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7: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 飛躍考試輔導中心編
- 16286字
- 2025-05-14 15:36:04
第二編 審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審普通程序
第一節 起訴和受理
★★★★第一百二十二條 【起訴的實質要件】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08、209條】
第一百二十三條 【起訴的形式要件】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四條 【起訴狀的內容】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10條】[11/3/79]
★第一百二十五條 【先行調解】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六條 【起訴權和受理程序】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126條】
★★★第一百二十七條 【對特殊情形的處理】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準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12/3/79]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12至219條】
第二節 審理前的準備
★第一百二十八條 【送達起訴狀和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相關法條:民訴證據規定第49至58條】
[考點提示]注意本條中答辯期與涉外民事案件不同,涉外民事案件中,若被告在中國無住所,答辯期為30日。
第一百二十九條 【訴訟權利義務的告知】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第一百三十條 【對管轄權異議的審查和處理】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并應訴答辯或者提出反訴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17/3/36 16/3/78]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23條】
★第一百三十一條 【審判人員的告知】審判人員確定后,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
第一百三十二條 【審核取證】審判人員必須認真審核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第一百三十三條 【調查取證的程序】人民法院派出人員進行調查時,應當向被調查人出示證件。
調查筆錄經被調查人校閱后,由被調查人、調查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一百三十四條 【委托調查】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委托外地人民法院調查。
委托調查,必須提出明確的項目和要求。受委托人民法院可以主動補充調查。
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書后,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調查。因故不能完成的,應當在上述期限內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第一百三十五條 【當事人的追加】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第一百三十六條 【案件受理后的處理】人民法院對受理的案件,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當事人沒有爭議,符合督促程序規定條件的,可以轉入督促程序;
(二)開庭前可以調解的,采取調解方式及時解決糾紛;
(三)根據案件情況,確定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四)需要開庭審理的,通過要求當事人交換證據等方式,明確爭議焦點。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24至226條】
第三節 開庭審理
★★★第一百三十七條 【公開審理及例外】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12/3/36]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20條】
第一百三十八條 【巡回審理】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需要進行巡回審理,就地辦案。
第一百三十九條 【開庭通知與公告】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27條】
第一百四十條 【宣布開庭】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
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法官助理、書記員等的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12/3/40]
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庭調查順序】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
第一百四十二條 【當事人庭審訴訟權利】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
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當事人要求重新進行調查、鑒定或者勘驗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49、250條】
★★★第一百四十三條 【合并審理】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并審理。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21條】
第一百四十四條 【法庭辯論】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
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30至232條】
第一百四十五條 【法庭調解】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第一百四十六條 【原告不到庭和中途退庭的處理】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35、236、240條】[11/3/81]
[真題演練]法院開庭審理時一方當事人未到庭,關于可能出現的法律后果,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11/3/81][8]
A.延期審理
B.按原告撤訴處理
C.缺席判決
D.采取強制措施拘傳未到庭的當事人到庭
★★第一百四十七條 【被告不到庭和中途退庭的處理】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41條】
★★第一百四十八條 【原告申請撤訴的處理】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37、238條】
★★★★第一百四十九條 【延期審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第一百五十條 【法庭筆錄】書記員應當將法庭審理的全部活動記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法庭筆錄應當當庭宣讀,也可以告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當庭或者在五日內閱讀。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認為對自己的陳述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將申請記錄在案。
法庭筆錄由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簽名或者蓋章。拒絕簽名蓋章的,記明情況附卷。
★★★第一百五十一條 【宣告判決】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發給判決書。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第一百五十二條 【一審審限】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43條】
第四節 訴訟中止和終結
★★★★第一百五十三條 【訴訟中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46條】
★★★★第一百五十四條 【訴訟終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終結訴訟:
(一)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二)被告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
(三)離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養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的。[17/3/81 15/3/48]
