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入水鏡廬
書名: 三國:我荊州幼主,開局截胡徐庶作者名: 有糖不吃梨本章字數: 2054字更新時間: 2025-04-26 00:01:00
這一路上。
劉珩與趙云在車廂內,相談甚歡。
他明白像趙云這種忠義又有本事的猛將,肯定內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
信奉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的道理。
刻意去出言拉攏他反而不美,倒不如避開招攬之言,只論天下大勢與武藝兵法。
這樣一來,兩人不僅有了共同話題不至于一路上發悶,而且劉珩還能利用自己熟知三國歷史的優勢,將天下大勢的走向說一部分給他聽。
等日后一一驗證的時候,趙云便自然而然地覺得劉珩牛逼得不行。
一來二去,收服趙云也就指日可待了。
反正。
劉珩絲毫不著急。
果然,正如劉珩所預料的那般,經過一番交談,趙云也漸漸對他放松了警惕。
言語間對劉珩的見識也愈發欽佩起來。
不多時。
馬車便停在一處清幽宅院前頭的不遠處。
劉珩在紅薯的攙扶下,下了轎子,其余親衛皆是守在一旁,以免出現刺客的情況。
王寅則是腰間配著唐刀和趙云一起緊隨劉珩的身后。
“水鏡廬?筆力蒼勁,當真是一手好字啊!哈哈哈……”
劉珩剛下車見到門匾上書的“水鏡廬”三字,就故意贊嘆道。
雖然他不懂什么書法,但這不影響他搞“人情世故”。
很快。
就有一童子推開柵欄的門,朝著劉珩這邊走來。
見狀。
劉珩當即整了整衣冠,面帶笑意,內心暗道:總算要開始哥們的表演了。
一會兒喝茶的時候,我抄幾首古詩,聊天下大事的時候,我再整一手《隆中對》,看不把你們統統都釣成翹嘴?
嘿嘿!
“請問,這位是劉荊州之子,劉公璞嗎?”
那童子先是給劉珩行了一禮,然后才問道。
“正是劉珩。”劉珩也拱手回了一禮。
“劉公子里面請,我家主人已有交代。”
“多謝。”
劉珩先是應了這童子的話,然后便轉過身來,看向一旁的趙云,接著道:“今日恰逢水鏡先生邀約,子龍不妨與我同往,也好多結識幾位俊杰。”
趙云點頭,拱手道:“全憑公子安排。”
就這樣。
趙云便作為隨行客人的身份而王寅則是作為護衛的身份,跟著劉珩一同走了進去。
怡園位于水鏡廬深處。
劉珩一行人隨童子繞過太湖石堆疊的假山,穿過翠竹掩映的月洞門,不久后,眼前豁然開朗起來。
一池碧水映著天光,木橋下錦鯉悠然游過殘荷。
不遠處便是那立于怡園之中的八角飛檐涼亭。
劉珩剛到此地,站在木橋前頭,便聽得那檐角銅鈴隨風輕響,驚起幾只白鷺掠過水面。
不由得從內心感慨了一聲:還是這些名人雅士會玩啊。
“劉公子,別來無恙啊,哈哈哈。”
就在這時,亭中一位葛巾素袍的老者從亭內席上起身快步走過木橋相迎而來。
銀須飄然似謫仙。
哪怕劉珩并沒有見過司馬徽本人,他在此刻都能猜得出來,這位應當就是此地的主人,水鏡先生司馬徽。
“劉珩見過水鏡先生。”劉珩朝司馬徽行了一禮,姿態擺得很低。
既然有了從這里挖人的打算,那就要做好禮儀方面的工作。
不然的話,就按照這些人的性子,恐怕還沒聊上兩句就要走人了。
“這位兩壯士看著氣度非凡,未請教?”
司馬徽不愧被譽為三國第一HR,其看人眼光之毒辣,可見一斑。
“哈哈哈,這位乃常山趙子龍是也,單名一個云字與我同行,這位王寅乃在下親衛長。”
“趙云見過水鏡先生,云雖在常山,然水鏡先生之名,早已如雷貫耳。”
“嘶~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快,快請上座!哈哈哈……”
司馬徽見到這等人物都愿意為劉珩奔走左右,不覺間也對劉珩高看了幾眼。
連忙將三人往亭中相請。
很快。
來到亭中之后,司馬徽便向眾人介紹了劉珩和趙云,并且引二人坐在前列,劉珩坐在司馬徽的右手邊第一個,眾人內心也皆有各自考量起來。
雖然劉珩這次前來并非像拜帖上所說的是為了研討學問,實際上是來招攬人才,但其他在座的人,又有哪個真正是沖著探討經典道理而來的呢?
“此乃潁川徐庶徐元直,劍術兵法皆了如指掌,近日剛為友復仇歸來,當真是性情中人啊,哈哈哈。”
司馬徽先是笑著看了眾人一眼,隨后輕拂麈尾,指向左側青衫文士。
劉珩的目光也隨著司馬徽的指引,看了過去。
只見那徐庶,果然不凡,眉間猶帶風霜,袖口隱約露出刑傷痕跡。
從腰間佩劍的位置能看得出來,此劍在他的手中,并非只是一件象征禮儀的工具,而是一件確確實實的殺人利器。
“元直先生。”
劉珩笑著跟他拱了拱手,他也笑著回了一禮。
“博陵崔鈞崔州平,擅觀天象。”
司馬徽話音未落。
那披鶴氅的青年,已笑著自斟清茶敬了劉珩一杯。
劉珩自然也端茶回禮。
就在這時,一個稚嫩的童聲忽然響起:“南陽諸葛亮,見過三公子。”
十歲出頭的少年從席間起身給劉珩行禮,葛布衣擺還沾著草屑,雙眸卻澄澈如寒潭。
劉珩強忍著內心的激動,回禮道:“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啊,小神童此番儀態,珩觀之,今后必成大器也!哈哈哈……”
隨著劉珩的笑聲響起,在座的幾人也都附和著笑了起來。
氣氛又恢復到了一開始的輕松愜意。
眾人開始有一著沒一著的聊著天,但就是誰都沒有提出類似“招賢納士”的話題來。
這讓劉珩不免也有些著急起來,但他又不能表現出來。
不然的話,那不就是落入下風了?
一旦落入下風,收服這些人要用的代價不僅增加,還容易出現收服不了的風險。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劉珩哪怕心里很是著急,但表面上依舊不露聲色。
既然大家都樂意裝傻充愣,那就一起唄,劉珩著急的同時,他們又豈能不急?
如果他們沒有輔佐雄主做一番大事的心態,也不會聚在一起了。
“喲,哈哈哈哈,諸位稍后,尚有兩位不速之客要來啊,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