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陳子厚的疑惑
- 穿越民國從黃埔走向抗戰
- 愛喝啤酒的馬
- 2069字
- 2025-04-29 04:43:09
劉銘帶著他的一班離開后,賈春林和鄭南生兩人也去安排戰士們休息同時做好后撤準備。
看著穿著軍裝的戰士們的身影,陳子厚不由有些出神。
教導團的軍服,確切說,顏色應該是灰藍色,其實也就是黃埔軍校的軍裝,而且這套軍服最初就是專為黃埔軍校教官和學員設計的。
這套軍服,是由時任黃埔軍校教授部主任王柏齡具體負責設計的。
按照端莊、便利、經濟的原則,參照日本、法國、德國、蘇聯軍服,最終設計出了一款即適合中國國情又似中山裝的軍服。
這套軍服的主要特點是:一、翻領、領扣為掛鉤,可起到保護喉管作用,既衛生且俯仰自由;
二、軍衣有四個外袋,既可多裝物件,又便利戰場需要;
三、軍衣有五個扣子,上衣四個口袋的口子兩大兩小;
四、軍官束武裝帶,可掛指揮刀和手槍,學生為相對簡陋一些的皮質腰帶;
五、軍官穿皮靴帶馬刺,學生穿草鞋、布襪,有綁腿,為了達到講究軍容儀表的的蔣校長的要求,學生每人配發皮鞋一雙,用于外出,后期在軍校經費好轉后,又給學生配發了膠底布鞋;
六、軍服顏色分兩種,軍官采用卡其色,學生為灰藍色,另外以臂章代替豎式肩章,以別國內其它各軍;
七、軍帽為圓頂,帽瓦前高后低,帽墻正中綴圓形青天白日帽徽,配帽帶,也就是百姓所說的大檐帽。
對于這個現任教導團二團團長的王柏齡,陳子厚頗有些不屑。
陳子厚一向認為,王柏齡雖然和蔣校長是同學,是保定軍官速成軍校和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資歷很老,可就是一個貪功怕死的庸才。
王柏齡屢屢貽誤戰機不說,還貪功冒進,甚至丟下部隊逃走,讓校軍和由校軍擴編后的第一軍多次陷于幾位被動局面,如果不是和蔣校長有同學關系,早就該被軍法從事了。
在陳子厚看來,王柏齡唯有一件事做的還算不錯,那就是這套軍服了,日后它甚至也是北伐軍的軍裝。
至于校軍的武器裝備,讓陳子厚稍稍有些疑惑。
按理說,廣州國民政府接受了蘇俄的一些援助,這讓飽受廣東那些表面擁護革命卻把持各地財政的軍閥之苦的廣州國民政府,稍微有了一些不受這些軍閥掣肘的自由度和威懾他們的力量。
比如,一向軍費拮據的黃埔軍校,就大受其益。
一期學生入校時,不僅僅只有三十支步槍用于訓練,伙食也很差,每餐都是只有米飯和咸菜,這種局面直到軍校收到蘇俄先后送來的五萬盧布和十萬盧布兩筆經費,以及八千多支步槍、輕重機槍后,才大為改觀。
可讓陳子厚感到不解的是,校軍的武器裝備里并沒有俄制武器,比如莫辛納甘步槍,而是多少有些雜亂,德國、捷克的都有,甚至還有日式武器。
這些武器,有的是蘇俄援助的,有的是廣州國民政府自己出面購買的。
現在,陳子厚的身上現在就背著一支帶著皮套的暫新的毛瑟手槍,也就是駁殼槍,只是現在還只有單發沒有連發的那種。
這種情況,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蘇俄出于某種目的,不愿公然讓俄制武器準備出現在校軍中,以免授人以柄。
陳子厚看著自己腳上的馬靴和剛剛從腰間掛著的皮質槍套里抽出來的毛瑟手槍,暗自出了一會神,可不知為何,陳子厚心中忽然又泛起一股酸楚。
因為,他突然想起了前世的父母,自己就這么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民國,他們一定會非常傷心......
陳子厚努力控制住心中的酸楚痛苦,暗暗想到,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那就為民族和這個國家盡可能多做一些事情吧。
想到這里,陳子厚將手中的駁殼槍重新插回槍套中,轉身向身后的那道土丘上走去,這道山丘,也可以說是稍高一些的土坎,正好遮擋住他們。
此時陳子厚所在的位置,只是他們的攻擊出發陣地,所以這里并沒有設置完備的戰壕和相應陣地,這道土丘也只有十來米高,只能勉強遮掩住后面集結的部隊。
由于他們二連首先后撤,教導團的其它部隊也只能撤回來,這引起了連鎖反應,其它攻城各部也都不得已停止了攻城。
因此,此時戰場上的槍炮聲和喊殺聲差不多已經完全停了下來,只有淡水城頭上還會偶爾響起幾聲孤零零的槍聲。
土丘上并沒有樹木,只生長著一些灌木和亂蓬蓬的枯草,由于城內敵軍的迫擊炮一直沒有使用,剛剛的炮擊也只是集中炮擊城墻外的開闊地,因此土丘上的灌木和干枯的茅草都還完好地存在,并沒有被炮彈引燃。
這里距離城墻只有七八百米的距離,陳子厚爬上土丘并沒有敢直起身,而是蹲在幾株灌木叢后面,仔細打量起淡水城的防御。
在距離城墻這么近的位置,步槍和機關槍都能打到這里,他可不想隨隨便便拿自己的生命來冒險,畢竟他不知道,如果他在這個世界陣亡后,他還能否再穿越一次而重生。
雖然沒有望遠鏡,可在這個距離上,用肉眼也可以大致看清夕陽映照下的淡水城的情況。
淡水城只是一個小城,位于此時還是小漁村的深圳東北方。
淡水城雖小可卻很堅固,城墻用石塊砌成,按照陳子厚的記憶,據說厚有三尺,高達六米,上下兩層設置的射擊孔,可以形成立體射擊火力網。
甚至為防御夜襲,城墻高處還裝有探照燈,從陳子厚所在位置看過去,就能看到南城上有十幾個木架子,雖然看不清木架子上放置了什么東西,可絕對不會是機槍陣地,應該就是探照燈。
城墻下是一道護城壕,寬度和深度陳子厚在遠處是無法看清的,可據說又寬又深,只是應該是沒有水。
城墻外則是300多米寬的一大片開闊地,從城頭上俯瞰,城下開闊地上的情況一覽無余。
陳子厚暗暗想著,在攻城方沒有足夠數量火炮情況下,這絕對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