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5章 真命天子

  • 我和她們回大唐
  • 老酣客
  • 3193字
  • 2025-05-16 08:03:25

東宮顯德殿。

太子右內率、千牛將軍、宜春縣公周紹范,在向李世民匯報突厥大軍最新進展情況。

周紹范說道:“陛下,據此情報,微臣以為,頡利明早可抵達渭水河北。”

周紹范,字孝范,汝南安城人。隋朝大業三年,起家齊王楊暕典簽,出任交趾郡司倉書佐。后投奔大唐,追隨李世民,曾參與玄武門之變,深得李世民信任。

李世民點頭表示認可,他說道:“頡利詐稱有百萬大軍,以朕觀之,實數也不低于十萬,城中只有幾萬人馬,難以與之野戰。他想攻城,自然也是虛妄。”

“但是,若叫他在城外與我對峙起來,他必然放縱大軍,四下搶掠,那時受害的都是朕的子民。”

周紹范道:“陛下,明日可派一名大臣去往頡利帳中,看他究竟何意。他受梁師都蠱惑,興兵來犯,必定自知不能奈何于我大唐,只不過想些子女玉帛。”

大唐建立之后,逐步掃平割據,統一天下,至李世民登基時,只有梁師都還占有朔方等地,自立旗號。稽胡酋長劉仚成帥眾投奔梁師都,梁師都卻聽信讒言,將劉仚成殺死。于是所部互相猜懼,多有來降大唐者。

梁師都愈加衰弱,就向突厥朝貢,并勸說突厥,趁大唐內訌,長安兵力空虛之際,進攻大唐。于是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叔侄合兵一處,前來進犯。

李世民哼了一聲:“朕初登基,他就敢來犯,可惡至極,朕如何能向他低頭?此事明日再議吧。”

周紹范不敢再置喙,便向李世民請退。

李世民道:“你還不能走,這里有一份奏疏,普天之下,除上疏者與朕,你將是第三個看過的。”

周紹范一呆,忙道:“這般重要奏疏,微臣豈敢觀看?況且天色已晚,宮門即將落鎖,陛下也還未曾進膳。”

李世民道:“無妨,你看完之后,朕與你同食,再叫監門衛送你出宮。”

周紹范只好遵命,把李世民指給他的一摞卷宗抱到一邊,坐下細看。

這時一名宮女輕輕走進大殿,來到李世民身側,小聲道:“啟稟圣人,皇后命奴婢來請示圣人,晚膳已然備好,圣人何時回麗正殿用膳?”

李世民在批復一份奏章,頭也沒抬:“你去告訴皇后,朕今晚在顯德殿用膳,一會將酒飯送來,晚些時候再回麗正殿。”

宮女領命而去。

周紹范一一看過手上卷宗,心中陣陣波濤翻滾,天下間,竟會有這般奇事?斑斑青史,誰見過有這樣的記載?

最主要的是,陛下為何只叫自己一人來看這些?

周紹范看完之后,起身來到丹墀之下,深深一揖:“微臣周紹范,恭賀陛下!陛下乃天降圣君,天命所歸!臣愿陛下千秋萬歲,大唐萬古長存!”

李世民捋須大笑。

話說李二陛下這幾天來,唯有今日劉德威來后,真正暢快大笑過。

周紹范是個真性情的人,他知道皇帝對他的信任,他也愿為皇帝鞠躬盡瘁,他直接問道:“請陛下明示,要微臣做什么?”

李世民叫著周紹范的表字,說道:“孝范,朕最信任你,不然朕不會把這等絕密卷宗給你看。”

周紹范再次深深施禮,眼中含淚:“微臣感念陛下知遇之恩,愿為陛下粉身碎骨,今日臣之所見,永遠不會為第二人所知,如違此言......”

李世民急忙止住:“孝范,不必再說,你心朕知。”

周紹范不再說話,靜靜地等待皇帝吩咐。

李世民卻對身邊內給使道:“可以上晚膳了,就在這里,朕與宜春縣公君臣對飲。”

他又對另一名內給事吩咐道:“還有一事,你到兵部職方司那里,叫值夜之人,找來河南、河北、淮南沿海州縣地圖,對,朕現在就要。”

東宮麗正殿。

皇后長孫氏跪坐褥茵榻上,在白瓷盤龍燈下,默默看著手中書卷。

一個小宮女跑來,聲音不大,帶著欣喜:“皇后殿下,圣人來了。”

李世民走了進來,長孫皇后起身相迎。

夫妻二人一同落座,長孫皇后見丈夫手中拿著一個竹筒,很是好奇,問道:“二郎拿竹筒作甚?里面裝的何物?”

李世民心情很好,笑道:“好物什啊好物什,觀音婢且看過再說。”

說著他把竹筒中的卷宗一股腦倒出,擺到案幾上。

長孫皇后看看丈夫,丈夫指指卷宗。長孫抿嘴一笑,坐了下來,慢慢翻閱。

李世民回麗正殿之前,已將卷宗按順序排好,當然還是張貴使默寫的國書放在最上面。

他穩穩坐在那里,端過宮女送來的乳酪,抿了一口,瞧著自己發妻調亮燈芯,聚精會神看那份國書,心里突然閃過一絲頑皮,默默數著,一,二,三。

哈哈,果然,觀音婢露出大大的驚訝。

再數,一,二,三,長孫皇后驚叫出聲:“天爺,竟會這般神奇!”

