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6章 咱家也去

大唐武德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長安玄武門大開,一隊隊玄衣甲士乘馬而出。

甲士之后,胯下什伐赤、身著黃金甲的大唐天子李世民,縱馬出城。

李世民之后,是十名年輕的千牛備身,和十名同樣年輕的備身左右,最后是數十名文武大員。

四十里路程,戰馬收韁慢跑,不到一個時辰后,他們來到了渭水南岸。

兩千玄甲軍擺開陣勢,李世民與文官武將越眾而出。

眾人都朝對面看去,渭水之北,氈帳林立,密密麻麻,一望無際。

內中有些文官倒吸一口涼氣,看這陣仗,突厥大軍十萬不止,可能二十萬是有的。

一員四十余歲,臉色有些蠟黃的將領,在馬上對李世民一抱拳:“陛下,在我大唐疆域,長安左近,豈容胡虜橫行,臣愿與咬金過橋沖陣。”

李世民微微一笑:“叔寶,今日勿須沖陣,你與知節在此壓陣,看朕如何卻敵。”他環顧一下身邊眾千牛與文武官員,高聲說道:“朕來點名,點到者來朕身邊。高士廉、房玄齡、周紹范、李孟嘗。”

四人大聲應諾,撥馬來到李世民身側。

李世民又看向自己的千牛侍衛們,指著其中一人:“安元壽,你也出列。”

李世民一馬當先,來到渭水橋頭,身后五騎緊緊跟隨。

渭水北岸的突厥人,早已看到這邊的動靜,也列好了軍陣。

頡利可汗手搭涼棚看著對面,見有六騎站在橋頭,瞇眼一看,中間馬上金甲武士好像是大唐天子,心里暗暗吃驚,又見執失思力沒在其中,心下就是一沉。

執失思力是他的心腹,一早被他派去長安,面見李世民,既想窺探唐軍虛實,也有耀武揚威之意。

李世民可不是好脾氣的人,見執失思力態度蠻橫,言語無禮,一怒之下,將他扣押,囚禁在了門下省。

頡利對身邊的突利說道:“大唐天子親至,你我叔侄也不能輸了氣勢,迎上幾步。”

叔侄二人拍馬向前,也來到橋頭,隔空對李世民施了一禮。頡利說道:“見過大唐天子,天子安好。”

李世民稍作還禮,說道:“可汗,前者我大唐曾與你結盟,如今你為何背棄盟約,興兵前來?”

頡利狡辯道:“今日我不算背盟,只是帶兒郎們來大唐游玩罷了。”

李世民道:“那好,就請可汗退兵。”

二人虛頭巴腦對答幾句,突利扯扯頡利衣襟,叔侄二人往遠處看去,對面煙塵滾滾,旗幟飄揚,又來了幾支唐軍。

頡利小聲道:“梁師都不是說長安空虛嗎?怎么還有這些人馬?”

突利道:“叔父,唐天子乃百戰名將,應當留有后手,看他一人當先,并無一絲懼怕,還不知能調來多少兵馬。不如撤軍吧,這些時日,兒郎們也搶了不少,不算空手而歸。”

頡利看著侄子,這小子與唐天子是結拜過的,難保不會懷有異心。況且執失思力被唐人扣留,不能知道唐軍底細,還有前日阿史德烏沒啜在涇陽大敗,消息傳來,我突厥勇士有些失了銳氣。

這樣與唐軍對峙下去,大約是討不到便宜了,要不,那就撤軍。可是不能這樣就離開,總要想些辦法,勒索一番再走。

他抬起頭,大聲說道:“大唐天子,請你回轉長安,今日我可以遣人再去與你相談,但你須放了執失思力。”

北岸唐朝君臣,總算稍稍放下了心。

回到顯德殿,李世民又與文武重臣們商議了一會,議題就是如何與突厥來使談判。大家意見基本一致,皇帝剛剛登基,朝局還有些不穩。再者,唐軍施行府兵制,比較分散,難以在近日內集結起來,京師這里只有幾萬軍隊,不宜與突厥野戰。

還是談和吧,暫時先不考慮顏面問題,付出點代價也是值得的。今后休養生息,秣馬厲兵,總要找回場子。

李世民暗暗咬牙,今日之恥,來日要你百倍償還!不出五年,朕必叫頡利灰飛煙滅。

文武官員們散去,李世民留下秦瓊與周紹范。

李世民走下玉階,關切地對秦瓊說道:“叔寶,你要好好將養身體,我見你面色還是不佳。”

秦瓊十分感動,虎目中微有淚光:“微臣賤軀,多謝陛下掛懷。臣戎馬半生,歷經大小戰陣二百余場,屢受重傷,前前后后流血幾斛,如何會不生病?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臣已經看淡。”

李世民拍拍秦瓊肩頭:“叔寶,不要這樣想,天下已經安定,你要好好活著,我與你君臣長久下去。軍中之事,你覺得身體好些,就管一管,稍有不適,就回府安歇。”

他好像想起了什么,面現喜色,說道:“叔寶,今有一樁奇事,講給你聽。”他拉著秦瓊與周紹范坐下,把嶗山那里有海外皇子來到之事,大略說了一遍。

皇帝即位不久,就有外國使節前來覲見,當然是喜事,秦瓊起身向皇帝道賀,周紹范也隨之道賀,以示他也是剛剛知道此事。

李世民又道:“即墨縣奏疏中說,那位皇子隨行有三位女伴,其中一人是他國什么,哦,皇家醫學院祭酒家的女公子,應當醫術不錯。等她到了長安,請她為你診治一番,也許有些功效。”

秦瓊道:“天朝上國的名醫都不能治得微臣舊疾,一個番邦小女子還能強過他們?臣不抱幻想。”

君臣三人說了一會,李世民道:“叔寶,即墨到長安兩千六百里,沿途似乎有的地方還不甚太平,朕想派兵前往,迎接來使,就從你左衛之中抽調兵馬。你須揀選最優將士,不使墜了我唐軍威風。”

秦瓊叉手:“臣領旨。不知陛下打算派多少軍士?以何人統兵?”