[真題演練]對張男訴劉女離婚案(兩人無子女,劉父已去世),因劉女為無行為能力人,法院準許其母李某以法定代理人身份代其訴訟。2017年7月3日,法院判決二人離婚,并對雙方共有財產進行了分割。該判決同日送達雙方當事人,李某對解除其女兒與張男的婚姻關系無異議,但對共有財產分割有意見,擬提起上訴。2017年7月10日,劉女身亡。在此情況下,本案將產生哪些法律后果?[17/3/81][9]
A.本案訴訟中止,視李某是否就一審判決提起上訴而確定案件是否終結
B.本案訴訟終結
C.一審判決生效,二人的夫妻關系根據判決解除,李某繼承判決分配給劉女的財產
D.一審判決未生效,二人的共有財產應依法分割,張男與李某對劉女的遺產均有繼承權
第五節 判決和裁定
★第一百五十五條 【判決書的內容】判決書應當寫明判決結果和作出該判決的理由。判決書內容包括:
(一)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二)判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適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四)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第一百五十六條 【先行判決】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判決。
★★★★第一百五十七條 【裁定】裁定適用于下列范圍:
(一)不予受理;
(二)對管轄權有異議的;
(三)駁回起訴;
(四)保全和先予執行;
(五)準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六)中止或者終結訴訟;
(七)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
(八)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九)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
(十)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
對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裁定,可以上訴。
裁定書應當寫明裁定結果和作出該裁定的理由。裁定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口頭裁定的,記入筆錄。[16/3/46 16/3/78 14/3/82]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45、247條】
★第一百五十八條 【一審判決的生效】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者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第一百五十九條 【判決、裁定的公開】公眾可以查閱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53至255條】
第十三章 簡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條 【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56、257、264條 簡審民事案件規定第1至3條】[16/3/35 14/3/79]
★第一百六十一條 【簡易程序的起訴方式和受理程序】對簡單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頭起訴。
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請求解決糾紛。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當即審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審理。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59、265、266至269條 簡審民事案件規定第4至7條】
第一百六十二條 【簡易程序的傳喚方式】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簡便方式傳喚當事人和證人、送達訴訟文書、審理案件,但應當保障當事人陳述意見的權利。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61條 簡審民事案件規定第6條】
第一百六十三條 【簡易程序的獨任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并不受本法第一百三十九條、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限制。[11/3/43]
★★第一百六十四條 【簡易程序的審限】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一個月。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58條】
[考點提示]本條為2021年《民事訴訟法》修正的內容,增加了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時,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審理期限的規定。延長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須經本院院長批準。
★★第一百六十五條 【簡易程序一審終審的適用條件】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金錢給付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五十以下的,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審理,實行一審終審。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的民事案件,標的額超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五十但在二倍以下的,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15/3/84 14/3/40]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71至281條、第424條】
[考點提示]本條為2021年《民事訴訟法》修正的內容,將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的案件類型限定為“簡單金錢給付”案件,適用標的額從原來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提升到“百分之五十以下”,新增當事人合意選擇適用模式,進一步降低了小額訴訟程序的適用門檻,充分保障了當事人的程序選擇權和利益處分權,能夠有效發揮小額訴訟程序便捷、高效、一次性終局解紛的制度優勢。
★★★第一百六十六條 【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條件】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民事案件,不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
(一)人身關系、財產確權案件;
(二)涉外案件;
(三)需要評估、鑒定或者對訴前評估、鑒定結果有異議的案件;
(四)一方當事人下落不明的案件;
(五)當事人提出反訴的案件;
(六)其他不宜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審理的案件。
[考點提示]本條為2021年《民事訴訟法》修正的新增內容,明確規定了對確權類、涉外、需要評估鑒定、一方當事人下落不明、提出反訴等六種情形的糾紛不得適用小額訴訟程序,避免實踐中的濫用或不當適用。
★★第一百六十七條 【當庭宣判】人民法院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審理案件,可以一次開庭審結并且當庭宣判。
[考點提示]本條為2021年《民事訴訟法》修正的新增內容,明確規定了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可以一次開庭審結并且當庭宣判,能夠進一步提高審理效率,及時有效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一百六十八條 【小額訴訟程序的審限】人民法院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兩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一個月。
[考點提示]本條為2021年《民事訴訟法》修正的新增內容,明確規定了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審理期限。
★★第一百六十九條 【小額訴訟程序轉普通程序】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的,應當適用簡易程序的其他規定審理或者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當事人認為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的程序審理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異議。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應當適用簡易程序的其他規定審理或者裁定轉為普通程序;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考點提示]本條為2021年《民事訴訟法》修正的新增內容,明確賦予了當事人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的異議權,加強了對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的制約監督。
