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總序
現代世界地緣政治簡史

這是我為中文版《恩道爾國際政治》叢書所撰寫的總序,她代表了我近半個世紀對這個世界運作真相的研究。中國讀者發現我的作品對于他們理解這個在今天看來已經喪心病狂的世界還有用處,對此我深感榮幸。多年前,我先后在美國和德國從事研究工作,我意識到幾乎所有西方作者撰寫的正統歷史書籍都只不過是對現實世界的虛假描述,這樣才有利于勝出的霸主及其盟友。

今天,歐洲、美國和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輿論都被一小撮權勢集團嚴格控制的媒體所主導,它們推行的計劃與媒體宣傳的完全是兩碼事。無論2011年在利比亞,還是2014年在烏克蘭,這兩個國家所發生的一切并不是所謂的促進“民主”。那么,那些隱藏在特朗普、拜登、特魯多、馬克龍后面權力無邊的木偶牽線人,他們的秘密計劃究竟是什么?

看一看近年來發生的事件,我們不難發現,世界正處于新的世界大戰邊緣。這場一觸即發的戰爭并不是由俄羅斯或者中國所發動,盡管西方媒體希望我們這樣認為。恰恰相反,它是由一小撮懷抱霸權野心的“當權派”所策劃,其最終目的是在人類歷史上首創一個全球大一統的帝國,這個帝國由像聯合國這樣的機構里一幫毫無個性的官僚所控制,他們按照我們普通人看不見的權力圈子的命令行事。這個大一統帝國被稱為“世界新秩序”。

一、世界新秩序與地緣政治

為了充分理解這一計劃的發展過程,我們有必要回顧20世紀70年代全球石油和糧食危機期間基辛格說的一段話。20世紀70年代中期,基辛格任美國國務卿、尼克松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是華盛頓實際的當權派。他說過一段鮮為人知的大白話:“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那時候,基辛格是美帝國最有權勢的公眾人物,這個沒有正式命名的帝國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取代了英帝國。

作為貫穿我所有作品的主題,我就是以基辛格這段話的視角來記錄現代歷史所發生的事件。基辛格是權勢極大的洛克菲勒家族的仆從,同時也是英國地緣政治及其均勢理論的門生。

美國國防戰略

2022年5月,美國五角大樓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一份題為《2022年國防戰略》的機密文件,其公開的摘要有以下這段表述:

本(國防)部將緊急行動起來持續加強威懾,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視為我們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和對本部步步緊逼的挑戰。俄羅斯構成嚴重的威脅,表現在其對烏克蘭野蠻無端的侵略。面對俄羅斯的侵略,我們將與北約盟友和伙伴一道加強有力的威懾。本部將保持有能力應對其他持續威脅,包括來自朝鮮、伊朗和其他暴力極端組織的威脅。美國國防部(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22年國防戰略簡報(Fact Sheet: 2022 Nation al Defense Strategy). 2022-03-28, https://media.defense.gov/2022/Mar/28/2002964702/-1/-1/1/NDS-FACT-SHEET.PDF。

很顯然,2022年5月俄羅斯在烏克蘭發起軍事行動兩個月之后,五角大樓和北約為它們引誘俄羅斯進入了致命的陷阱而深信不疑。但到現在,形勢卻十分明朗,北約遠未取得勝利,俄羅斯所動員的軍事能力讓華盛頓和布魯塞爾那些蹩腳的戰略家們猝不及防。

自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華盛頓發動第一波“顏色革命”以來,也即導致華沙條約解體和蘇聯垮臺等一系列行動之后,俄羅斯就不再被視為任何外部強國的威脅,尤其對美國構不成威脅,這大概就是美國智庫的結論。中國在鄧小平領導下實現了經濟復興奇跡,這些奇跡的取得來自與美國、歐洲和日本緊密的經濟貿易往來,被西方經濟學家稱為“外包”或“產業全球化”。不言而喻,中國無意對西方列強形成軍事威脅。同樣,伊朗也從未對美國構成過威脅。