李世民道:“就派五百人,編作兩團,每團兩百人,余者百人,作為中軍,每人配備雙馬。至于何人統兵,叔寶你說。”

秦瓊想了想,說道:“既有校尉兩名,應該由將軍統領,大將軍級別過高,不如叫中郎將吳黑闥出馬。”

李世民道:“行,叔寶言之有理,那就吳黑闥統領。”

吳黑闥是秦瓊的瓦崗舊友,這次出公差,又沒危險,又有功勞,秦瓊自然要想著這位老兄弟。

李世民又道:“校尉呢?”

秦瓊道:“校尉最好由陛下定奪。”

秦瓊不糊涂,自己提名一個就夠了,別啥都管。

李世民道:“你們幾家的娃兒都小,只有敬德家的寶琳已是成人,算他一個。”

周紹范道:“陛下,尉遲寶琳跟隨他父出征,現在涇陽。另外,寶琳只是隊正,品級太低,一旦叫他擔任校尉,只怕軍中不服。”

按唐朝軍制,每團二百人,置校尉一名,正六品上;團轄兩旅,每旅一百人,置旅帥一名,從六品上;旅轄兩隊,每隊五十人,置隊正一名,正七品上。

尉遲寶琳現在是隊正,一下子提拔到校尉的位置,確實有點速度過快。

李世民道:“朕知道,此間商議完畢,你就派人去往涇陽,將他調來,最遲明早須到長安。”

他又說道,“此次派員去即墨迎接來使,皆是臨時差遣,不是常任,過后職級取消。當然,如果哪個娃兒做得勤勉,差事辦得好,朕也不介意提他一提。”

周紹范領旨。他與秦瓊對視一眼,都知道皇帝這次想派一些年輕人去歷練一下,做得好,升遷轉正就在眼前。這也難怪,外國皇子使節是個十九歲的少年,咱們這邊最好也派少年過去,這叫外交對等。

說來皇帝對勛臣們還真的照顧,有好事就想著咱們,接人的差事多簡單,哪個做不來?可惜咱兩家的孩子都小,老周的兒子八歲,秦瓊的兒子才兩歲。

李世民接著道:“至于另一名校尉,就派安元壽吧。他十六歲就隨朕左右,本身就是千牛備身,正六品下,足夠了。”

“以下安排,周卿你記一下,等會你去中書門下,叫他們擬詔,從速辦理。告訴他們,雖是臨時差遣,也須正規手續,勿叫外國使節以為我大唐輕視于他。”

周紹范再次領旨。

李世民道:“來使身份是一國皇子,我國也須去一宗室,就讓趙郡王家的大郎李崇義去吧,職務為殿中省尚乘奉御。”

“鴻臚寺當然要出面,叫蕭瑀長子蕭銳,代表鴻臚寺,正好他也是我女婿,又是南朝故梁國皇帝之孫,很是合適。職位嘛,鴻臚寺主簿,再加千牛備身銜。另外,鴻臚寺典客署還須派人跟隨。”

“來使攜帶高產良種,司農寺自然不能閑著,著杜如晦長子杜構,代表司農寺前往,任司農寺上林署令,也加千牛備身銜。司農寺導官署也須派人跟隨。”

“好了,就這樣,叔寶你回左衛告知吳黑闥,點選兵馬。”

秦瓊領旨下殿。

李世民問周紹范:“孝范,人手你可調配妥當?”

周紹范道:“回陛下,一切就緒,都是太子右內率中得力之人。”

李世民道:“那好,你先去中書門下傳旨,然后就離京吧。山東之地還有些不甚太平,你多帶幾個武藝高強些的隨你左右,一路小心。”

周紹范眼眶有些發紅,叉手施禮:“多謝陛下厚愛,微臣定會平安歸來,微臣還要為陛下效力幾十年呢。”

李世民坐上御榻,又想了一下,覺得沒什么疏漏,于是開始批閱奏章。

過不多久,一個內給使走進大殿,向李世民稟報,右武衛大將軍程知節求見。

李世民隨口道:“叫他進來。”

內給使出去,一個魁梧大漢走進,來到丹墀前,叉手施禮,然后開腔,嗓門頗大:“陛下,臣聽說要去接個外國皇子,尉遲家還有安家的小子都派了去,為甚的不叫俺老程家的娃兒去?咱家也要去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社县| 石渠县| 沂南县| 霞浦县| 阜康市| 沛县| 山东省| 白朗县| 虹口区| 蒲江县| 张掖市| 文水县| 布拖县| 罗甸县| 盐津县| 华池县| 宣武区| 泰来县| 南昌市| 城口县| 阳西县| 凭祥市| 临清市| 新昌县| 肥东县| 凉山| 桐梓县| 双牌县| 宿松县| 敖汉旗| 贵阳市| 阿巴嘎旗| 抚顺市| 玉树县| 抚州市| 曲周县| 富顺县| 佳木斯市| 滦南县| 田东县|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