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慈眉善目的李善長
- 大明:開局鎖定朱標,朱元璋慌了
- 江東趙括
- 2571字
- 2025-05-16 12:15:21
回到東小院。
陸瀾意外見到,劉福一家正圍著李琰,教她彈唱鳳陽花鼓。
他不禁啼笑皆非,這小娘子,對有興趣之事,倒是刻苦鉆研。
“夫君,快過來!”
李琰遠遠見到陸瀾,揮手大叫。
陸瀾走過去,未待李琰說話,便略帶責怪道:“娘子,劉叔一家今日這般疲累,怎可打擾他們?”
他們一家今日的經歷,如此跌宕起伏,只怕早已身心疲倦。
劉福趕忙道:“不打擾,不打擾。夫人是劉家的大恩人,只要夫人喜歡,自當奉陪。”
他們今日逃過一劫,全賴陸瀾李琰,自是有求必應。
且日后若要逃出生天,必須得到眼前這兩名貴人相助。
李琰嬌笑道:“夫君,婉兒與浩兄的表演,震撼人心,然而,他們的舞姿,與曲調的配合,略有瑕疵,且兩人的合作較為生硬,不夠流暢。
妾身昨晚見過夫君的表演,那是行云流水。夫君,教教他們,可好?”
劉福等人驚訝地望向陸瀾。
此人竟懂鳳陽花鼓,且水準極高?
劉婉眼里閃過一絲希冀。
她跟隨村里人學了一些唱腔、唱詞及基本動作,便沉迷其中。
這舞姿,大多是她自己琢磨出來。
可謂無師自通。
她渴望得到高人指點,從而撥開迷霧,突飛猛進。
陸瀾心里泛起一絲得意。
教人曲藝,咱是專業的。
既然李琰有求,且他也不忍見劉婉這塊璞玉自此蒙塵。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他讓劉婉與劉浩放慢動作,演示一遍鳳陽花鼓。
他則圍著兩人轉動,從唱腔到舞姿,以及兩人間的動作配合,一一指出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
節奏松散、鼓點與鑼的配合不夠緊密、氣息不穩、動作銜接不流暢、表情與內容不匹配、情感表達缺乏層次感、兩人的動作不協調......
劉婉的眼眸,閃耀著亮麗的神采。
她的唱腔與舞姿,來源于觀摩別人和自己感悟,究竟哪些細微之處未盡完美,自己全然不知。
如今得人指點,如久旱逢甘露。
她一遍又一遍地根據陸瀾的意見,改進唱腔與動作的協調。
如陸瀾指出,“鼓點節奏在第三段‘長鑼’部分稍顯急促,弱化了‘緊打慢唱’的對比效果。建議加強鼓與唱腔的呼吸配合,突出敘事段落的情感張力。”
她不斷反復練習,陸瀾都說可以,她還是不滿意,繼續琢磨和改進。
半個時辰后。
兩人的表演,已然精彩絕倫,絲絲入扣。
一旁的李琰,掌聲從未間歇。
連劉福夫婦,也不由自主站立著,一臉難以置信。
陸瀾只是略為點撥,兩人的表演水平,便上了一個臺階。
看著他倆的表演,陸瀾暗暗點頭。
劉婉悟性極高,稍加指點,便觸類旁通,確有天賦。
李琰見劉婉已累得直不起腰,仍咬著牙練,不禁心疼。
“天色已晚,到此為止,明日再練,你們該好生歇息。”
回到房間。
李琰問道:“夫君,你看劉婉如何?”
陸瀾不假思索:“此女天賦極高,又刻苦努力,確實是個好苗子。”
“好苗子什么意思?”
李琰抬眸,驚奇問道。
陸瀾啞然失笑,不知不覺用上了現代詞匯。
“就是極有潛力的少年。”
李琰抿嘴一笑:“夫君用詞,很新鮮。”
隨后問道:“夫君不覺此女可疑?”
陸瀾一愣:“可疑?有何可疑?”
他只覺得此女悟性極高,舞姿曼妙,歌聲悅耳,前世教過的學生中,不乏這類的天才。
“妾身指她的身份。妾身與她一路傾談,此女談吐不俗,言語典雅,顯然受過極好教育。”
“方才招呼他們一家吃飯,她坐下后,其父母兄長才敢側身坐落,她停筷后,那三人便立刻停筷。”
李琰為人細心,觀察入微。
陸瀾驚訝道:“竟有此事?”