那么,為什么這些國家就成了世界上最大軍事強國美國的眼中釘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認真地研究一個多世紀以前起源于英國的“地緣政治學”,一門研究一國地理條件與其政治潛力之間關系的學問。

英美地緣政治

自19世紀中國鴉片戰爭以來,同樣一伙英美主要的金融家族蓄意發動了包括1914年和1939年在內的所有重大戰爭。對于他們來說,戰爭是重新組織對其有利的全球地緣政治均勢的有效手段。

1815年,拿破侖率領的法國軍隊在滑鐵盧戰敗。到了19世紀40年代,英國毫無爭議地成為世界強國。英帝國控制了印度及其巨大的財富,主宰了非洲及其豐富的黃金和礦產資源,從而成為無可匹敵的全球霸主,而美國那時尚未從血腥的“內戰”中擺脫出來。在德意志,各公國之間明爭暗斗,一片混亂,尚未形成集中的經濟空間。到了19世紀40年代,世界形勢開始發生變化。

英國的精英們著手研究世界,探索如何維持“日不落”帝國霸權之策。在這個過程中,誕生了劃時代的經典之作《歷史的地理樞紐》。這篇文章是由英帝國的捍衛者、地理學家哈爾福德·麥金德爵士1904年為皇家地理學會撰寫的。麥金德發展了其世界實際上是按照自然地理劃分的“心臟地帶”理論,認為地球陸地表面可劃分為:

世界島,由相互連接的非洲、亞洲和歐洲構成(非亞歐大陸),是面積最大、人口最多、最富有的陸地組合。

離岸島,包括不列顛群島、中國海南島、日本列島、馬達加斯加、馬來群島、斯里蘭卡和中國臺灣島。

邊遠島,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相互連接的大陸(美洲)以及大洋洲。

這是英帝國理論的首次系統闡釋——一幅決定對誰發動戰爭以維持其全球霸權的清晰的路線圖。到了1904年,只有兩個可能爭奪全球霸權的對手——統一的工業化德國和“內戰”后的美國。正是麥金德的地緣政治決定了發動聯美抗德的戰爭,這是英國維持其全球控制的最佳選項。

早在1904年也就是10年之前,麥金德實際上就向英國的精英們闡明了之后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必要性:

均勢朝有利于樞紐國俄羅斯帝國。——筆者注的傾斜導致向歐亞邊緣陸地的擴張,這將為利用廣袤的歐洲大陸資源建造艦隊提供有利條件,由此全球帝國呼之欲出。如果德國與俄國結盟,這種情形就很可能發生。

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其意圖就是要摧毀俄德歐亞陸權國崛起的任何機會。在英國聯合美國打敗德國之后召開的凡爾賽和會期間,麥金德闡釋了他的地緣政治觀點:

誰統治了東歐德國、法國、波蘭。——筆者注,誰就掌控了心臟地帶;

誰統治了心臟地帶,誰就掌控了世界島;

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掌控了全世界。

——哈爾福德·麥金德爵士,于1919年哈爾福德·麥金德爵士(Sir Halford J. Mackinder). 民主的理想與現實(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 New York: Henry Holt & Co., 1919.150。

對于麥金德來說,英國作為占主導地位的島嶼強國,必須不惜一切代價防止東歐與心臟地帶的陸權國聯合。麥金德定義的心臟地帶實質上是指整個歐亞大陸板塊,包括俄羅斯、中國和中東。

戰后美國霸權的主要設計師們在麥金德臨終前向他請教有關盎格魯-美利堅霸權聯盟主導世界的想法,請他為位于紐約的外交關系協會的刊物《外交》寫一篇關于戰后地緣政治秩序構想的文章。

外交關系協會是美國地緣政治精英的智庫,由華爾街的國際銀行和洛克菲勒石油卡特爾資助。麥金德的文章《圓形世界與贏得和平》于1943年7月,即差不多在盟軍入侵諾曼底一年之前發表。