★第一百七十條 【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60條】
第十四章 第二審程序
★★★第一百七十一條 【上訴權】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44、318至320條】[14/3/83 14/3/84]
[考點提示]國內民事案件與涉外民事案件的上訴期不同,涉外民事案件中,當事人若在中國無住所,判決和裁定均為30日。
★第一百七十二條 【上訴狀的內容】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第一百七十三條 【上訴的提起】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15至317條】
★★第一百七十四條 【上訴的受理】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相關法條:民訴證據規定第49至58條】
★第一百七十五條 【二審的審理范圍】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21條】[17/3/82 14/3/83]
[考點提示]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的二審審理范圍不同。民事訴訟中,二審法院對上訴請求相關的事實和法律進行審理。刑事訴訟中,二審進行全面審理,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二審的審理方式和地點】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人民法院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22、331條】[14/3/83 12/3/43]
★★★★第一百七十七條 【二審裁判】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后,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251、323、328、329、332、333條】[14/3/47 11/3/44]
★第一百七十八條 【對一審適用裁定的上訴案件的處理】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訴案件的處理,一律使用裁定。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31條】
★★★第一百七十九條 【上訴案件的調解】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應當制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送達后,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即視為撤銷。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24至327條】[14/3/83]
第一百八十條 【上訴的撤回】第二審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上訴人申請撤回上訴的,是否準許,由第二審人民法院裁定。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35至337條】
第一百八十一條 【二審適用的程序】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除依照本章規定外,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38條】
★★第一百八十二條 【二審裁判的效力】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第一百八十三條 【二審審限】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39條】
第十五章 特別程序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一百八十四條 【特別程序的適用范圍】人民法院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或者宣告死亡案件、指定遺產管理人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確認調解協議案件和實現擔保物權案件,適用本章規定。本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一百八十五條 【一審終審與獨任審理】依照本章程序審理的案件,實行一審終審。選民資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難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審理;其他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12/3/44]
★第一百八十六條 【特別程序的轉換】人民法院在依照本章程序審理案件的過程中,發現本案屬于民事權益爭議的,應當裁定終結特別程序,并告知利害關系人可以另行起訴。
★★第一百八十七條 【特別程序的審限】人民法院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或者公告期滿后三十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但審理選民資格的案件除外。
第二節 選民資格案件
★第一百八十八條 【起訴與管轄】公民不服選舉委員會對選民資格的申訴所作的處理決定,可以在選舉日的五日以前向選區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
★★第一百八十九條 【審理、審限及判決】人民法院受理選民資格案件后,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
審理時,起訴人、選舉委員會的代表和有關公民必須參加。
人民法院的判決書,應當在選舉日前送達選舉委員會和起訴人,并通知有關公民。
第三節 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
★★第一百九十條 【宣告失蹤案件的提起】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其失蹤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申請書應當寫明失蹤的事實、時間和請求,并附有公安機關或者其他有關機關關于該公民下落不明的書面證明。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41至346條】[17/3/47]
★★第一百九十一條 【宣告死亡案件的提起】公民下落不明滿四年,或者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滿二年,或者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其死亡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申請書應當寫明下落不明的事實、時間和請求,并附有公安機關或者其他有關機關關于該公民下落不明的書面證明。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41條】
★★★第一百九十二條 【公告與判決】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后,應當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蹤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一年。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間為三個月。
公告期間屆滿,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被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事實是否得到確認,作出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判決或者駁回申請的判決。
★★★第一百九十三條 【判決的撤銷】被宣告失蹤、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現,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作出新判決,撤銷原判決。
第四節 指定遺產管理人案件
★★第一百九十四條 【指定遺產管理人案件的提起】對遺產管理人的確定有爭議,利害關系人申請指定遺產管理人的,向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申請書應當寫明被繼承人死亡的時間、申請事由和具體請求,并附有被繼承人死亡的相關證據。
[考點提示]為與《民法典》規定的遺產管理人制度保持銜接,細化遺產管理人制度的程序法規則,回應司法實踐需求,2023年《民事訴訟法》修正在第十五章“特別程序”中新增一節“指定遺產管理人案件”,對申請指定遺產管理人的管轄法院、人民法院判決指定遺產管理人的原則、遺產管理人存在特殊情形下的處理等作出規定,從而為此類案件的審理提供明確的程序指引,增強了規則的可操作性,有利于遺產管理人制度功能的充分發揮。
第一百九十五條 【指定遺產管理人的原則】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應當審查核實,并按照有利于遺產管理的原則,判決指定遺產管理人。
★第一百九十六條 【另行指定遺產管理人】被指定的遺產管理人死亡、終止、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存在其他無法繼續履行遺產管理職責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利害關系人或者本人的申請另行指定遺產管理人。
★第一百九十七條 【遺產管理人資格的撤銷】遺產管理人違反遺產管理職責,嚴重侵害繼承人、受遺贈人或者債權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利害關系人的申請,撤銷其遺產管理人資格,并依法指定新的遺產管理人。