如此看來,此女的身份比其父母兄長高,定不是一家人。
而且受過良好教育,極有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小姐。
陸瀾沉吟片刻,道:“適逢元末亂世,不知多少大家族家破人亡,若此女是大戶人家小姐,劉福是她家的仆人,也說得過去。”
這般故事,現代的影視劇及小說屢見不鮮。
李琰點頭,極有此種可能。
她又道:“還有一事極為古怪。妾身見此女的雙條鼓較為破舊,便打算給她換一個新的雙條鼓,但她卻抱緊舊鼓,怎么也不肯換。”
陸瀾不以為意:“也許此鼓對她有特殊的紀念價值。”
李琰眨了眨眼,調皮道:“明日待妾身細細探問她的身份。”
陸瀾笑道:“落難莫問因由,不必去打探他人的隱私。”
李琰驚奇道:“隱私?什么叫隱私?”
壞了,又用上現代詞匯。
陸瀾解釋,就是他人不想說的秘密。
李琰恍然大悟。
“夫君,你跟爺爺說過此事了吧?如何安置這一家人?”
她雖涉世不深,卻隱隱料到,若陸家不收留,這一家人必會再次落入鄧鎮等人手中。
“爺爺讓咱明日拜見李爺爺,告鄧鎮一狀,然后視情況而定。”
“啊?”李琰一驚,隨即垂首道:“聽從夫君安排。”
......
次日,韓國公府邸。
臨安公主、李善長、李祺端坐廳中。
陸瀾與李琰上前行禮。
李善長慈祥地注視二人,笑道:“自家人不必拘禮,坐吧。”
陸瀾坐落,抬頭望向李善長,心里一陣恍惚。
眼前這名垂垂老者,便是名震天下的韓國公李善長?
眼前的老人,發須皆白,慈眉善目,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
如此一個寬厚溫和之人,怎么也無法與足智多謀、決勝千里等詞語聯系起來。
更遑論什么傷天害理了。
李善長看著陸瀾,心中極為欣慰。
此子有膽識有能力,短短數月間,令京師風云變色,比起年輕的自己,有過之而無不及。
略加栽培,此子必可成為李家第三代的領軍人物。
他細細詢問陸瀾在京師的情況,陸瀾一一作答。
當陸瀾說到,皇上、太子與其商議,授任什么官職之事。
李祺插口道:“瀾兒才氣過人,至少也要擔任翰林學士之職,何以出任東閣大學士這般無名無實之官?”
陸瀾正待回應,李善長卻擺手道:“此官職甚好!”
李祺愕然:“為何?”
李善長笑而不語。
年輕人為官,最忌根基不穩便鋒芒太露,剛則易折。
此子年方十八,來日方長,先熟悉為官之道,循序漸進更佳。
況且,當今皇上極端多疑,復雜多變,稍有不慎,必身首異處。
不若自己,與其相識于早期,在建國之路彼此交情深厚,自是不同。
反之,太子寬厚仁和,極具賢君之相。
若此子從小官做起,位微權輕,剛好避開皇上的鋒芒,且他與太子交好,他日太子即位,便可一飛沖天。
想到此處,李善長不禁撫須而笑。
此時,李琰道出昨日鄧鎮強搶民女之事,神色激動。
李善長勃然變色,對李祺道:“竟有此事?必嚴懲不貸!”
李祺答道:“是,待兒子徹查之后,若此事當真,必嚴厲懲處。”
陸瀾冷眼旁觀,沉默不語。
李琰笑逐顏開:“孫兒早就說過,爺爺并不知情!爺爺,孫兒與那女孩劉婉一見如故,可否將他們留在陸家?”
李善長笑道:“隨你安置。”
陸瀾李琰走后,李善長將李祺喚至書房。
“鄧鎮怎做事的?一點小事都出差錯!”
李善長一改慈祥的模樣,面目猙獰。
這名叫劉婉的女子,乃陰貴命格,是多年難遇的極佳人選。
李祺惶恐道:“正是。如今琰兒收留此女,那該如何是好?”
李善長面色陰森:“密切監視,待琰兒回京后,再將其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