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等我們有了孩子
- 諸天從老農民開始
- 曹丞相大人
- 2233字
- 2025-05-11 00:04:00
“能耐!”
話音剛落,門口傳來老驢子的聲音。
他拉著驢臉,目光盯著牛占山,邊走邊冷笑道:
“前幾天連枷頭斷了,輸你一籌,我認,卻不服氣。”
“今兒咱們再斗一場,我若輸了,那三升麥子全須全尾的給你家還回來。”
身后跟著燈兒娘,拉了他胳膊一下,沒好氣道:
“都成親家了,還爭什么輸贏?這不是讓大膽和燈兒為難嗎?”
楊燈兒的父母和牛占山一樣,變化很大。
各自臉上的皺紋淺了不少,走路輕快有勁兒,精神煥發,目光清澈,聲音洪亮。
兩人的變化沒出乎牛大膽意料,昨晚楊燈兒送了藥回來,也跟他仔仔細細說過。
屋里聽到動靜的楊燈兒一溜煙跑出來,喜笑顏開道:
“爹,娘,你們來了?”
牛大膽則拉著牛占山,小聲提醒:
“爹,忘了咱們約定的了?如今和以往不同了,別沖動。”
“行,就讓這老東西嘴上逞能一回,我不跟他一般見識。”
牛占山斜了老驢子一眼,把鞭子放到一邊,不再啃聲。
因為有牛大膽和楊燈兒勸說,兩人最終都忍氣吞聲,沒鬧起來。
五人來到堂屋坐下,牛大膽把書箱放到角落,給老驢子遞了根煙,笑著說:
“看來昨晚燈兒給你們送的藥很有用,今兒岳父岳母比以前年輕精神許多。”
老驢子聞言,臉色緩和下來,含笑道:“算燈兒沒白嫁給你,有好事能想著我們。”
“大膽是咱們看著長大的,打小就知道他有孝心。”燈兒娘喜笑顏開附和道。
楊燈兒提著暖水瓶給幾人倒開水喝,笑著接話道:“爹,娘,我的眼光不錯吧?”
“不害臊!”老驢子輕罵一聲。
“嘻嘻……”楊燈兒撇撇嘴,忍不住笑,一點兒也不覺得害臊。
牛大膽笑了笑,說:“岳父岳母,正好燈兒煮了糊糊,等下你們吃頓便飯。”
“不用,現在哪家的糧食都不富裕。”老驢子搖搖頭說。
“今兒過來是專程來感謝你的,實話實說,那些藥湯把我們老兩口的心病給治好了。”
當初被牛占山一鞭子打了個散碎,紅紅火火的夫妻生活生生燒成了冷灶。
兩口子這么些年來,就算有想法,可老驢子不頂事,心里的憋屈不用多說。
但昨晚老驢子喝過藥后,猶如枯木逢春,一戰到天明,心中的郁氣被一掃而空。
兩口子還年輕,今后會不會再生孩子很難說,但日子卻能將就著過下去了。
所以對牛大膽,兩口子自然感激萬分,專程過來說幾句感謝的話。
同時也非常慶幸前幾天沒對牛大膽和楊燈兒的婚事設太多阻攔,不然哪能有這好事?
牛占山打量兩人幾眼,笑呵呵道:
“現在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留你們吃飯,就別講客氣。”
楊燈兒也跟著勸說:“是啊爹,再缺糧食,一頓糊糊還是吃的起的。”
“行吧,看在大膽和燈兒的面上,咱們吃了飯再走。”老驢子猶豫片刻,點頭答應了。
牛占山和老驢子兩個老家伙都是人精,知道這是牛大膽和楊燈兒在創造機會,讓兩人緩和關系。
于是有了梯子,自然就順著下了。
畢竟都成兒女親家了,再像往常那樣鬧下去,自家人不說,外人也會看笑話。
“燈兒,岳父岳母難得過來吃頓飯,去烙些在餅吧!”牛大膽笑著吩咐道。
“好呢!我這就去。”楊燈兒滿口答應,“爹,娘,你們坐會兒,烙餅很快就好。”
燈兒娘起身微笑道:“我去幫忙吧!”
母女倆去了廚房。
牛占山說起了修繕雞圈和豬圈的事,三人來到院子里轉悠。
豬圈挨著菜地不遠,有一大一小兩個,全是用石頭砌成的,荒廢許多年了。
大的那個能養五六頭豬,小點的是專門養豬母豬和豬崽的。
“這豬圈還是大膽娘沒走的時候用過。”牛占山情緒低落嘆氣道。
老驢子說:“石頭是現成的,只有幾處垮了,倒用不了太多工,半天就能修好。”
“這樣,左右今兒我過來了,順便搭把手,我和你修豬圈,大膽去修雞圈。”
牛占山點頭道:“行,就這么辦,早些修好,早些捉豬來養。”
這季節天氣不冷不熱,野菜多,只要人勤快,捉回來的豬很容易養活。
至于豬崽倒也好辦,用糧食去附近村莊換,先欠著,待夏收后再還糧食。
“養幾頭豬合適?”牛大膽開口問。
牛占山想了想,說:“先養兩頭吧,多了照顧不過來,也怕沒東西喂。”
閑聊幾句,牛占山和老驢子去村里借了工具來,就開始干活了。
牛大膽也沒閑著,把搖搖欲墜的雞圈推了,用石頭重新修建。
沒忙一會兒,楊燈兒喊吃飯。
糊糊下面餅,加一疊咸菜,都吃的有滋有味。
一大鍋糊糊和十個面餅,沒一會兒就吃的干干凈凈。
難得吃回細糧,都有些意猶未盡。
吃了飯,坐一會兒,繼續干活。
楊燈兒和她娘把廚房打掃干凈后,也跟著幫忙。
牛大膽看到那邊牛占山和老驢子在一起干活。
雖然時不時的嗆幾聲,卻很有分寸,于是放心不少。
楊燈兒給他遞了塊石頭,小聲嘀咕:
“放心吧,昨晚我去給爹娘送藥湯,還特意叮囑過爹。”
“看在咱們的面兒上,再怎么著,我爹也不會鬧不愉快的。”
牛大膽點頭微笑道:“但愿能一直保持下去。”
“他們倆犟了近二十年,現在是咱們剛成親,所以都在忍,以后就不一定了。”
楊燈兒輕輕點頭,淺笑嫣然道:
“以后的事以后再說,估計等我們有了孩子,他們倆的關系才會完全緩和。”
下午兩三點鐘,豬圈和雞圈就全修好了。
楊燈兒用蕎麥混合面粉烙了些餅子,煮了一大鍋野菜湯,一大家人又坐在一起吃飯。
燈兒娘說:“小雞仔燈兒舅舅家孵了幾窩,我看哪天有空,抽時間去捉些來。”
“豬崽的話,我聽說隔壁陳莊和集賢村有幾戶養了豬崽,你們抽時間去訪訪。”
牛大膽喝了口野菜湯,點頭道:“行,等回門后,我就抽時間到處轉轉。”
“還是我去吧,附近十里八村的人都認識我,有事好商量。”牛占山笑著說。
牛大膽擺擺手,笑著說:“爹,我年輕,正好多鍛煉。”
“我也不老!”牛占山微笑道,“行,你去就你去,若有人不認識你,提我的名字。”
老驢子接話道:“也可以提我的名字,特別在集市上,我經常去賣蜂蜜,都認得我。”
吃完飯,老驢子和燈兒娘說家里還有活要忙,急著回去了。
在農村,一年到頭,總有忙不完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