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童貫那尖銳的聲音,和他遙遙對坐的種師道將眼睛睜大了一些。
他倒是沒有幸災樂禍,西夏人大舉進攻,打的還是他們西北的土地。
他已經是年近古稀的老將,這輩子百戰余生,什么場面沒見過?
一個老人把持某種權力久了,也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這權力就該是自己的這種感覺。
能夠及時放手,需要極大的定力和心胸。
比如在老種相公看來,西軍就是他的。
種家世代為大宋效力,說實話,對大宋沒得說,也從未有過二心。
老種相公自然也不會有半點據實力以自立的想法。
可自從朝廷派童貫來西北之后,這人就一直在不遺余力地分化瓦解、拉攏打壓,將好好的一支西軍扯得七零八落,更有無數陜西諸路子弟拋尸在統安城下,不得返鄉,這是讓他最為憤懣的事情!
西北的門戶之見,根深蒂固,種師道這種三代之后的將門家主。
他耳濡目染,生下來就看到自己的父兄祖輩,為了家族而殫精竭慮。
你讓他們這些西軍宿將,完全以國家利益為主,犧牲家族利益,對他們來說幾乎不可能。
想到這里,種師道忍不住就冷眼看了旁邊劉延慶一眼。
劉延慶在外面是老劉相公,在種師道這里,他只是跟隨自己許久的老將。
不知道童貫許了他什么好處,讓他迷了眼睛,一心跟著童貫,把老弟兄們的心都冷了。
卻不知道你手下那出了名不打硬仗的兵馬,離開西軍,還能成什么氣候?
或許應該提拔一下劉延慶那個英武的兒子,來頂替他的位置了,劉延慶已經沒救,他手下的兵馬卻不能放棄,那都是西軍的底子。
老種相公對這場戰事,早就有自己的盤算,從童貫發動橫山之戰開始,陸陸續續也打了五年。
此次機會難得,滅掉夏賊,勢在必得。
李察哥雖然勇猛,夏偽帝也不是昏君,但是說實在的西夏已經油盡燈枯。
只要西軍認真打仗,步步為營,肯定能把西夏逼得自己內斗,從而一舉拿下。
可是西軍必須集中使用,指揮權必須在他老種手中!為朝廷滅夏之后,西軍仍鎮守陜西諸路,而不得被分割,削去大家的兵權。
因為西軍的根在西北,在陜西諸路,你把任何一個家族,種家、楊家、折家...調到其他地方,就算是依然給他們這些兵馬,這幾個家族也會沒落。
在他們各自的地盤上,各大家族的觸手,早就伸向了各個角落,掌握著當地的民生、軍政。
童貫心中哀嘆一聲。
仗還沒打,這些人就各自為了自己的利益,與朝廷離心離德。
自己伐遼大業,還指望他們來完成,大遼雖然已經沒落,但是光靠年輕的勝捷軍和劉延慶的兵馬,恐怕掀不動大遼在幽云十六州的兵馬。
本想著安撫一下他們,說動他們開始準備,隨著自己北上。
沒想到西夏如此奸詐。
“諸位,夏賊反復無常,侵入橫山,爾等身為陜西諸路的將主,有什么要說的么?”
種師道敏銳地覺察到,這是一個好機會,童貫宣帥一天不低頭,他們就一直冷眼旁觀。
劉延慶的兵馬,在西軍諸路本就稱不上精銳,勝捷軍更是一個笑話,你童貫能逼死劉法,你看看其他人,還會不會受你的鳥氣。
宣帥衙署當然能下令,但是一應調遣,到了下面,可以是萬眾一心,也可以是敷衍推托。
大家打了百年的仗,難道連陽奉陰違都不會么?
主意既然打定,種師道掃過帳內諸將,只需要一個眼神,他們就彼此默契地心照不宣。
種師道明白,西軍絕大多數將佐也支持這個主意了。
那事情就太好辦了。
西夏早就壓榨干了他們民間所有的力量,皇帝的改革剛剛開始,是舊貴族們反撲最厲害的時候。
就算是把李察哥放進來,種師道也有把握,將他們徹底殲滅。
在他看來,這更像是西夏的回光返照,是一條野獸,死前最后的掙扎。
此時的西軍,還沒有北上,沒有被遼宋輪番打光心氣。
他們從上到下,都覺得自己是天下精銳。
童貫坐在上首,細細品位著每個人臉上神色,再看了一眼種師道,這個老頭子卻仍然不動聲色。
他心中從未有過如此的頹喪,自從來到西北之后,他算是領略到了武人有多難纏。
尤其是這些將門世家。
這群武夫就像是包了牛皮紙的銅豌豆,煮不熟煮不爛。
威逼,不怕;
利誘,不成;
拉攏,不來;
打壓,不住...
種師道緩緩抬頭,帳內頓時安靜下來,他這才輕輕道:“此事來得突然,干系也非小…宣帥本來還要我們西進,不成想此賊竟然主動來了。如此實在是難得至極的機會,就應該照宣帥之前的命令,立即北上橫山接戰…可是我輩為將,凡臨兵事,須懷戒懼之心。而現在西軍狀況,又實在不不堪,劉法新敗之后,各路兵馬也都有所損傷,意氣消沉。”
“聽說宣帥的勝捷軍,前不久在橫山,殲敵一萬,氣勢如虹。”
“正好他們就在橫山,這可真是巧妙,便由他們先攔住李察哥,堅定守住,我等敗兵稍作休整,馬上就到。”
童貫咬了咬牙,咽了口唾沫,隨后擠出一絲笑來,“西北一應兵事,某本來最倚重的就是老種相公,某帶兵十幾年,豈不知道不察局勢,在輿圖上一指,就逼著大軍輕動,絕無好下場的道理?”
“諸位的兵馬要修整,也不是不行,不過要修整多少天,需給我一個準信,某也好據此調動兵馬。”
“十天足矣。”老種淡淡說道。
“十天?”童貫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
家國大事當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么?
這些武人,果然該死!他轉過身去,看著偌大的地圖,眼神冰冷,已經開始思考,要給這些西軍讓出什么條件來了。
此時,橫山前線。
韓五站在山谷的小路上,看著飛奔而來的兩騎,舉起手來使勁搖晃著手臂。
陳紹搖搖看見,覺得有些好笑,這個魯莽軍漢果然悟性是高。
他此時像極了后世北方鄰居,迎接他們唯一的太陽時候的動作。
奔到韓世忠跟前,陳紹一拽馬繩。
還沒下馬,就聽韓世忠大聲道:“統制,好消息,好消息啊!”
“什么好消息?”
“夏賊來了,咱們揚名立萬的機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