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浮云蔽日
- 陣棋
- Clearwd
- 1625字
- 2025-06-09 21:56:59
“臣,陳尚參見陛下。”
昭景帝看了看跪在階下的陳尚,并未立刻讓陳尚起身,指尖攆著一份奏折,狀似隨意的翻動著紙張,那細微的窸窣聲在寂靜的殿內格外清晰,如同無形的鞭子抽在陳尚緊繃的神經上。
“陳愛卿,”昭景帝終于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寒意,“令孫陳瑜,當真是少年意氣,鋒芒畢露啊。”他抬起眼,看著跪在臺下的老臣,“城門口,好大的威風。連朕親賜的玉衡宗令牌,都壓不住他一顆‘忠君體國’、‘唯恐驚駕’的心。”
陳尚額頭重重的抵在冰冷的地磚上,官帽下冷汗直流:“陛下息怒,臣教導無方,致使孫兒陳瑜年少輕狂,不識大體,沖撞了玉衡宗的仙師,更……更口出狂言,褻瀆圣威!此皆臣之過也!臣……罪該萬死!”他聲音帶著真切的惶恐和一絲恰到好處的哽咽。
“罪該萬死?”昭景帝輕笑一聲,指尖在奏書上重重一敲,“陳愛卿言重了。令孫不過是‘恪盡職守’,‘憂心圣躬’,何罪之有?倒是朕的玉衡宗,行事倉促,未能及時在城門查驗那幾根‘舊木扁擔’和一把‘農具’,實屬疏漏,讓令孫操心了。”
這話如同長鞭,抽得陳尚心臟驟然收縮。皇帝不提陳瑜跋扈攔人,只提他揪著‘扁擔’和‘農具’說事,更是坐實了其行為荒謬無理,小題大做,其心可誅!
“陛下!臣惶恐!”陳尚頭埋的更低,聲音發顫,“陳瑜愚鈍魯莽、只知死守規章條紋,全然不識大局,更不明陛下設立玉衡宗、倚重寧將軍以定國本的深意!其所謂‘責任’之言,實乃無知妄言,絕非心存怨懟,更非質疑陛下圣裁!此皆因老陳平日疏于管教,未能使其明辨事理,老臣……愿領一切責罰!”他將姿態放到最低,將陳瑜的行為定性為“愚鈍魯莽”、“不識大局”,竭力撇清“怨懟”和“質疑圣裁”的致命指控。
“責罰?”昭景帝放下奏疏,身體微微前傾,俯視著階下顫抖的身影,語氣陡然拔高:“陳愛卿,朕問你,如今邊關各部異動頻頻,烏桓、天恒兩大部族摒棄前嫌,握手言和,崖族大巫之子的尸骸說是被我們埋在了長城城墻之下,劍海關、定城關兩大關口壓力驟增!此乃國朝存亡之秋!值此危難之際,你的好孫兒,不思為國分憂,卻在城門口,為以一己意氣,揪著幾根扁擔,攔下朕急招入京、或可解此困局之人!更妄言‘責任’!”
他猛地一拍御案:“這責任,他擔得起嗎?!你們陳家,擔得起嗎?!“
陳尚被這雷霆之怒駭得魂飛魄散,渾身巨震,幾乎癱軟在地:“陛下息怒!老臣......老臣萬死不足贖其罪!”他知道,皇帝這是將陳瑜跋扈的行為,直接與可能到來的國難掛上了鉤!這頂帽子,足以壓垮陳家!
昭景帝胸膛起伏,顯然怒極,但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翻騰的怒火,聲音恢復了那種令人心悸的冰冷沉穩:“朕命陳瑜去‘宗人府’靜室‘讀書思過’。陳愛卿,你身為御史臺主管,掌風憲,肅朝綱,更當以身作則,管好族中子弟,謹言慎行!莫要再讓這等‘不識大局’、‘阻撓圣意’之事,污了朝廷的體統,分了朕御敵安邦的心神!”
“阻撓圣意”四個字,如同四把重錘狠狠砸在陳尚心上。昭景帝終于撕開了那層溫情的面紗,直接點明了要害——陳瑜乃至他陳尚的行為,就是在阻礙皇帝親自推動的玉衡宗計劃,就是在挑戰皇帝的權威!
“臣......臣謹遵圣諭!”陳尚聲音嘶啞,帶著劫后余生的虛脫,深深叩首,“老臣定當嚴加管束族中子弟,使其謹守本分,絕不敢再行差踏錯,辜負陛下天恩!更當竭盡駑鈍,輔佐陛下,共御外敵,安定社稷!”
昭景帝冷冷的看著階下幾乎匍匐在地上的老臣,眼中寒冰并未融化,敲打的目的已經達到,陳尚此刻的惶恐和承諾,不過是風暴中心的暫時屈服。
“退下吧。”昭景帝的聲音不帶一絲溫度。
“臣.......告退。”陳尚幾乎是手腳并用地從地上爬起來,官袍下擺微微顫抖,躬身倒退著,直到殿門口才敢轉身,步履蹣跚的消失在殿外的陰影里。那背影,透露著前所未有的惶恐與慌亂。
“承天、霄練、含光、相柳.......蜚的殘魂......幻蛛......”昭景帝待陳尚走出大殿后,從寧承安的奏折中拿出一張紙,上面是陸通明與寧無涯下山后的遭遇,“天命人,這大國遭受怨鬼迫害,朕就不再追究你們的責任......只要讓住我這大周百姓不再受著怨鬼之害,解決邊關之難.......”昭景帝看著手中內容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