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下獄
- 素衣裳
- 無言知秋
- 3809字
- 2025-05-04 20:11:14
姬正煜、李照臨行至正堂時,姬正煥正攙扶著程頤跨過門檻。程頤顫顫巍巍的指了指天上漸稀的雪,對姬正煥說道:“圍爐煮茶,賞雪吃魚。這淮水鰱魚滋味鮮美,草舍正巧有兩個江北的名廚,手藝如何還得請您品鑒吶!”
姬正煥笑呵呵的答道:“我兄弟遠來,就是惦念這江南魚肥啊。哈哈,請!”
李照臨等侍衛三人被安排在客舍休息,姬正煥兄弟則被安頓在了程頤的暖閣中歇息。程頤在京為官時曾自言平生有兩大樂事,一為讀書,二為食魚。一日不嘗魚滋味寢食難安。今弟子遠來,當然要請他嘗一嘗自己最愛的淮水魚。
暖閣四壁涂椒,下鋪兩層厚厚的絨毛毯,中心的火爐燒的極旺,縱是門窗大敞也不覺冷。姬正煥脫下外衫,率先坐在爐火旁的繡墩上,又揮手示意姬正煜、程頤二人入座,才舉起一杯熱茶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程頤笑呵呵的捋了捋胡子,以詩作答道:“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啊。”
姬正煥啜了一口茶,笑道:“過譽,過譽啦,學生焉敢以梅自比。我此來,只愿作一頑石而已。”
程頤親自替二人剖開魚肉,嘆息道:“老夫年邁目盲,許多事啊看不清嘍,唯盡一點本分而已。我有一學生,正途科甲的進士,為人剛直不會逢迎。十年了,還在應天府轄下的溧陽縣任縣令。其人行事正合你這頑石二字,說不定真能夠一石激起千層浪吶!”
姬正煥此番南下,正苦于無人可信無人可用,程頤此舉可謂是雪中送炭。姬正煥將魚送入口中,以目視程頤贊道:“此魚果然鮮美無比。不過,魚雖可口,學生卻更愛江南人物!此次如僥幸功成,我親自和太子說,讓他給您老請一個二品的光祿大夫銜!本家舉人出身的子弟,大可去國子監攻書,將來在太子府里謀個差事光宗耀祖啊!”
程家后輩不成器,程頤又致仕在家,宗族式微那是可以預見的。此次二皇子南下就是程頤必須要把握的機會,一舉將自家的子弟和門生送到太子的船上去。雪中送炭遠勝于錦上添花,如今趙相一黨雖如日中天,但這天下早晚有一天會是太子的天下,程頤宦海沉浮四十年,這個道理又豈會不明白。
程頤當即修書一封交給姬正煥,又喚出幼子程懷安,命他給姬正煥、姬正煜磕頭。一旁姬正煜瞧了瞧程懷安的面容,大樂道:“瞧不出來,你這榆樹皮似的老頭,孫子卻生得如此俊!”
程懷安大窘,卻又不敢多言。還是姬正煥喝斥了姬正煜,然后扶起程懷安笑著打圓場:“我這兄弟向來如此,你即是老師親子,咱們就當以兄弟相稱。此去應天,還得請你多多關照啊!”
程懷安重重的點頭道:“懷安愿效犬馬之勞,縱然粉身碎骨也絕無怨言!”
四人又談了許久,直至東方發白才各自歇息。天才破曉,府內下人早早已押著院內的流民出府,或有不愿的走的,便要討得一頓好打。
程懷安立于廊下,大聲呵斥道:“不得動手,告訴鄉親們去府門領些干糧,有走不動路的,再住一宿也不妨事!”
“不妨事?您老說的輕巧,這幾日家里白支出去多少糧米了。大老爺說了,再不能讓人來吃白食,拿銀錢出來買!”
仆從一面說一面舉鞭子抽打那些不肯走的流民,半點也不給程懷安這位小少爺面子。程懷安不忍再看下去,只能悶頭回房去收拾行李。一進屋就看見姬正煜只著小衣坐在床沿正直勾勾的望著自己。程懷安大驚失色,慌忙問道:“你,你,來干什么?”