長孫皇后放下國書,又按照順序,把所有卷宗一一看過。然后不出所料,也給二郎道賀。

李世民拉過長孫皇后,兩只大手握住兩只小手,輕聲說道:“吾妻不必道賀,等這位安國皇子到來,大朝會上,由他當著滿朝文武,把國書宣讀出來,那才能夠震撼天下。”

長孫皇后嬌俏笑道:“如此說來,在那位皇子到來之前,二郎不會叫所有人知道國書之事,不算即墨縣令的話,妾身是第二個看到國書的人。”

李世民拍拍坐榻旁的空位,示意長孫坐下,然后說道:“不,方才已經有人看過,觀音婢你是第三個。”

長孫皇后道:“方才宮女回報,只有宜春縣公周將軍在顯德殿,難道二郎與他共進晚餐,就是為了此事?”

李世民道:“正是,明后日,我將遣他去往即墨。”

長孫皇后道:“是叫周將軍帶兵去接那位皇子使節嗎?”

李世民搖搖頭:“他不是行伍之人,他的所長不在領兵。”

長孫皇后有些明白,也有些不解:“二郎,即墨縣令在奏疏之中,已將此事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國書所寫,必是他國中司天臺高士所為。我等肉眼凡胎,自是覺得神奇萬分,不可思議,然而自有高士能窺得天機,只能說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二郎,既是國書之事毫無破綻,你又何必苦追到底?若是那皇子使節知道二郎這般不相信他,定會使他心存芥蒂,更會寒了天下萬邦之心。”

李世民溫聲笑道:“吾妻之言,吾如何不曉得?只是周紹范此次必須去即墨,不光是即墨,他還要率領一眾部屬,走遍最少南到淮河口,北到成山角之沿海州縣。”

長孫皇后更加疑惑:“二郎,你為何要如此興師動眾?依妾看來,這位皇子真的確信無疑。哦,是了,你是為其余逃生之人。”

李世民呵呵一笑:“觀音婢,你慢慢聽我說,為夫此舉,原因有三。”

“其一,就是你說的,尋訪一下大海逃生之人。不過不用刻意去找,有外國人上岸,當地官府自然會及時上報。”

“其二,劉德行奏疏中說到,這位安國九皇子渤海郡王張明,身形高大,相貌堂堂,且才學出眾,品性溫良。按我大唐用人準則,身、言、書、判,無一不符,還又攜來幾樣寶貝。寶瓶美酒之類,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他那幾樣高產作物種子。”

“這樣的人,我真想重用大用,但關鍵要知道他是怎樣的人,才能決定怎樣用。”

“如果他曾經先在別的州縣登陸,打聽到我的一些事跡和名字,而后又跑到即墨海邊,假意說是在那里上岸,你說,十九歲的少年,心機就這等深沉可怖,我又怎敢重用。”

“如果這樣,我就封他個爵位,然后給他個閑散官職,讓他種植他的作物,為大唐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就是說,養他一輩子也就是了。”

“但若反之,他從大艦逃命,駕小舟求生,就是從嶗山那里登岸,此前從未接觸過任何大唐子民,這樣,我就會放心重用他。任何官位,凡是他能勝任都可以給他,只要他不把天捅個窟窿,大唐之地,任他橫行。”

長孫皇后噗嗤一笑:“原來這位渤海王是只螃蟹。”

李世民接著說道:“其三,觀音婢,你要知道,我殺死大兄與三弟,算是從阿爺手中搶得皇位,天下之人不服我者,大約不知凡幾。”

“大兄與三弟的舊部,雖然現在也貌似歸心與我,但畢竟大兄上位,他們能得到的利益,與我上位,他們得到的利益,差之千里。故而,他們還會想方設法,不遺余力來誹謗我,污蔑我。”

長孫皇后眨眨眼:“是啊,張使節一封國書,不正好能叫他們閉嘴。”

李世民一笑:“觀音婢,你再想想。”

長孫皇后猛然醒悟:“妾身明白了,他們會說這是陛下與那所謂外國使節相互勾結,偽造來的國書。是了,這幫人好陰狠的。”

李世民微笑道:“正是。所以我叫周紹范率領人手去往沿海,記錄下所有訪查過程,待他們在張明宣讀完國書之后跳出來質疑,那時就由周紹范來給他們狠狠一記耳光。”

長孫皇后眼珠轉轉:“那要是他們不跳出來呢?”

李世民道:“那就咱們自己安排人。”

長孫皇后咯咯笑出了聲:“不錯,反正已經下了本錢與功夫,不能浪費掉,給他們定定心,叫他們知道,誰才是真命天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阆中市| 惠州市| 德保县| 陵川县| 华宁县| 乐东| 云和县| 嵩明县| 岫岩| 西乌珠穆沁旗| 泾川县| 高尔夫| 突泉县| 南阳市| 宁远县| 澄迈县| 黎平县| 云南省| 玉门市| 荥经县| 登封市| 柘城县| 临邑县| 神农架林区| 高唐县| 辉县市| 安泽县| 麦盖提县| 错那县| 孟津县| 邢台县| 两当县| 永安市| 沈阳市| 西林县| 景谷| 喜德县| 鸡西市| 贵州省| 临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