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元年驚蟄,江淮大地的凍土剛泛起潮氣,江都城外已傳來震天的號子聲。楊月立在督造臺的九層木閣上,望著蜿蜒百里的河道像條撕裂大地的傷口,百萬民夫螻蟻般在泥濘中掙扎。他摩挲著腰間新換的犀角帶,嘴角泛起冷笑——這哪里是在開運河,分明是陛下為他鋪就的通天之路。
“大人,傅參軍求見。“親隨的稟報打斷了思緒。楊月整了整繡著金線云紋的官袍,端起景德鎮進貢的白瓷茶盞,茶湯映出他眼角的細紋。
傅慎掀簾而入時,袍角還沾著運河邊的泥漿。這位新晉司戶參軍面色蒼白,手中攥著卷皺巴巴的竹簡:“楊大人,今晨又有三十七人累死在工地上。按工部規制,每十里應設醫棚,可如今......“
“傅參軍可知陛下為何開鑿運河?“楊月突然開口,茶盞重重磕在紫檀案上,“昔年秦始皇修馳道,漢武帝鑿昆明池,此等宏圖偉業,豈是尋常人能領會的?“他起身踱步,繡著四爪蟒紋的衣擺掃過案頭堆積的金銀賬冊,“況且龍舟即將開工,傅參軍若有空操心民夫,不如多想想如何將圣上的座駕打造得舉世無雙。“
傅慎瞳孔驟縮:“大人的意思是......“
“正是。“楊月拍了拍傅慎肩膀,假意親昵的力道卻帶著不容拒絕的威壓,“陛下欽定的龍舟圖紙,前日已由快馬送達。此船需用南洋進貢的紫檀三千根,波斯商人的夜光珠八百顆,還有......“他壓低聲音,“工部特批的黃金兩萬兩。如此重任,除了傅參軍這樣清正廉明的干吏,楊某實在想不到更合適的人選。“
當夜,傅慎站在自家小院里,望著妻子正在縫補的補丁衣衫,耳畔回響著白天運河邊的哀號。他想起楊月遞來的圖紙——那艘龍舟的設計圖上,單是龍首的胡須便要用銀絲三萬丈,甲板鑲嵌的琉璃磚足夠換取十座城池的糧草。更讓他心驚的是,楊月名下的商號竟包攬了所有物料供應。
三日后,造舟坊里傳來木料斷裂的巨響。傅慎沖過去時,正看見老木匠王翁被監工按在地上毒打。“這些木料全被鹽水泡過!“王翁咳著血沫嘶吼,“不出三月就會腐爛!“
“傅參軍來得正好。“楊月搖著象牙扇從人群中走出,身后跟著十幾個捧著賬冊的師爺,“王翁私吞物料,意圖破壞龍舟建造,該當何罪?“
“楊大人明察!“傅慎撲通跪地,額角撞在青磚上發出悶響,“這些木料分明是從您名下的恒昌商號購入,單價竟是市價的五倍......“
“放肆!“楊月一腳踹翻案幾,翡翠鎮紙摔得粉碎,“污蔑上官,動搖國本!來人,將傅慎革職查辦!“他轉身對著呆立的工匠們冷笑,“誰敢再提木料之事,王翁便是下場!“
是夜,江都大牢。傅慎蜷縮在潮濕的草堆上,聽見獄卒們的議論。原來楊月早已將他寫成貪墨的首犯,那些被鹽水浸泡的木料、高價購入的劣質綢緞,都成了他“中飽私囊“的罪證。更狠的是,楊月還將運河潰堤的責任也推到他頭上——就在昨日,新開的河道因偷工減料決口,淹死了三百多民夫。
而此時的楊月,正坐在新落成的“觀龍閣“里,與波斯商人推杯換盞。桌上擺著用運河工程款換來的夜明珠,每顆都有嬰兒拳頭大小。“楊大人好手段。“波斯商人操著生硬的漢話,“這單生意成了,我在撒馬爾罕的商隊還能運來更多寶石......“
大業二年春,龍舟竣工。整艘船長達三十六丈,龍頭的眼睛是用東海鮫人淚磨成的明珠,船舷雕刻著二十八星宿,每到夜晚便有機關噴出焰火。楊月身著三品紫袍,扶著顫巍巍的楊廣登上龍舟。當帝王驚嘆的目光掃過鑲滿翡翠的龍椅時,他眼角余光瞥見岸邊被鐵鏈鎖住示眾的傅慎——這位昔日的同僚早已不成人形,卻仍在奮力嘶吼:“此舟之下,白骨累累!“
運河水泛著暗紅,載著奢靡的龍舟緩緩北上。楊月站在船尾,望著兩岸百姓麻木的面孔,忽然想起三年前初到江都時的情景。那時他也曾想做個清官,可當他見識到權力與財富交織的魔力,便再也無法回頭。
船行至淮河段,突然狂風大作。傅慎的妻子抱著襁褓中的孩子跳入河中,哭喊著要與丈夫同去。楊月看著翻涌的波浪吞沒那小小的身影,心中竟沒有一絲波瀾。他整了整官袍,對著驚慌失措的楊廣笑道:“陛下勿憂,此乃祥瑞之兆,預示著運河暢通無阻!“
夜色漸濃,龍舟上的歌舞聲越發喧囂。楊月倚著金玉欄桿,望著水面倒映的燈火,恍惚間看見無數冤魂在水中沉浮。他摸了摸懷中沉甸甸的金錠,冷笑一聲——這些不過是成大事者必經之路罷了。
運河仍在流淌,帶走了無數人的性命,也載著楊月的野心與貪欲,向著權力的巔峰駛去。而那些被埋在河底的真相,那些浸透血淚的控訴,都將隨著歷史的車輪,化作史書上輕飄飄的幾行文字。但在江淮百姓的口口相傳中,在運河波濤的嗚咽里,這段黑暗的過往,永遠不會被真正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