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蹬城梯有些短
- 穿越民國從黃埔走向抗戰(zhàn)
- 愛喝啤酒的馬
- 2003字
- 2025-05-10 01:06:32
望遠鏡僅僅稍稍移動了一個微小的角度,蔣校長就發(fā)現(xiàn),這是有人把手榴彈投到了距離陳子厚蹬城的缺口處六七十米外的城墻上。
就在他想要搞明白具體發(fā)生了什么情況時,又一個小黑點從城墻下方飛上了城頭,在猛然爆出一團火光后,一段竹梯重重砸到這處城墻上。
蔣校長再次將望遠鏡的視野調(diào)低,城下的景象頓時讓他又驚又喜。
視野中,就在這段城墻下,十幾個由教導(dǎo)團戰(zhàn)士組成的一組奮勇隊,已經(jīng)將一架蹬城梯靠上了城墻。
顯然,這隊奮勇隊員也是二營的,他們雖然抬著長長的竹梯,可沖鋒的速度并不慢。
這些戰(zhàn)士們中有五六人手中舉著步槍圍攏在竹梯周圍,不斷向兩側(cè)城上探出頭試圖向下射擊的敵軍反擊,兩個剛剛探出頭來試圖射殺靠近城墻的他們,只是這兩個敵軍還沒來得及扣動他們手中步槍的扳機,就被這些戰(zhàn)士們擊斃。
一個敵軍半個身子趴在了垛口處,另一個敵軍因為探出來的身體過多,以至于被擊斃后竟然摔落到城下。
雖然教導(dǎo)團的戰(zhàn)士們,還包括哪些擔任班排長的黃埔學生們的槍法都很一般,甚至很多人的槍法還可以用有些糟糕來形容,可城上城下的距離太近了,只有不足十米的距離,在這么近的距離上,只要會開槍射擊的人,幾乎都可以擊中他們的目標。
還有兩個一團奮勇隊的戰(zhàn)士,正在向城上不斷投擲手榴彈,城墻上手榴彈的爆炸,就是這兩個戰(zhàn)士的杰作。
猛然,蔣校長的望遠鏡視野中飛落下一個小黑點落在了竹梯附近,頓時引起竹梯附近的奮勇隊員們一陣慌亂。
手榴彈!這是城上的敵人投下來的手榴彈!
在意識到這是一顆手榴彈后,蔣校長的心緊張不由猛然一縮,不容他多想,一個戰(zhàn)士已經(jīng)飛起一腳,將那枚手榴彈踢飛出去,周圍的戰(zhàn)士們剛剛臥倒在竹梯周圍。
“轟”手榴彈就在距離竹梯十多米外暴起一團火光,有一個距離手榴彈爆炸點較近的戰(zhàn)士臥倒的戰(zhàn)術(shù)動作有些慢,似乎被手榴彈炸傷了手臂,已經(jīng)有人開始為他包扎。
現(xiàn)在,對于沖到城下的奮勇隊來說,對他們威脅最大的就是敵人投擲下來的手榴彈。
奮勇隊唯一的出路,就是盡快殺上城頭,消滅這段城墻上的敵人。
讓蔣校長心中稍安的是,陳軍的手榴彈,比校軍還不如,校軍的手榴彈雖然爆炸威力還比不得德國和日本的大,可畢竟是廣州兵工廠生產(chǎn)的。
陳軍的手榴彈,則是他們自己的小作坊似的兵工廠生產(chǎn)的,東正開始后,蔣校長已經(jīng)見識過了,爆炸威力遠不及校軍的手榴彈。
見這些奮勇隊隊員遲遲不開始使用蹬城梯上城,只是在那里不斷調(diào)整著竹梯的的擺放角度,這讓蔣校長又恨又急,“娘希匹”幾乎就要脫口而出。
只是在他仔細查看了這架竹梯靠上城墻的景象后,更是讓蔣校長心中怒火中燒,一陣強烈的憤怒從他的心底猛然竄起。
因為他發(fā)現(xiàn),城墻下的奮勇隊員們了,連續(xù)兩次調(diào)整攻城梯擺放的角度,甚至梯子已經(jīng)近乎緊貼到城墻上了,可梯子上端和城頭的距離依然還差了一米多。
雖然他也清楚,這件事并不能完全責怪二營長陳繼承,因為地勢的原因,雨水沖刷過多,有些地方的地面可能要低一些,可他依然難以抑制他的怒火。
戰(zhàn)場上的任何疏忽,都不僅會讓士兵平白送了性命,甚至還可能讓己方和到手的勝利失之交臂。
那些奮勇隊員顯然也清楚,他們必須盡快蹬城才能解除他們所處的危局,兩個戰(zhàn)士已經(jīng)冒著城上不斷射來的彈雨,跳上竹梯開始蹬城了。
如果這里再能有奮勇隊人員蹬上城墻,不僅可以讓陳子厚那里免于處于城上敵人兩面夾擊的窘境,還可以和陳子厚那處缺口形成背靠背的有利態(tài)勢,如果是這樣,這一次奮勇隊奪城就可以說已經(jīng)成功了。
只是剛剛爬上那架陡峭竹梯的兩個戰(zhàn)士,很快就先后身體一滯,然后就僵直地從梯子上摔了下來,顯然這兩人是被城上的敵人子彈擊中了。
又有一個軍官毫不畏懼地跳上竹梯,開始迅速向上攀爬,緊隨著他跳上竹梯的還有兩個戰(zhàn)士。
蔣校長之所以能看得出這人是個軍官,是因為雖然這個奮勇隊員手中提著一支步槍,可他還斜挎著一把駁殼槍。
這種德國造駁殼槍,是校軍團級以下軍官的標配,甚至國內(nèi)很多軍閥部隊里也大量配有這種徳制短槍。
兩個教導(dǎo)團里的基層軍官,清一色都是黃埔一期的學生,只有所有營級以上,以及絕大部分連級軍官才由教官擔任。
而據(jù)蔣校長所知,加入奮勇隊的軍官是沒有連級軍事主官的,只有十名帶隊軍官是由連黨代表擔任。
當然,如果算上劉峙,也可以說是有了一個營級軍官。
所以,幾乎不需詢問,蔣校長已經(jīng)可以肯定,這個軍官一定是他的黃埔學生無疑了,應(yīng)該是哪個排的排長。
只是這個軍官由于單手提著步槍,只能一只手攀著竹梯向上攀登,同時也由于梯子角度過大,讓他很難憑借雙腳的力量在梯子上保持身體的平衡和穩(wěn)定,需要手臂的力量也更大。
在那個軍官爬到三四米的高度時,不知是手滑還是沒有抓牢,他竟然毫無征兆地突然從梯子上滑落下來,然后摔向地面。
軍官的跌落,還不可避免地將他身后的兩個戰(zhàn)士也從陡峭的竹梯上一同砸落下去,這讓蔣校長的心忽地又是一沉。
雖然蔣校長從那個軍官摔下來時的動作,大致可以判斷出,這個軍官似乎不是因為受傷而摔下來的,至少也不是受了什么重傷,可這樣的高度,要比他在房頂摔下來的高度還要高得多,沒受槍傷,但摔傷卻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