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篇 好的開始是幸福婚姻的保障

第一章 婚前財產規劃

第一節 婚前財產規劃的重要性

關于婚前財產,法律規定得非常明確,婚前財產在婚后依然是個人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規定:“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但如何證明婚前個人財產是你的婚前個人財產是一個難題。比如,你在婚前銀行卡上有10萬元存款,但是婚后這張卡上每月依然有工資進賬,家里買菜、買衣服的錢也從這張卡上支出,過了十年,余額還有10萬元,你能說這10萬元就是你的婚前個人財產嗎?再如,你婚前有一套自己全款購買的房子,沒有貸款。你買房的時機剛剛好,150萬元全款購買。婚后有了寶寶,小房子住不下,你賣掉這套婚前房產,和對方一起購置一套大房子。婚后你的這套房賣出了350萬元的高價,那你的婚前個人財產是150萬元,還是350萬元呢?

說到這里,你就能明白,盡管法律明明白白地規定了婚前財產不因為結婚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是由于大多數人結婚之初沒有保留證據的意識,再加上夫妻之間財產容易發生混同,導致離婚時想要再證明自己的婚前出資是非常困難的。

下面我將通過幾個案例具體說明因無法證明財產屬于自己的婚前財產而產生的后果。

(1)關于婚前住房補貼和存款在婚后混同[1]

李明的銀行卡余額中包含了婚后補發的,其婚前應得的住房補貼42753.4元、李明婚前銀行存款余額68636.94元。一審法院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沒有將上述兩筆婚前個人財產予以剔除,因此李明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認為,婚前財產余額和婚后補發的婚前獲得的房屋補貼已與婚后共同財產混同并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消費,雙方對于賬戶余額的分割業已協商一致,視為李明自行處分財產,維持一審判決。

(2)關于婚前房產婚后出售用于換房的判例

小明與小紅戀愛后于2008年12月登記結婚。結婚前,小明以382500元的價款全款購買房屋一套。結婚后第二年,小明以450000元的價款將上述房屋出售。2009年12月1日,小明以403000元的價款全款購買房屋2一套。2009年12月30日,小明以445000元的價款將上述房屋2出售。2010年2月23日,小明以720000元的價款貸款(其中首付為270000元、貸款為450000元)購買房屋3一套。2012年7月15日,小明以1000000元的價款將上述房屋3出售。小紅于2014年起訴至法院,要求與小明離婚。

離婚時,小紅認為小明出售房屋的增值部分屬于買賣房屋投資盈利所得,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小紅有權分割一半款項;而小明認為售房款系其個人婚前房產演變轉化而來,升值系自然升值,故仍應為其個人財產,小紅無權分割。

對于雙方的爭議,法院支持了小紅的主張。根據當時適用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五條規定:“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法院認為,小明婚前購買的房屋系其個人財產,但小明婚后將房屋出售,又再次買賣其他房產產生的收益,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盡管這一案例是2015年作出的,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對此作出的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保持一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二十六條規定:“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因此,這一案例依然具有參考價值。

通過上述兩個案例,可以清晰地看出,想要證明婚前個人財產是婚前個人財產,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需要當事人在婚前就有規劃的意識,否則容易錯過最佳時機。如何進行婚前個人財產規劃,參見本章第六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县| 长葛市| 安徽省| 东丰县| 朝阳县| 广宁县| 锡林郭勒盟| 闻喜县| 太保市| 莆田市| 南靖县| 南投市| 乌拉特中旗| 和田市| 高碑店市| 衡山县| 柯坪县| 大庆市| 东明县| 北碚区| 九寨沟县| 宁远县| 永新县| 大冶市| 永善县| 宽城| 民勤县| 志丹县| 永昌县| 南丹县| 阿克苏市| 温泉县| 宾阳县| 博罗县| 黄浦区| 九江市| 读书| 香格里拉县| 乡城县| 姚安县| 普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