姬正煜見他如同受了驚嚇的兔子般戰戰兢兢,又是好氣又是好笑的反問道:“你覺得小爺我是那種人么?”
“過來,過來,我有話問你!”
姬正煜一把將程懷安扯到近前,急切的問道:“你家那個女郎中是什么人,家住哪里?”
程懷安掙不脫姬正煜的鐵手,只得詳細的解釋道:“據說她祖父曾作過太醫,與我父有舊,這才準她來府里治病救人。后來又著人查訪才知道,那姑娘自幼父母雙亡由舅舅撫養長大。幾年前,鄉里遭了災,她舅母便把她賣到揚州做瘦馬。好在路上被她走脫了,自此也不回家,一直在江淮一帶流浪。后因常常施藥濟困,被鄉民稱為活菩薩。”
姬正煜哦了聲,想到她那可人相貌,頓覺心癢難搔,急忙又問道:“她長住府上么?”
程懷安搖頭道:“先前住了月余,長住她自然不肯,流民一散,想必今日就要走——”
“喂,喂,五公子哪里去?”
“告訴我二哥,我們分頭行動,他去和官斗,我去和民斗,咱們應天再見!”
話未完,人已遠去。府內外流民已盡數祛除干凈,姬正煜尋著雪跡一路東進,果見一素衣女子背著藥箱遠遠跟在百姓隊伍的后面。姬正煜整理了一下頭發,快步走到林素素身旁,和顏悅色的笑道:“好巧啊,林姑娘,咱們又見面了!”
林素素抹了抹額頭的汗,偏頭看向大雪天只穿白綢緞單衣的姬正煜,瞪大眼睛問道:“你不覺得冷么?”
姬正煜這才驚覺自己走的太急連大氅都沒穿,猛的縮了縮脖子,隨即又勉強直身道:“我是純陽之體,最怕熱了!”
林素素攏了攏額前的碎發,打量了一番姬正煜后,從包裹里拿出一件打了三四塊補丁的麻布袍子,攥在手中猶豫著要不要遞給姬正煜。姬正煜一把奪過披在身上,笑嘻嘻的問道:“你怎么會有男人衣服,你丈夫的?”
林素素搖頭道:“不是,去年年關,一位老丈臨終前送我的,說是他夫人給兒子做的新衣。他說他三個兒子都去西北打仗了,五年沒回來,想來明年還回不來,就把衣服送我了。”
姬正煜摸了摸有些扎手的袖子,黯然道:“唉,我一位兄長也在西北打仗,據說打的很難,也很苦。”
“這天下誰人不苦,不過你大約不會明白。”
此刻林素素的話姬正煜并不著意,直到許多年后再想起來,才品味出話語中的滋味。姬正煜信誓旦旦的說道:“我和你一道行醫,他們就不苦了!”
“你?”
“嗯,我!”
“不成。”
林素素似乎覺得話說的太重了,連忙解釋道:“我是說你不成的,你這樣的富家公子哪里能——”
林素素自幼漂泊無依,對高門大戶子弟殊無好感。她本不愿與他們交甚么朋友,至于一道行醫那更是無稽之談。好在姬正煜對付女孩子有“三板斧”,三斧下去那是無人可擋,林素素這樣貧苦出身的丫頭無論如何也逃不出他的五指山。
這第一斧,便是甜言蜜語死纏爛打,水磨功夫用出來最是奏效;第二斧,妝慘賣乖搏取同情,用出這一招尋常女子大多就從了;第三斧,亮明身份以勢壓人,這一招那當然是無往不利天下無敵。好在眼下姬正煜正在興頭上,有的是耐性陪林素素玩。
又行了數里,在姬正煜的死纏爛打之下,林素素終于還是將藥箱交給他來背,而自己只管走路。官道上饑民越聚越多,每時每刻都有人走不動路臥倒在路旁,森森白骨曝露在雜草間,令人不寒而栗。姬正煜雖嬌縱跋扈,但此時此景卻依然大受震撼,忍不住恨恨的說道:“這么多人餓死,怎么就沒人管一管!”
