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夢魘的規律
- 厲鬼入侵:最后的堡壘
- 幺八山
- 2376字
- 2025-05-15 12:29:56
孫君看完了信封了內容,旋即抬頭,看見了陳尋平靜的表情。
看完信封上的內容,她望著陳尋和藹的神情,咬著牙,氣的牙癢癢,只想怒罵兩個字:
“瘋子。”
“你他媽的真的是個瘋子。”
“潮汐定律,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孫君心跳的非常快,她抿著嘴,分析著里面的內容,這內容太過驚世駭俗,她根本沒辦法判斷其中的真假。
“我會立刻將這封信呈遞給余局,陳老師,失陪了。”
說完這句話后,孫君沖出了咖啡廳,沒回頭多看陳尋一眼。
而陳尋望著孫君離去的背影,臉上的笑容微微收斂,又回到了深邃的表情。
......
......
孫君以最快的速度沖回了警局,她沖進余局的辦公室,喘著粗氣。
此刻,余局正好在看關于“夢魘”的數據統計,看見孫君從外面沖進來,不由得神情有些發愣,笑道:
“小君,不都告訴過你,做事情要沉住氣嗎?慌慌張張的,是有什么急事嗎?”
望著孫君這般不成熟的表情,余陽有些寵溺的笑,這個小孩是他一路帶過來的,也看得到她對工作的認真。
可接下來,孫君的話,卻讓他繃不住了。
“余局。”孫君將自己捏的有些皺的信重新攤開,放在了余陽的面前,擦了擦額頭汗,然后鄭重其事的說道,“有人發現了厲鬼殺人的規律。”
余局的笑容消失,他臉色凝重的接過紙,將這張紙移到了面前。
而陳尋的潮汐定律,也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你好,我是陳尋。】
【在6月31日,我親眼看見夢魘殺死周眉,那是夢魘第一次在人類面前爆發實際上的傷害,同期,第二日,在審訊的過程中,我向警員首次提出了‘鬼’的理念。】
【在提出后,我便開始了對‘鬼’的一系列研究。】
【接下來,便是我的研究結果】
【夢魘于6月31日出現,歷經一個月,從原來的個位數的影響席卷至數萬人的影響,在這期間,猶如雪崩一般,雪球越滾越大,呈無限放大的趨勢】
【在這段時間里,我一直都在研究夢魘的殺人標準究竟基于什么?】
【通過收集樣本,不斷對比得出.....我不得不承認,夢魘的選人規律是完全隨機的,所有年齡層,身高、體重、性別、愛好、善惡、區域......通通隨機。】
【想必官方在自己的數據對比中也發現,病發完全沒有規律,甚至懷疑,到底是不是鬼?】
【鬼在人們心目中可以分善惡、可以分規則,可似乎夢魘除了恐怖,沒有再與鬼相通的點?】
【夢魘......真的是鬼嗎?】
讀到這,余局的心頭一震,這封信寥寥幾句話,便將整個警局一個月的所有行動,以及心理變化都囊括其中。
在這一個月里,警局從各個方面入手,分析鬼的殺人規律,可卻好像無動機的殺人犯,只以殺人為樂。
從一開始的完全不相信鬼存在,到后面的漸漸相信鬼存在,再回到不敢相信鬼存在的階段。
余局仿佛看到了寫這封信的人就坐在他的對面,用銳利的眼神審視著他,或者說......審視著這個社會。
洞悉著這個社會的發展,就像下棋一樣。
余局舔了舔嘴唇,繼續向下讀,字體寫的很標準,每一筆一捺都干脆利落,也訴說著陳尋的過程:
【我一度也在搜集這個答案,在去搜集患者之間到底有什么趨勢,可卻一無所獲,越陷越深。】
【直到......我想跳出來看看。】
【我跳了出來,我終于看見了。】
【從這一刻起,我清楚的明白,夢魘是鬼,而且是完全超脫于理智之外的鬼】
【但他不同于所有以往人類認知中的鬼,他不針對于人,而是針對于......人類本身。】
余局控制不住的念出了最后四個字:
【人類本身。】
【沒錯,如果從個體去看,那么這只鬼完全沒有任何的邏輯,是全隨機殺人。】
【但是如果從人類的整體上看,從時間的跨度去看......夢魘的殺人規律,一目了然。】
【每過一段周期,夢魘便會爆發一次殺人的規律,與此同時,隨著每一次的爆發,夢魘的強大在不斷的增加!】
【但在爆發之后,又陷入了短暫的萎靡,殺人數驟然減少,如此循環往復】
【正是這般場景——
【讓我想到的海潮汐!!】
【人類本是一團土地,可隨著潮汐的不斷沖刷,不斷漲落,堅固的土地漸漸變成了松軟的沙灘,每一次都被其帶走一部分的沙粒,然后退潮,給我們片刻的喘息】
【基于此,我提出了“潮汐定律”】
【夢魘便是如同潮汐一般,隨著不斷的消磨,讓我們的人類漸漸的腐化,消逝,它擊垮了我們的團結,摧毀了我們的凝聚,打破了我的枷鎖,破碎了我們的集合】
余局讀到這,喉嚨涌動,腦海中只剩下了一個念頭——
天才。
絕對的天才!!
這不是一般的視角,完全超出了正常的邏輯,他們之前一直固步自封,想要找尋人類單獨的死亡規律,可實際上,這個規律......是作用在集體上。
只有改變社會集體的行為,才能改善個人。
這是完全社會學的理論,社會中人與人是彼此聯系的孤島,彼此分離又彼此相連,本就是互相影響,又怎么會有人獨善其身?
哪怕真的有規律,可只要鬼要殺人,他總要挑選一個目標,在優勝劣汰下,人類總要死亡!
可憑什么?要讓鬼來優勝劣汰。
所以呢?
這位寫下這封信的天才,要如何應對這來自厲鬼的潮汐?
余局看向了最后一段話。
【那如何才能抵制潮汐定律?】
【那便是逆潮汐的變化。】
【愿敵人所不愿,做敵人所不能】
【當它讓我們分散時,我們便凝聚,當它讓我們慌張時,我們便沉穩】
【是厲鬼讓我們社會動蕩,人人自危】
【那我們......便將其視作螻蟻,不屑一顧】
【在下一次的潮汐來臨之前,停止一切預防更大災害的措施,我們只救援,不預防】
【當我們沒有變得松散,潮汐便無法將沙粒帶走】
辦公室里針落有聲。
前面所有有理有據的分析,都是為了鋪墊這最后一個瘋狂的想法。
孫君緊張的看向余局,等著余局的下一步舉措。
房間靜的可怕。
說實話,孫君甚至能接受余局舉起信封撕個粉碎,然后罵一句哪來的腦殘。
因為這實在太瘋狂了,簡直是拿整個社會在賭。
不做任何的預防,不做任何的手段,也就意味著......整個社會,赤裸在夢魘之下。
一旦爆發更大的夢魘危害,那很有可能導致社會崩塌。
說到底,這仍舊是完全基于臆想的理論。
非常難以論證,而保守才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余局到底怎么選?
沉默良久,孫君甚至以為余局要睡著了。
直到余局重新抬起了頭,緊接著,他語氣前所未有的低沉道:
“幫我聯系其他夢魘事件的負責人,還有醫院負責人,然后邀請這位陳尋先生。”
“我們來商討一下,后面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