在這篇文章中,麥金德勾畫了美國主導的戰后秩序的愿景。他重申,1904年最初定義的“心臟地帶”就是戰后盎格魯-美利堅首要地位的最強大對手。他將“心臟地帶”定義為實際上由當時蘇聯所涵蓋的區域,這就為后來的冷戰埋下了地緣政治的種子。

不可避免的結論就是,如果蘇聯以這場戰爭中德國的征服者身份出現,她一定是地球上最強大的陸權國,而且她將成為處于戰略上最強大防御地位的強國。心臟地帶就是地球上最大的天然屏障。哈爾福德·麥金德爵士(Sir Halford J. Mackinder). 圓形世界與贏得和平(The Round World and the Winning of the Peace). Foreign Afairs, Vol. 21, No. 4, 1943. 601。

對于蘇聯來說,盡管斯大林為了打敗希特勒統治的德國在戰爭期間與邱吉爾和羅斯福結盟,但是很顯然,他和他的顧問們認真研究了麥金德的心臟地帶理論,將戰后中蘇聯盟置于優先位置,以遏制盎格魯-美利堅1945年戰后全球帝國的計劃。

圍繞在紐約外交關系協會周圍的精英集團,從1939年戰爭前夕到1945年戰爭結束,花費了數年時間潛心于一項絕密項目“戰爭與和平研究”。這個項目由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其目的是將麥金德的強國、樞紐強國和全球控制的地緣政治思想應用于新興的美帝國,一個未被正式命名的徹頭徹尾的帝國,只不過刻意地不叫“美帝國”,而美其名曰“美國世紀”。他們宣稱,這個“美國世紀”是建立在所謂“美國民主生活方式”基礎之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結果之一就是削弱了英帝國,使得華盛頓和華爾街坐收漁利。自此,英國淪為美國的“小伙伴”。

紐約外交關系協會的策劃者們為建立聯合國(包括設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而設計了一整套方案。華盛頓對這兩個金融組織通過阻止股份表決權進行控制。1945年,華盛頓還設法竊取了沙特的石油權利而為洛克菲勒石油巨頭所用。華盛頓還設計了“馬歇爾計劃”,這個騙局導致歐洲成為美國的附庸,滿目戰爭瘡痍的歐洲不得不用“馬歇爾計劃”提供的美元購買美國的工業品進行戰后重建。

1947年,杜魯門總統設立了中情局,自此中情局操縱的“冷戰”拉開了序幕。華盛頓于1949年4月建立了北約。北約第一任秘書長、英國的伊斯梅勛爵恬不知恥地講明了北約的目標:“趕走蘇聯人,按住德國人,留下美國人。”所有這一切都貫穿了盎格魯-美利堅地緣政治霸權和控制的理念。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情局的資金就秘密地用于操縱西歐、非洲、南美、日本、韓國以及其他國家的選舉,以確保親美政權上臺。凡此種種都是麥金德地緣政治理論在美國的具體實踐和發展,由地理學家、約翰·霍布金斯大學校長艾賽亞·鮑曼領導下的外交關系協會專門小組具體策劃實施。

麥金德與俄烏沖突

早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美國就開始秘密武裝烏克蘭對抗俄羅斯,那時蘇聯已瀕臨解體。中情局伙同億萬富翁喬治·索羅斯帶著資金和特工溜進烏克蘭建立據點,企圖將烏克蘭從與俄羅斯聯邦的經濟和政治合作中分裂出來。

設定這一目標也是基于麥金德的地緣政治學。烏克蘭是連接西歐經濟體和俄羅斯廣袤心臟地帶的紐帶,大多數蘇聯時期通往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的天然氣管線都經過烏克蘭。2014年3月,中情局策劃的獨立廣場政變強迫基輔脫離俄羅斯,迫使烏克蘭合法選舉的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流亡俄羅斯。從那時起,北約先是秘密地、后來發展到公開地武裝烏克蘭對付頓巴斯和克里米亞的俄羅斯族公民,甚至挑釁俄羅斯本土。2014年,美國國務院承認,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美國共投入50億美元在烏克蘭策動反俄“民主”政變。維多利亞·紐蘭(Victoria Nuland). 美國-烏克蘭基金會(US-Ukraine Foundation).2013-12-1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PVs5VuI8XI。