不待林素素答話,管事的人就來了。遠處突然煙塵大起,一彪人馬疾馳而來。領頭的軍官高聲傳令道:“指揮使大人有令,凡流民一律不得走官道、不許入城,違令者格殺勿論!”
隨著一聲令下,大魏的精銳騎兵向著數萬計的流民發起了沖鋒。軍士揮舞著馬槊挎刀驅趕百姓,一時間哀鴻遍野人頭滾滾,飄灑的鮮血把路上的殘雪都沖刷了個干凈。姬正煜紅著眼怒吼道:“反了天了,都給我住手!”
沒了金冠,少了狐裘,哪個肯聽他說話。姬正煜摔脫林素素的手,大步流星趕上前去,拽住為首虬須軍官的坐騎韁繩,怒罵道:“你,給我滾下馬來!”
那軍官愣了一下,見姬正煜一身粗布麻衣,才放心大膽的給了這不知死活的愣頭青一鞭子,哂笑道:“好,敢攔本官的馬。反了,反了,來人,給我拿下!”
“我看誰敢!”
姬正煜怒火攻心正欲吐露身份,卻猛然想到了身旁還有個林素素在,只得繼續大聲理論道:“天理王法俱在,你們是受的哪個的指使,敢如此喪心病狂!”
此言一出,官兵皆面露懼色。那軍官卻面不改色,凜然道:“大魏律載有明文,無官引、官憑私離本府本郡者當服役五年流三千里!這些刁民竟然從江北一路走到應天府,本官依上司衙門號令和大魏律行事,有何不妥!還有你,竟然阻攔官兵執行公務,是大不敬,是謀逆!來人,給我鎖了!”
大魏律姬正煜不熟,一時也不知如何反駁,身旁的林素素趕忙開口道勸解:“各位軍爺,我們是程頤程大夫的親誼,并非流民,萬望通融。”
姬正煜沒好氣的看向林素素,嘆息道:“這種時候你說這些還有什么用,他們連王法都不顧了!”
然而軍官居然真的喝止了想要動手的官兵,問道:“你們有何憑證?”
憑證林素素拿不出來,只能結結巴巴的哀求:“這個卻沒有,但我們剛從程府出來,求您放過我們吧!”
沒有憑證?林素素、姬正煜身上的麻衣就是憑證!軍官瞬間換了面皮,順口就把林素素的罪也給定下了。
“好,居然冒認官親!來人,把這個女的一并鎖了,交上元縣衙去,看看哪個程家人來認她!”
才不過小半日,林素素、姬正煜雙雙鋃鐺入獄,而身在程府的姬正煥、李照臨、程懷安才打馬過橋與程頤依依惜別。雪停云散,程府前的河水倒映著湛藍的天,暖烘烘的日光儼然有了初春的景象。
姬正煥一行沒有走官路,而是乘馬走小路直奔溧陽。五皇子走丟了,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姬正煥沒法交代。但姬正煜是追林素素去的,鬼知道他們二人到哪里鬼混了,況且此刻姬正煥又不欲過早驚動官府,那也就只能讓姬正煜自求多福了。
姬正煜平素在京時雖然頑劣,但卻習得一身好武藝,想來也不會出什么岔子。姬正煥如是想,但仍不無憂慮,扭頭對并鞍而行的程懷安問道:“五弟臨行前,真的說過他要去查民?”
程懷安篤定的答道:“五公子睿識絕人,雖不曾與咱們商議,卻能提早猜到您老的謀劃,果然不凡吶。他又有與公子到應天府再會之言語,想來必不失信!”
落后二人一馬頭的李照臨打馬上前,又給姬正煥吃了一粒定心丸:“公子放心,應天府總兵與我同宗,是個極精細的人。我今寫信與他,想必三五日內必能查訪到林素素下落。咱們先去溧陽會一會那個石廣元,再去應天與五公子匯合不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