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大結局
- 民國:從巡警到諜戰之王
- 重出江湖
- 2183字
- 2025-05-20 11:04:04
劉灞橋剛剛坐穩第一行動隊隊長的位置,屁股下的椅子還沒捂熱,就敏銳地感受到了這股山雨欲來的壓迫感。
空氣中彌漫著危險的氣息,讓他渾身不自在。
他深知,坐以待斃絕非良策,自己必須主動出擊。
既然日諜要玩陰的,那他就奉陪到底,看看誰的手段更高明!
他找到了龍曉云,兩人在龍曉云那間煙霧繚繞的辦公室里密議了一番。
龍曉云聽著劉灞橋異想天開的計劃,叼在嘴里的香煙都忘了點,眼睛越瞪越大。一個堪稱瘋狂,卻又似乎唯一可行的計劃在劉灞橋腦中成型。
他決定,要將整個金陵城都犁一遍!
他將金陵城詳細劃分成二十個片區,編號標記在地圖上。
從第二天開始,他每天親自開著一輛從處里特批的、顯眼至極的黑色福特轎車,在不同的片區招搖過市。
轎車后面,則不遠不近地跟著幾輛滿載第一行動隊和第九行動隊精銳隊員的運兵卡車,引擎低吼,隨時準備出擊。
劉灞橋的底氣,自然是他腦海中那個神秘的“日諜詞條”系統。
只要系統有反應,無論對方是西裝革履的“正經商人”,還是街邊不起眼的小販,他便會毫不猶豫地下令抓捕。
車隊會以雷霆之勢包圍目標,若有反抗,格殺勿論!
“老劉,你這動靜也太大了吧?跟唱大戲似的,生怕人家不知道你來了?”龍曉云有些哭笑不得。
劉灞橋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龍哥,這就叫敲山震虎,打草驚蛇!咱們就是要大張旗鼓,讓他們知道,金陵城,現在是咱們的地盤!那些縮頭烏龜,我看他們能躲到什么時候!”
果然,效果顯著。
第一天,在城南夫子廟附近,劉灞橋的系統就鎖定了兩個目標,一個是綢緞莊的掌柜,一個是黃包車夫。
一時間,金陵城內風聲鶴唳,人心惶惶。
特務處第一行動隊和第九行動隊如同兩把鋒利的剃刀,在劉灞橋的指揮下,潛伏的特務被一個個揪了出來,連帶著不少漢奸也倒了霉。
那些平日里偽裝成普通市民、自以為天衣無縫的日諜,在劉灞橋那雙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面前,無所遁形,如同被扒光了衣服一般。
短短半個月時間,被劉灞橋親手抓捕和擊斃的日諜就多達數十人。
整個金陵城的日諜網絡,幾乎被他攪了個天翻地覆,幾近癱瘓。
殘余的日諜嚇得魂飛魄散。
一部分連夜逃往城外,另一部分則龜縮在租界里,輕易不敢露頭。
金陵城內的情報刺探活動,一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劉灞橋這種近乎瘋狂的“掃街”行動,讓他在特務處內部名聲大噪,風頭無兩,不少人背地里都叫他“劉閻王”。
自然,這也讓日諜對他恨之入骨,懸賞他腦袋的金額在上一路飆升。
金陵城里的腥風血雨,最終還是不可避免地刮到了上層。
戴老板的辦公桌上,來自日本領事館的抗議照會已經堆了半尺高,措辭也從一開始的“嚴正關切”升級到了“強烈譴責”。
“這個劉灞橋,真是個惹禍的祖宗!”戴老板太陽穴突突直跳。
他揉著發脹的額角,看著面前垂手肅立的顧佳影和一臉無奈的龍曉云,語氣里帶著幾分壓不住的火氣,卻又夾雜著一絲難以言喻的復雜情緒。
原來,劉灞橋因為“掃街”行動用力過猛,在一次追捕幾個試圖逃竄的日諜時,追紅了眼,竟然一不小心把車開進了日本領事館的警戒區。
不僅如此,隊員們情急之下開的幾槍,還在領事館雪白的墻壁上留下了幾個新鮮的彈孔。這下,算是徹底捅了馬蜂窩!
日本領事暴跳如雷,直接把電話打到了外交部,要求嚴懲兇手,否則后果自負。
顧佳影面色平靜:“劉隊長是為了盡快肅清金陵的日諜網絡,手段雖然激進,但效果顯著。”
龍曉云也幫腔:“老板,灞橋兄弟那是急于為張隊長和犧牲的弟兄們報仇,情有可原。而且,金陵城里現在確實清凈了不少。”
戴老板哼了一聲:“清凈?日本人的唾沫星子都快把我淹死了!再讓他這么搞下去,金陵城非得提前開戰不可!”
他頓了頓,眼神變得深邃起來,“不過,這小子確實是塊好料,有勇有謀,就是太扎手。
他從抽屜里拿出一份文件,推到顧佳影面前:“南京這邊,你們第三組的功勞,上面都看在眼里。但是,為了顧全大局,也為了給你們換個更廣闊的舞臺,組織上決定,將你們三人,連同第三組的部分骨干,調往上海區。”
上海!
劉灞橋得到消息的時候,正叼著根稻草在曬太陽,琢磨著今天該去哪個片區“釣魚執法”。
“啥玩意兒?去上海?”
他從躺椅上蹦了起來,稻草掉在地上,“不是吧,龍哥,顧長官,咱們這金陵的魚還沒摸干凈呢,怎么就要挪窩了?”
龍曉云拍了拍他的肩膀,表情復雜:“上面的命令,說是金陵這邊風聲太緊,日本人鬧得太兇。讓咱們去上海,那邊魚龍混雜,更需要我們這樣的人才。”
顧佳影的聲音適時響起:“這是命令。上海區將重新組建第三組,由我繼續擔任組長,龍隊長和你,分別擔任副組長,兼任第九和第一行動隊隊長。另外,還會增補一批電訊和情報分析人員。”
劉灞橋撇撇嘴:“合著是嫌我在金陵太能惹事,發配邊疆啊?”
他眼珠子一轉,湊到顧佳影身邊說道:“長官,那上海灘花花世界,十里洋場,您可得罩著我點,我怕我這鄉下人,去了那里找不著北。”
顧佳影瞥了他一眼,沒搭理他這套嗑,轉身安排調動事宜去了。
劉灞橋看著她的背影,心里卻琢磨開了。
上海,那可是比金陵更危險,也更刺激的地方。
他的“日諜詞條”系統,到了那里,恐怕又要忙得發燙了。
三天后,一艘不起眼的火輪,載著劉灞橋、顧佳影、龍曉云以及他們挑選的二十多名心腹手下,悄然駛離了下關碼頭,順江而下,目的地——上海。
劉灞橋站在甲板上,望著遠去的金陵城輪廓,心中百感交集。
這座城市見證了他從一名普通巡警到特務處第一行動隊隊長的蛻變,也留下了他與日諜斗智斗勇的種種記憶。
劉灞橋不再回頭,目光堅定地望向前方。
新的戰場,新的征程,等待著他去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