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典型案例
2-1:未依法收集證據、草率認定事實被法院判令作出行政行為
某市某區某城中村村委會在知曉本村被納入拆遷范圍后,突擊砌建許多圍墻,把村中許多空地和通行道路改造成可以出租經營的場地,意圖在實際拆遷時多得補償。由于此行為嚴重影響了村民的出行及其他生活環境,村民向某市某區城管綜合執法局舉報,要求依法查處村委會的違建行為。該城管綜合執法局僅僅向村主任進行了電話查詢,在獲得村主任口頭承諾已經取得規劃、施工許可證,不屬于違法建設行為后,便告知舉報群眾,村委會建設行為是合法的,不予查處。此后,舉報群眾把該城管綜合執法局告到法院,理由是行政不作為,要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履行查處違法建設的行政職責。在法庭上,被告城管綜合執法局沒有任何證據證實村委會的建設行為是合法行為。于是人民法院判令被告在判決書生效后十日內作出查處行為。
該案件從反面提示我們:行政執法機關在執法程序中應當堅持證據認定原則,憑借確實、充分的證據來認定案件事實,而不能僅憑相對人的一句口頭承諾或者解釋就作出事實認定。
2-2:在充分調查取證基礎上準確認定案件事實
某市某區某街道群眾舉報,某大酒店沒有取得法定許可就擅自在大門外加建門廳。某市某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接到舉報電話后,隨即派出兩名執法人員前往現場勘查,拍攝了照片與視頻。在與該酒店董事長談話及要求其在勘查筆錄上簽名確認時,被拒絕。此后,該綜合行政執法局派員與舉報人做談話筆錄,了解該大酒店實際施工的時間和持續的日期。再派員到土地管理局查閱大酒店的用地許可;到規劃局查閱規劃許可;到建設局查閱施工許可,皆沒有大門外增加砌建門廳的行政許可。在這些證據的基礎上,該綜合行政執法局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該大酒店隨即拆除了違法建筑。
該案件從正面提示我們:行政執法能夠做到證據確實、充分,案件事實清楚,那么就不會出現事實認定方面的錯誤,行政處理決定也會得到執行。縱使相對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不服,訴至人民法院,也不會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