第五節 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
★★第一百九十八條 【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的提起】申請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由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向該公民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申請書應當寫明該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事實和根據。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47條】
第一百九十九條 【民事行為能力鑒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必要時應當對被請求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鑒定。申請人已提供鑒定意見的,應當對鑒定意見進行審查。
★第二百條 【審理及判決】人民法院審理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案件,應當由該公民的近親屬為代理人,但申請人除外。近親屬互相推諉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為代理人。該公民健康情況許可的,還應當詢問本人的意見。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申請有事實根據的,判決該公民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認定申請沒有事實根據的,應當判決予以駁回。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50條】
★第二百零一條 【判決的撤銷】人民法院根據被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的申請,證實該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原因已經消除的,應當作出新判決,撤銷原判決。
第六節 認定財產無主案件
★第二百零二條 【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的提起】申請認定財產無主,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財產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申請書應當寫明財產的種類、數量以及要求認定財產無主的根據。
★第二百零三條 【公告及判決】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經審查核實,應當發出財產認領公告。公告滿一年無人認領的,判決認定財產無主,收歸國家或者集體所有。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50條】
第二百零四條 【判決的撤銷】判決認定財產無主后,原財產所有人或者繼承人出現,在民法典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可以對財產提出請求,人民法院審查屬實后,應當作出新判決,撤銷原判決。
第七節 確認調解協議案件
★★第二百零五條 【確認調解協議案件的提起】經依法設立的調解組織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申請司法確認的,由雙方當事人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下列人民法院提出:
(一)人民法院邀請調解組織開展先行調解的,向作出邀請的人民法院提出;
(二)調解組織自行開展調解的,向當事人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調解組織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出;調解協議所涉糾紛應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向相應的中級人民法院提出。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51至354條 人民調解法第33條】
[考點提示]本條為2021年《民事訴訟法》修正的內容,確認調解協議案件不再一律由“調解組織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而應區分“人民法院邀請調解組織開展先行調解”與“調解組織自行開展調解”兩種情形。
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調解協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1)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圍的;(2)不屬于收到申請的人民法院管轄的;(3)申請確認婚姻關系、親子關系、收養關系等身份關系無效、有效或者解除的;(4)涉及適用其他特別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程序審理的;(5)調解協議內容涉及物權、知識產權確權的。
★第二百零六條 【審查及裁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通過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55至358條 人民調解法第32條】
第八節 實現擔保物權案件
★★第二百零七條 【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的提起】申請實現擔保物權,由擔保物權人以及其他有權請求實現擔保物權的人依照民法典等法律,向擔保財產所在地或者擔保物權登記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59至365條 民法典第233條】[14/3/44]
★★第二百零八條 【審查及裁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經審查,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拍賣、變賣擔保財產,當事人依據該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14/3/44]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66至372條】
[真題演練]甲公司與銀行訂立了標的額為8000萬元的貸款合同,甲公司董事長美國人湯姆用自己位于W市的三套別墅為甲公司提供抵押擔保。貸款到期后甲公司無力歸還,銀行向法院申請適用特別程序實現對別墅的抵押權。關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14/3/44][10]
A.由于本案標的金額巨大,且具有涉外因素,銀行應向W市中院提交書面申請
B.本案的被申請人只應是債務人甲公司
C.如果法院經過審查,作出拍賣裁定,可直接移交執行庭進行拍賣
D.如果法院經過審查,駁回銀行申請,銀行可就該抵押權益向法院起訴
第十六章 審判監督程序
★★第二百零九條 【人民法院決定再審】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14/3/36]
★★第二百一十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15/3/46 12/3/45]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73、374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再審理由】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79、385至392條】
★★★第二百一十二條 【調解書的再審】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82條】
★★第二百一十三條 【不得申請再審的案件】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調解書,不得申請再審。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78、380、381條】
第二百一十四條 【再審申請以及審查】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75、376、384、393、396至400條】
★★第二百一十五條 【再審申請的審查期限以及再審案件管轄法院】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但當事人依照本法第二百一十條的規定選擇向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77、383條】
★★★★第二百一十六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127條】
★★★★第二百一十七條 【中止原判決的執行及例外】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執行,但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養費、撫恤金、醫療費用、勞動報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執行。[15/3/46]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394條】
★★★第二百一十八條 【再審案件的審理程序】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128、129、401至410條】