1997年,美國總統前國家安全顧問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他與基辛格一樣同為戴維·洛克菲勒的門徒)寫了一部關于后蘇聯世界的地緣政治專著,書名為《大棋局:美國至高及其地緣戰略要務》。他在書中寫道:“作為歐亞大棋局中一個新的重要空間,烏克蘭是一個地緣政治樞紐,因為它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存在本身就有助于改變俄羅斯。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就不再是一個歐亞帝國。”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大棋局:美國至高及其地緣戰略要務(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New York:Basic Books, 1997。

這本書寫于1997年,遠早于俄烏沖突,美國針對俄羅斯的秘密議程由此昭然若揭。布熱津斯基的兒子馬克·布熱津斯基和他父親一樣,是一個十足的仇俄分子。2024年,他擔任了美國駐烏克蘭盟友波蘭的大使。

隨著烏克蘭腐敗的總統澤連斯基在北約的暗中支持下上臺,2022年華盛頓開始秘密支持烏克蘭針對俄羅斯進行大規模軍事集結。幾個月后,也就是俄烏沖突開始后的2022年9月,一系列大規模的水下大爆炸嚴重破壞了價值300億美元的俄—德北溪天然氣管道。這構成了現代史上最大的工業恐怖主義行為之一,俄羅斯與德國的能源聯系瞬間灰飛煙滅,對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能源供應造成長期嚴重的影響。據事后披露,美英情報機構是幕后黑手。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 美國如何摧毀北溪管道(How America Took Out The Nord Stream Pipeline). 2023-02-08, https://seymourhersh.substack.com/p/how-america-took-out the-nord-stream.《紐約時報》稱其為“謎團”,美國實施的秘密海上行動一直掩人耳目,現在終于真相大白了。

布熱津斯基在1997年冷戰結束時寫的那本《大棋局:美國至高及其地緣戰略要務》中洋洋得意地宣稱:“美國現在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歐亞大陸是世界的中心角斗場。因此,歐亞大陸發生的權力分配對于美國的全球至高戰略和美國的歷史遺產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關于中國,他是這樣說的,“中國的非中央集權制經濟改革帶來的活力,包括對外部世界的社會開放,從長期來看,與相對封閉、官僚僵化的威權統治互不相容。”同注[5]。布熱津斯基對中國并不友好,他致力于在全球終結民族國家,建立一個由權勢極大的跨國銀行和跨國企業管理的、由專家組成的全球獨裁統治——“社團主義技術專家統治”即Corporativist Technocracy,根據20世紀20—30年代意大利“各階級合作”的組織——組合或總體,也可譯為“組合(或總體)技術統治”。——譯者注。他并不待見像中國和俄羅斯這樣強大的國家。布熱津斯基深諳麥金德地緣政治之精髓,他在遲暮之年建言:在用經濟戰攻擊中國之前,首先傾全力摧毀衰弱的俄羅斯。他于2017年去世,恰恰是在這一年,特朗普開始對中國實施嚴厲的貿易關稅。

二、企業統治全球——“達沃斯重置”計劃

到2020年,盎格魯-美利堅霸權制定的秘密的全球地緣政治終極議程開始浮出水面。它們打著世界經濟論壇及其全球企業和政治精英年會的幌子開展活動。世界經濟論壇是一家極具影響力、倡導全球化的智庫,其總部位于瑞士達沃斯。達沃斯集團由克勞斯·施瓦布領導,他是基辛格的門徒,20世紀60年代在哈佛,基辛格將其招入權勢顯赫的洛克菲勒圈子。

