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法律適用提示

《勞動法》[1]是我國關于勞動制度的基本法律規定,涵蓋了勞動法律關系的各個方面,是我國勞動法律體系的基礎,勞動方面的其他法律法規基本上是以《勞動法》為依據的。

一、《勞動法》的核心內容

1.適用范圍

《勞動法》第2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注意,《勞動合同法》擴大了《勞動法》的適用范圍:一是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勞動合同法》。也就是在適用范圍中增加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及其勞動者。二是規定事業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未作規定的,依照《勞動合同法》有關規定執行。也就是明確事業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之間也應訂立勞動合同,但考慮到事業單位實行的聘用制度與一般勞動合同制度在勞動關系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方面、管理體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別,因此允許其優先適用特別規定。三是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執行。也就是除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以及事業單位中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外,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其他勞動者均應當建立勞動關系,并執行《勞動合同法》。

2.勞動合同的解除

勞動合同解除分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者單方解除、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只有符合法定情形的,才能解除勞動合同,對此,《勞動法》第25、26、27、29條作出了相應規定。注意,《勞動合同法》對勞動合同解除作出了一些與《勞動法》不同的新規定:(1)補充規定了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的類型;(2)修改了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3)補充規定了用人單位可以隨時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4)增加了用人單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替代方式,即代通知金;(5)修改了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的規定;(6)增加了用人單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以及裁減人員的限制情形。

3.勞動報酬

獲得勞動報酬是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在這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關于最低工資和加班費的規定。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能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關于加班費,《勞動法》第4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1)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4.勞動爭議處理

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勞動法》的主要相關規定

勞動合同是整個勞動關系的核心。《勞動合同法》是調整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行為的基本法律規范。《勞動合同法》在勞動關系的確立、勞務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了勞動法律體系。勞動安全事關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義務、從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規范。在勞動爭議審判實踐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勞動爭議解釋(一)》),對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


[1] 為便于閱讀,本書中相關法律文件名稱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都予以省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丰县| 宿松县| 额济纳旗| 钟祥市| 胶州市| 云霄县| 汾西县| 恩平市| 萝北县| 南溪县| 海伦市| 荔波县| 长汀县| 都匀市| 兴安盟| 海阳市| 邳州市| 永善县| 香河县| 庆云县| 图木舒克市| 即墨市| 英超| 潮州市| 永德县| 隆德县| 锡林郭勒盟| 湘乡市| 东方市| 潼关县| 岑溪市| 莎车县| 保靖县| 江孜县| 托克逊县| 庆元县| 栾川县| 郓城县| 德昌县| 西昌市| 桦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