★★★★★第二百一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并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411、412條】
★★第二百二十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檢察建議及抗訴的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14/3/80 13/3/49]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413、414條】
第二百二十一條 【抗訴案件的調查】人民檢察院因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需要,可以向當事人或者案外人調查核實有關情況。
★★★第二百二十二條 【抗訴案件裁定再審的期限及審理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抗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再審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但經該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的除外。[14/3/80]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415、418至420條】
第二百二十三條 【抗訴書】人民檢察院決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提出抗訴的,應當制作抗訴書。
★第二百二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庭】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審時,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法庭。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419條】
第十七章 督促程序
★★★★第二百二十五條 【支付令的申請】債權人請求債務人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
(一)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的;
(二)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的。
申請書應當寫明請求給付金錢或者有價證券的數量和所根據的事實、證據。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427條】
第二百二十六條 【支付令申請的受理】債權人提出申請后,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通知債權人是否受理。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425至427條】
★★★★第二百二十七條 【審理】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經審查債權人提供的事實、證據,對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合法的,應當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債務人發出支付令;申請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駁回。
債務人應當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內清償債務,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
債務人在前款規定的期間不提出異議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428條】[14/3/46]
★★★★第二百二十八條 【支付令的異議及失效的處理】人民法院收到債務人提出的書面異議后,經審查,異議成立的,應當裁定終結督促程序,支付令自行失效。
支付令失效的,轉入訴訟程序,但申請支付令的一方當事人不同意提起訴訟的除外。[15/3/47 14/3/46 13/3/84]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429至441條】
[真題演練]胡某向法院申請支付令,督促彗星公司繳納房租。彗星公司收到后立即提出書面異議稱,根據租賃合同,彗星公司的裝修款可以抵銷租金,因而自己并不拖欠租金。對于法院收到該異議后的做法,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13/3/84][11]
A.對雙方進行調解,促進糾紛的解決
B.終結督促程序
C.將案件轉為訴訟程序審理,但彗星公司不同意的除外
D.將案件轉為訴訟程序審理,但胡某不同意的除外
第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二百二十九條 【公示催告程序的提起】按照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持有人,因票據被盜、遺失或者滅失,可以向票據支付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依照法律規定可以申請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項,適用本章規定。
申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申請書,寫明票面金額、發票人、持票人、背書人等票據主要內容和申請的理由、事實。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442條】
★★第二百三十條 【受理、止付通知與公告】人民法院決定受理申請,應當同時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并在三日內發出公告,催促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公示催告的期間,由人民法院根據情況決定,但不得少于六十日。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443至445條】
★★第二百三十一條 【止付通知和公告的效力】支付人收到人民法院停止支付的通知,應當停止支付,至公示催告程序終結。
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無效。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446、447、454條】
第二百三十二條 【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利害關系人應當在公示催告期間向人民法院申報。
人民法院收到利害關系人的申報后,應當裁定終結公示催告程序,并通知申請人和支付人。
申請人或者申報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448、449、453、455、456條】[17/3/48 12/3/46]
★★第二百三十三條 【除權判決】沒有人申報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申請人的申請,作出判決,宣告票據無效。判決應當公告,并通知支付人。自判決公告之日起,申請人有權向支付人請求支付。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450至452條】
★★第二百三十四條 【除權判決的撤銷】利害關系人因正當理由不能在判決前向人民法院申報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判決公告之日起一年內,可以向作出判決的人民法院起訴。[15/3/85]
【相關法條:民訴解釋第127、457至459條】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學科精講思維導圖: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保障法·知識產權法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民法·知識產權法
- 2018法律碩士(法學)聯考大綱要點解析及應試策略
-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指導性案例書5:刑事訴訟法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考點法條速查(拓樸法考法典)
-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沖刺預測金題(全5冊)
- 2021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6:商法
- IP元宇宙:專利法律法規及專利實務可視化攻略
- 2014國家司法考試全攻略: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刷透十年客觀題(2013—2022)
- 2020年法律碩士聯考重要法條釋解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學科精講思維導圖:刑訴法
-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指導性案例書4: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 高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配套測試:國際經濟法(第九版)
- 2021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對照·考點精講·法規解讀·配套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