數十年來,施瓦布領導的達沃斯論壇致力于促進世界經濟全球化議程。在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期間,達沃斯論壇發布了“大重置”計劃,以世界衛生組織大疫情為借口,主張世界必須進行徹底的轉型。施瓦布宣稱:“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清楚氣候變化可能成為下一個全球性災難,將給人類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世界經濟論壇理事會成員囊括了世界上一些最有權勢的企業和政治領袖,如華爾街的貝萊德投資基金的領導人,歐洲中央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的領導人,印度億萬富翁穆克什·安巴尼(據稱是亞洲首富),“綠色”億萬富翁艾爾·戈爾,新加坡總統以及西門子、雀巢、英國石油公司的頭頭腦腦們,名單還有一長串。這就是已經策劃好的全球新霸權的董事會,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擔任達沃斯的特別顧問。

達沃斯的“世界未來領袖”網絡

自從第一批達沃斯干部于1993年被遴選出來以來,這些“世界未來領袖”接受了極為秘密的培訓,但在他們的達沃斯畢業生簡歷中幾乎只字未提。就像蜘蛛耐心地編織著巨大的網一樣,施瓦布和他的世界經濟論壇富豪支持者們編織起了現代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決策者網絡。

在2017年的一段視頻中,施瓦布洋洋得意地宣稱:與達沃斯世界未來領袖的干部們一道,“我們進入了各國政府內閣”。

從1993年起,施瓦布及其達沃斯精英們就著手在國際上四處網羅、親自選拔代理人或干部(所謂“世界未來領袖”),把這些人送到瑞士培訓,將其暗中提拔為未來政府首腦或關鍵決策者,以實施“大重置”計劃。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巨大的企業富豪網絡為這些未來領袖們提供資金,保證他們被提拔到本國的關鍵崗位。

這些達沃斯的代理人(這樣說毫不為過)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希臘等國的政府領導人,像特魯多、馬克龍、默克爾、貝爾伯克、米佐塔基斯等都接受過達沃斯的培訓。拜登政府白宮辦公廳主任杰弗里·齊恩茨實際上代替年邁的拜登行使著總統職權,他也是達沃斯代理人。無怪乎拜登總統所有的行政命令都不折不扣地遵循達沃斯“大重置”的“綠色議程”。

達沃斯也控制了最有實力的銀行家和企業領袖,包括摩根大通銀行的頭頭、中情局控制的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伊夫林·羅伯特·羅斯柴爾德爵士的遺孀琳恩·福雷斯特·羅斯柴爾德、《經濟學人》雜志的老板等。來自勢力強大的羅斯柴爾德金融王朝的達沃斯代理人還有納撒尼爾·羅斯柴爾德(雅各布·納撒尼爾·羅斯柴爾德男爵的兒子)和戴維·邁耶·羅斯柴爾德。達沃斯的成員還有輝瑞和莫德納制藥巨頭,后者研制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致命的信使核糖核酸基因編輯疫苗。達沃斯代理人還有比爾·蓋茨,其基金會控制了總部設在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經達沃斯培訓的“世界未來領袖”已多達數百人。他們從不透露與隱藏在“大重置”計劃背后的達沃斯權力精英的聯系,這是一個權力巨大無邊的秘密網絡,這就是他們策劃的世界政府的中樞,美其名曰“世界新秩序”。

達沃斯與聯合國“2030年議程”

達沃斯的“大重置”計劃利用聯合國所謂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呼吁實施由企業運作的全球規則。他們宣稱:“經濟劇烈下行已經開始,我們將面對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最大蕭條。”

作為他們的解決方案,達沃斯的領袖們認為:“……全世界必須共同行動起來,從教育到社會契約乃至工作條件,迅速改造我們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每個國家,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都必須參與;每個產業,無論是石油、天然氣產業還是高技術產業,都必須進行轉型。”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 可持續發展:現在是實施“大重置”的最佳時機(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w Is the Time for a “Great Reset”). 2020-06-03,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0/06/now-is-the-time-for-a-great reset/。

認真分析達沃斯集團已公開的文字材料就不難發現,盎格魯-美利堅霸權策劃的下一階段目標就是,不允許任何主權國家存在,只許超越國家的企業規則來規定誰生產什么產品,廢除所有國家經濟計劃。“大重置”計劃和聯合國“2030年議程”規定大幅度地停止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使用,這基于一個偽命題:化石燃料導致全球變暖。因此,現代農業必將終結,人們不得不食用實驗室生產的人工合成偽劣肉類或昆蟲,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將在勞動力中取代人力。

