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那不美死
- 三國:董卓逆子,貂蟬說我太壞了
- 王老師
- 2149字
- 2025-06-30 15:44:38
袁紹的臉色很不好看。
計八行動之一,關羽守門被破。
計八行動之二,五石散廢戲志才,被破。
計八行動之五,雇傭臧霸攪局,被破。
就在剛才,許攸灰溜溜地回來了。
麴義公然拒絕了許攸的賄賂,并告訴許攸,若不是看在君侯收復冀州后,可能會重用你許子遠,你今天就得留下人頭在這里!
許攸很詫異,他是個貪財之人,萬萬沒想到麴義會變了性子。
麴義義正辭嚴地說,不能對不起君侯所賜的表字“正則”!
不過麴義也沒做太過分的事情,僅僅是罵了許攸一頓而已。
許攸能見到麴義,并且能夠全身而退,是因為鄴城中有大量心向袁紹的人。
董順也知道這一點,但沒辦法。打鄴城打得太輕易,至少要三年才能收服人心,他僅僅半年就出兵打平原國去了,根本沒時間。
而且董順跟麴義提過,許攸這個人,有一定幾率會從袁紹手下叛變的,千萬不能為難他,否則他一氣之下不叛變了怎么辦……
所以麴義就這么把許攸放走了,讓鄴城士族們松了一口氣。
計八行動之四,賄賂麴義,失敗!
許攸滿臉羞愧:“屬下無能,請袁公責罰。”
袁紹嘆氣:“責罰?計八行動的一二四五都被破了,難道我責罰所有人嗎?”
也不怪袁紹不開心,這才剛開始,計八行動就失敗了一半,嚴重打擊了袁紹的信心。
獻策失敗的田豐和郭圖也低下了頭。
沮授見袁紹沮喪,心中暗道不妙,道:“子遠、元皓、公則,你們喪氣什么?你們才失敗了一條計策而已,這是常事,我也失敗了一條啊!”
那是因為我們一共才出一條計策啊!失敗率百分之百!
不過許攸郭圖田豐也知道沮授不是安慰他們,而是通過安慰他們的方式來安慰袁紹,便各自作出振奮的模樣。
袁紹意識到沮授的意圖,道:“勝敗乃兵家之常,優勢依然在我!公與,你說說下一步怎么辦。”
沮授道:“正面戰場要靠顏良,側面的話,麴義是個突破點。”
許攸不悅道:“公與明明知道我賄賂麴義之策已經失敗,莫不是在含沙射影?”
沮授搖頭:“子遠誤會了,你對麴義的計策失敗了,而我對麴義的計劃,才剛剛開始。”
袁紹恍然:“是計八行動之六!”
計八行動之六,是一個流言和調虎離山的復合計策。
具體的操作,是先在魏郡散布流言,說董順在前線戰敗,這個流言麴義不一定信,但魏郡的盜賊是肯定會信的。
魏郡盜賊作亂,麴義就不得不率軍出去平亂,然后鄴城空虛,袁紹就能派人去拿下鄴城,到時候董順的所有計劃都會被打亂。
如今流言已經發酵到一定程度,麴義再也無法坐視盜賊霸占各縣,對郡治形成圍攻之勢,所以他已經在整兵了。
沮授道:“三天之內,麴義必定出兵,明公只需一支偏師,就能拿下鄴城!”
袁紹大喜:“是因為鄴城內部多有向袁者,里應外合,拿下鄴城不費吹灰之力!”
眾謀士紛紛欣喜起來,口稱袁紹威德,軍帳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袁紹又問道:“當派何人去打鄴城?”
眾人都不語,沮授道:“明公麾下名將如云,雖然顏良文丑張郃高覽都在外,但亦有選擇。授的建議是可讓淳于瓊或者呂曠擔任此事。”
袁紹很快作出決定:“就讓淳于瓊去!”
淳于瓊萬萬沒想到,這天下的功勞就這么落到了他的頭上。
一旦打下鄴城,董順就陷入了四面八方的包圍,無論他如何掙扎,都脫不出這個泥潭!
只要拿下鄴城,就算董順有通天之力,也是必敗無疑!
那我淳于瓊就是逆轉局勢的大功臣啊!我的功勞比顏良和高覽還耀大!到時候封賞,那不美死!
想通此節,就算沮授逼他發誓要滴酒不沾,他都沒有反對。
淳于瓊當著沮授的面鄭重發誓:從即日起,到打下鄴城為止,不飲滴酒!違者叫天打……叫此生不準再飲酒!
事實證明,不喝酒的淳于瓊還是靠譜的,他先是率輕兵到達鄴城百里之外,就謹慎的沒有再進軍,而是隱藏在山林之中,不顧蟲蛇嘶咬。
因為我淳于瓊是個干大事的人!
等到鄴城的內應傳來消息,說麴義已經外出除盜賊,淳于瓊才松了一口氣。
但他依然沒有進軍,而是勒令士兵們在原地等候了半個時辰,確認麴義沒有臨時返回,才露面。
士兵們都覺得驚奇,平時性格粗疏的淳于瓊,此時竟變得如此謹慎,僅僅是因為沒有飲酒嗎?
淳于瓊面色肅然:因為這是改變我一生命運的大轉機啊!
來到城下,果然有內應打開城門,淳于瓊心中狂喜!
麴義留下的少許守兵驚呼并訓斥,跟打開城門的內應打斗起來。
淳于瓊趁著這個機會,讓士兵們魚貫入城,以奪取城防。
此時,城頭的叫囂聲更大了,充滿了憤怒的咒罵,淳于瓊卻笑了起來,因為他知道,這是麴義部下的無能狂怒。
進城門那一刻,淳于瓊下意識地回頭看了一眼,沒來,麴義沒回來。
穩了!就算麴義現在回來,也趕不及了!
這潑天的大功,就歸我淳于瓊了!
董素卿啊董素卿,你在前線奮戰,卻不知道后路已斷,就算你有蓋世的武藝又如何?在大勢面前,該輸還是得輸。
然而下一刻,街巷之中突然冒出來密密麻麻的士兵,將淳于瓊眾人團團圍住。為守的將領個子矮壯,古銅色肌膚顯得健康而有力量。
淳于瓊的笑容凝固在臉上:“那矮子,你是誰?”
“昭武鄉侯麾下將領,樂文謙!等候你多時了。”樂進冷冷道。
城頭上的打斗聲越來越小,顯然是有一方的倒霉鬼知道大勢已去,打算逃命。但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淳于瓊后悔不迭,為了方便隱藏行跡,他根本沒帶多少人。
因為在原來的計劃中,根本沒必要多帶人,如果行跡被麴義發現了,多帶人也打不下鄴城。
可萬萬沒想到,敵人在釣魚!
樂進一聲令下,士兵們一擁而上,把淳于瓊的部隊殺到全軍覆沒,然后將淳于瓊和內應的頭顱懸在城墻上。
那些心向袁家的士族,看到地上的尸體和城頭的頭顱,紛紛為之膽寒。
計八行動之六,流言加調虎離山,被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