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龍山經驗”2013年發源于浙江省永康市龍山、西溪兩鎮,最初的內容是在黨的領導下,依靠群眾力量,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功能而構建的以“調解先行、訴訟斷后、分層過濾”為特征的社會矛盾糾紛依法調處化解經驗,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省涌現出來的基層依法治理典型經驗之一。近年來,在當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下,“龍山經驗”已從最初的訴源治理經驗逐步發展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法治建設經驗,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基層的生動實踐。

“龍山經驗”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永康歷史上人才輩出,其中,對永康后世影響巨大的是北宋時期的胡則和南宋時期的陳亮。兩位先賢對永康地域文化的塑造影響深遠。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陳亮開拓了“永康學派”,其核心思想是強調“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力圖使儒家學說切于實用,以達到“開物成務”的目標。“義”與“利”的問題,在當代實際上是一個“公正”和“效率”的問題。“龍山經驗”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選擇地吸收“義利并舉”思想。“龍山經驗”的目標導向是既要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快速化解矛盾的重要性,即通過系統化的流程再造,分類分階段減少和化解矛盾,從根源上降低案件成訟量,從而實現淳化民風、保障民生的重要目標。千百年來,強調“躬行踐履”與“經世致用”的“永康學派”,其思想觀念已深深融入當地人民的血脈之中,也造就了今日永康的繁榮昌盛;對永康人民的思維習慣、傳統習俗、社會風氣產生了重要影響。“龍山經驗”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與其根植于永康這片傳統文化高地、根植于永康高質量的民營經濟是直接關聯的,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上的法治建設經驗。“龍山經驗”追求打造一流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永康學派”回響千年的深厚底蘊。

200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向陳亮國際學術研討會組委會發出賀信,其中指出:“陳亮是我國著名的愛國主義者,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他創立的永康學派,強調務實經世,為‘浙江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文化內涵。研究陳亮學說,就是要探尋浙江優秀文化傳統,在研究浙江現象、總結浙江經驗、提煉‘浙江精神’方面取得創造性成果,為我省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提供重要的精神動力。希望全省哲學社會科學系統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弘揚和豐富‘浙江精神’,進一步發揮浙江的人文優勢,積極投身文化大省建設,為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努力建設‘平安浙江’,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貢獻力量。”[1]賀信深刻指出了陳亮的重要歷史貢獻,也為“龍山經驗”指明了發展方向。

當前,正值我國《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實施的關鍵時期,加快推進法治,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路徑,以永康“龍山經驗”為代表的基層法治建設,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關鍵一環。“龍山經驗”源于地方司法治理實踐,目前已擴展升級到地方全域依法治理,它疊加國家、社會、市場、公眾多元治理主體,是一個發展的、動態的、復合的、具備高度聯動性的概念。當前,“龍山經驗”持續升華和發展,在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支持下,不斷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基層的有效貫徹,不斷探索憲法法律、黨內法規在基層有效實施的新路徑,不斷開辟基層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新經驗,具備可復制性、可推廣性,是傳統優秀文化與當代社會治理融合發展,相得益彰的一個典型。

趙曉耕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1]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編:《陳亮研究:“陳亮國際學術研討會永康學派與浙江精神”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新县| 舒兰市| 哈巴河县| 治多县| 平邑县| 江油市| 孟州市| 克拉玛依市| 慈利县| 清水县| 贵溪市| 株洲市| 延川县| 同仁县| 南和县| 鹤岗市| 广德县| 花垣县| 长泰县| 保康县| 高台县| 博客| 出国| 旬邑县| 筠连县| 绩溪县| 偏关县| 南汇区| 昌平区| 贵德县| 横山县| 新郑市| 安达市| 高阳县| 鲁甸县| 桃园县| 前郭尔| 平南县| 太仓市| 延长县| 南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