據估算,單是停止使用石油、煤炭、天然氣能源這一項將導致全球近一半人口餓死。丹麥科學家比約恩·隆堡估計:“全球40億人依賴化石肥料獲取糧食。”隆堡指出,如果我們真正地要停止使用化石燃料,“放棄全世界、各個經濟體和人口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那么60億人很可能在1年內死亡。”

如果沒有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大多數人都會遭受停電之苦,電網將陷入危險,甚至遭受滅頂之災,這種情況會大范圍持續發生。從第一天起,煤氣用戶將首當其沖,感受到停止采煤、油井關閉、天然氣田停產帶來的變化。

達沃斯精英們的終極目標是,在他們的中央銀行(包括美聯儲、英格蘭銀行和歐洲央行)通過控制利率將世界經濟拖入蕭條后,計劃實施最后一招:通過引入“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來控制世界貨幣。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將控制世界各地的人只能花多少錢以及花在什么地方。

搞定這一切之后,他們計劃在今后十年將世界上主要的獨立大國(包括中國、俄羅斯、伊朗、非洲和中東大部分國家)拖入戰爭和動亂之中。布熱津斯基、基辛格、戴維·洛克菲勒這些精英們總是喋喋不休地鼓噪,世界需要終結國家,建立一個全球統一的政府。到2008年,他們的計劃似乎不可阻擋。現在,他們全球唯一霸權僅存的障礙就剩下中國、俄羅斯和伊朗了。令人吃驚的是,甚至美國也在必須徹底摧毀之列。在一系列戰爭的廢墟之上,他們計劃在十年之內實施其“大重置”計劃。

三、去美元化、金磚國家與全球戰爭

隨著瑞士達沃斯圈子秘密操縱的全球法西斯控制計劃浮出水面,尤其是北約支持的烏克蘭政變以及企圖摧毀俄羅斯的經濟和軍事戰爭愈演愈烈,南方國家以及盎格魯-美利堅達沃斯議程之外的其他國家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防御性反應。俄羅斯開始轉向東方,與中國和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國家一道,建立獨立于美國非法制裁的經濟關系。中國無視西方的強烈反對,著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致力于通過基礎設施項目的全球網絡建設擴大歐亞聯盟。

越來越多的金磚國家開始意識到,只要它們綁定在美元上,施加在俄羅斯頭上的非法制裁(包括沒收其中央銀行的資產、踢出國際資金清算系統)就會遲早落到它們頭上。部分主要金磚國家開始探索繞開美國控制的國際資金清算系統、減少美元貿易的道路。一條完全不同于盎格魯-美利堅全球霸權、立足歐亞的嶄新道路已初露端倪,它將終結控制世界200年之久的全球霸權。

接下來的數月數年,我們將目睹一場新型的全球戰爭,一場決定中國和俄羅斯生死存亡的戰爭。這無疑將是一場無所不用其極的新型戰爭,包括網絡戰、衛星和無人機電子武器戰、生化戰以及大量的各種新式武器的戰爭。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生死攸關的考驗。

相關國家,尤其是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唯有保持高度警醒、具有遠見卓識,才能取得勝利。

威廉·恩道爾

2024年12月

于德國法蘭克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黎县| 宜丰县| 宣汉县| 南阳市| 钟山县| 吉水县| 霍邱县| 建昌县| 高阳县| 五原县| 黄骅市| 石棉县| 抚顺县| 文昌市| 磐安县| 玉屏| 沙湾县| 丹东市| 肇庆市| 迁西县| 分宜县| 静宁县| 普陀区| 仁化县| 涞源县| 邯郸市| 乌拉特后旗| 时尚| 吴江市| 九寨沟县| 阿拉善盟| 克东县| 云霄县| 南丹县| 连州市| 剑阁县| 莫力| 商南县| 革吉县| 山阳县| 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