彩雀兒哼哼一聲:“這是自然。”
應闡見它掃去頹喪,又變回天真快樂的模樣,又是莞爾。
近來他也少有余暇,能與彩雀兒閑談,機會難得,便多聊了幾句。
沒想月色稍斜,彩雀兒便催促道:“道士該作功課了吧,不要在這偷閑,平白耽擱修行。”
應闡聞言,不由啞然。
彩雀兒卻一本正經道:“我聽人說,修道乃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道士可不能怠惰了。”
“仙子說的是極。”應闡拱手笑道:“那小道就先回屋行功了。”
彩雀兒點了點頭,便飛上了枝頭。
應闡見狀,也不再在院中駐足,入了屋舍,又把器道兩書與靈應法纂的抄本收好,這才盤坐到榻上開始服炁。
彩雀兒說的話,其實也確沒有錯處。
修行正是一條漫漫之路,唯有勤勉不斷,才能愈行愈遠。
應闡雖已煉開九竅,還得到了都考院的嘉許,但實際上,還算不上什么成就。
因為玄竅開辟,不僅先易后難,而且隨著修為增長,已開辟的玄竅,亦能溫養得更加壯大。
越是臨近圓滿,精進越是艱難,法力增長也愈顯著。
若是非把煉氣一境,劃分一個前中后期,那至少也要煉開一十八個玄竅,才算堪堪渡過前期,可以稱作‘小成’,開辟超過三十個玄竅,才算接近后期。
因此應闡遠未自滿,每日無論多么繁忙,都絕不會忘了吐納修行,積蓄法力。
……
月落日升,一夜無話。
因為在云笈閣中,呆了一日一夜,應闡煉氣之后,多花了兩個時辰養神。
待睜眼時,窗隙已經透入晨光。
應闡推開屋門,便見李玄英已在院中。
這倒是不意外,因為這個時辰,他若未去聽講,定然是在院中行乾元筑基功。
只是今日卻非如此。
李玄英竟在練劍!
應闡眉頭微揚,邁步入了院中,尋了個不妨礙李玄英的位置,靜觀起來。
瞧著瞧著,漸覺詫異。
他武功高明,也學過劍法,能夠瞧得出來,李玄英對劍的控制并不純熟,劍招變化更是異想天開,有些招式甚至已違背了人體的動作之理。
但是這樣的劍法,卻顯露出了異常凌厲的劍勢。
這與應闡以往的見知,顯然相悖,卻又隱隱,有些使他豁然頓開。
未久,李玄英劍勢一收,單手倒持長劍站定,長長吐了口氣。
一睜眼,卻見應闡立在不遠之處,似正思索什么。
“師兄。”李玄英有些意外,又喚了兩聲:“師兄?”
“啊。”應闡回過神來,應道:“玄英,早。”
“師兄晨安。”李玄英一點頭:“師兄方才在想什么?”
應闡略一沉吟,還是不由問道:“玄英方才練的,不是尋常劍術吧?”
李玄英一怔,才道:“正是,小弟使的《點星劍訣》,其實乃是飛劍之術。”
“無怪如此!”
應闡恍然道:“難怪你的招式,如此天馬行空。”
“因為飛劍之術,本就無拘無束!”
“正是。”李玄英道:“飛劍之術,已經脫離了招式的桎梏,而更重于‘勢’,只要能夠參透劍勢,于劍勢之中運轉,各種招式自然信手拈來。”
說罷,他忽反問應闡:“師兄懂得劍術?”
應闡道:“凡俗劍術,倒是略懂一些。”
李玄英雙眼微亮,竟反而請教道:“師兄可否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