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敬軍禮:“金梅爾上將,詹姆士.小桑德羅.杜立特奉命報到!長官!”
金梅爾的目光如鷹隼銳利,卻在落到陳勇身上時罕見地流露出贊許,他抬手回禮,動作干凈利落,此時的他已不再是敗軍之將,仿佛一柄出鞘軍刀:
“你現在是上尉了,孩子。你表現的非常勇敢,我為你驕傲!”
金梅爾右手在眉心上方瀟灑一揮。
他一改之前頹廢,整個人身上煥發出一種冷靜的氣度,站在那里就像一柄復仇的戰斧,讓軍人們看出他的決心。
“謝長官!”
陳勇說著再次敬禮,目光沉穩地環視全場,他身上沒有絲毫新晉軍官的怯場,反而透著一股見慣風云的從容
他穿越前是名無人機供應商,卡里有十位數的年輕精英,見過很多軍界大佬和商界政要,這種大場面對他來說家常便飯。
又是一陣掌聲。
一名士兵給陳勇搬來一把椅子,他就坐在最后面靠近門的位置。
他剛才看了一下,整個作戰室里除了執勤軍官和勤務兵,最低軍銜是少校。
金梅爾:“諸位,倭族蔑視國際法則,悍然對我瑪瑙灣發起偷襲,這種卑劣的行徑必須遭到懲罰。我決定,立即對敵展開追擊,把他們殲滅在太平洋上!”
金梅爾話音剛落,一名上校手拿戰術棒,走到那幅巨大的大洋作戰圖前:今天早晨7:53分,也就是倭族對我瑪瑙鋪開攻擊之際,我方電臺捕捉到從敵人〔赤城號航母〕發給上京的電報“托拉!托拉!托拉!”
上校說著舉起戰術棒,點指大洋作戰圖上的一個位置:“就是這里,夏威夷西北方向約370公里處。經判斷,敵人就是從這里起飛艦載機,對我瑪瑙灣展開偷襲!”
一名少尉拿著一個備注〔赤城號航母〕的吸鐵標識,放在夏威夷西北方向370公里位置上。
上校接著說道:“根據這個位置以及海上漁民、商船反饋的消息,我們判斷倭族是從北太平洋風暴區這條線路而來,這條路線天氣惡劣,風大浪大幾乎沒有漁船和商船,他們一路上保持無線電靜默,避開我方雷達偵察。”
“不久前接到漁民舉報,倭族的艦隊正在向北航行,航向340°。時速約16節!”
“根據這個航向,我們研究后初步判斷,倭族極可能會攻擊威克島或西海岸,也有可能是制造攻擊以上兩個基地的假象,然后虛晃一槍返回,對瑪瑙灣發起第三波攻擊。因為我們的油庫完好無缺。”
將校們低聲議論。
陳勇的指尖在膝頭輕叩。
地球歷史上日軍偷襲珍珠港發起兩波攻擊后,艦隊迅速向北駛去,目的就是制造出偷襲威克島或西海岸的假象,讓珍珠港內加強戒備,讓威克島或西海岸不敢冒然調兵支援珍珠港,為他們的撤離爭取更多的時間。
當時南云中一的戰術的確是奏效了,美軍認為敵人還會對珍珠港發起第三波攻擊。
因為美軍認為日本長途奔襲珍珠港,不可能只是為了幾艘戰列艦和驅逐艦。
當時包括金梅爾在內的所有軍官看來,日軍下一步必炸重中之重的油庫和造船廠。
后來也有很多歷史學家認為,南云中一沒有起飛第三波攻擊機群也算是歪打正著,讓美軍把重心放在防御油庫和造船廠上,從而讓日艦群全身而退。
如果南云中一當時起飛第三批攻擊機群,能不炸毀油庫兩說,但他想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了。
當時美國三艘航母不在港內,港內有17艘驅逐艦在偷襲中幸存,有12艘巡洋艦幸存,再從別的基地調來艦載機,完全可以組成三支強大的航母戰斗群,一旦追上日軍艦隊,同仇敵愾的美軍艦隊必定是全力出擊,雙方誰勝誰負真不好說。
畢竟日艦隊經過長途奔襲人員疲憊,燃料也確實出現不足的現象。
上校接著說道:“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倭族艦隊向北340°,時速16節航行,制造出再次攻擊的姿態是聲東擊西之計,目的是把我軍防御重點留在瑪瑙灣,他們趁機撤退。”
陳勇膝上指尖一停,暗暗點頭,這分析基本上到位了。
“經過研究后決定,我方一邊加固瑪瑙灣內的防御,一邊派出偵察機和艦隊對敵人展開追擊,如果他們果真是對我瑪瑙灣展開第三波攻擊,那我方艦隊就成趁虛攻擊他們的艦隊。”
“如果敵人是虛晃一槍撤退,我們也不至于因為防御港內而讓敵人趁機脫身。”
陳勇不由得暗贊,這個世界里星云國比地球上珍珠港期間的美軍靠譜多了。
當時美軍就像無頭蒼蠅,在太平洋上亂撞,最后讓南云的艦隊如度假旅游般凱旋回國,接受榮譽和掌聲。
就在這時,一名中尉敲門而入,快步走到金梅爾面前,遞給他一份報表:“長官,這是港內初步戰損和敵損。”
金梅爾沒接報表:“念!”
中尉讀道:
“亞利桑大號,俄克拉史詩號,加利坦尼亞號,西弗吉尼亞號四艦沉沒。”
“馬里蘭號,賓夕法尼亞號,田納西號被炸癱。”
“內華達號撞開沉船,帶領六艘驅逐艦和兩艘巡洋艦突圍成功。基地里的所有潛艇也跟著出逃,目前已進入深海待命。”
中尉讀到這里,忽然整個作戰室里響起一陣熱烈掌聲,接著他感到所有人齊刷刷看向作戰室的門側,并朝那里鼓掌。
他投目看去,見一名身穿沾滿硝煙和血跡病服的青年端坐在椅子上,腰背挺拔,表情沉穩。
他不由得一愣,這不是被教官駕機晃暈的那位嗎?
他,他怎么有資格坐在這里,并讓所有將校用欣賞、尊敬的目光注視?
難道奈華達號成功突圍這件事跟他有關?
掌聲停止,中尉繼續讀道:“兩艘驅逐艦,一艘重型巡洋艦和四艘補給艦被炸沉;三艘輕巡洋艦和一艘水上供給艦遭到重創;212架飛機被炸毀,152架被炸傷。目前死傷人數不祥。”
“我軍共擊落敵機49架,經過初步核實,其中超過半數與21號P36機有關!”
他話音未落,整個作戰室里再一次響起熱烈的掌聲,所有人把目光再次看向蹲在門口那位身穿病服的青年。
中尉又是一愣。
難道駕駛21號P36的是他?
不可能!
奈華達號可能因他而成功出逃,敵人損失戰機絕不可能是因為他。
一個天上飛一個水里游……他不可能兼顧空中和水面。
絕無可能。
等掌聲結束,中尉繼續念道:“我驅逐艦擊沉一艘敵人袖珍潛艇,此艇有些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