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不可不懂法:公民必備法律常識(第2版)作者名: 嚴威本章字數: 4728字更新時間: 2025-05-14 15:23:22
一、結婚
1.我國法定的結婚年齡是多少歲?
情景再現
小江和小麗從小一起長大,正所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一年,小江18歲,小麗17歲,兩人都認為自己到了可以結為夫妻的年紀。看電視上的報道,結婚需要去領取結婚證,于是他們來到民政部門申請結婚登記。工作人員在審查了他們的身份證以后,告知兩人均未達到我國的法定結婚年齡,拒絕了他們的結婚登記申請。
法律分析
根據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條的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于二十周歲。我國《民法典》關于婚齡的規定,并不是法律規定的必須結婚的年齡,也不能理解為法律規定的應該結婚的最佳年齡,而是界定婚姻是否合法的規定,是法律規定可以結婚的最低年齡,只有屆滿法定婚齡才能結婚,否則就是違法。法定婚齡不妨礙男女在自愿基礎上,根據本人情況推遲結婚時間。
法官提示
法定婚齡是我國法律規定的結婚所必須具備的法定條件之一,男女雙方未達到法定婚齡而結婚,并不能在婚姻登記機關進行合法登記領取結婚證。未達到法定婚齡的“結婚”僅僅只是男女雙方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并不是法律合法婚姻狀態。
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七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于二十周歲。
2.“姑表親”“姨表親”是否可以結婚?
情景再現
小菡今年21歲,她的好朋友小玉和她同歲,小剛23歲,小杰24歲,他們四人都生活在農村。四人從小關系不錯,自初中畢業后就輟學在家務農,小菡和小剛、小玉和小杰也開始談戀愛了。他們四人的家長也認為現在他們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也都贊成他們結婚。后他們相約好一起去民政部門登記結婚,工作人員詢問了相關情況后,拒絕了兩對“新人”的結婚申請,不予辦理結婚證。原來,小菡的媽媽是小剛的親姑姑,而小玉的媽媽是小杰的親二姨。
法律分析
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條規定,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本案中,小菡和小剛系“姑表親”,小玉和小杰系“姨表親”,均屬于二代以內的旁系血親,是法律明文禁止的不得結婚的情況。
血親主要指出生于同一祖先,有血緣關系的親屬,即自然血親;也包括法律擬制的血親,即雖無血緣關系,但法律確認其與自然血親有同等的權利義務的親屬,如養父母與養子女,繼父母與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禁止血親結婚是優生的要求。人類兩性關系的發展證明,血緣過近的親屬間通婚,容易把雙方生理上的缺陷遺傳給后代,影響家庭幸福,危害民族健康。因此,各國法律都禁止一定范圍內的血親結婚。
法官提示
婚姻法禁止結婚的血親有兩類:
1.直系血親。包括父母子女間,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孫子女、外孫子女間。即父親不能娶女兒為妻,母親不能嫁兒子為夫。爺爺(姥爺)不能與孫女(外孫女)婚配,奶奶(姥姥)不能與孫子(外孫子)結合。
2.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包括:(1)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姐妹(含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即同一父母的子女之間不能結婚。(2)不同輩的叔、伯、姑、舅、姨與侄(女)、甥(女)。即叔叔(伯伯)不能和兄(弟)的女兒結婚;姑姑不能和兄弟的兒子結婚;舅舅不能和姐妹的女兒結婚;姨媽不能和姐妹的兒子結婚。
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八條 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3.異父異母的繼兄妹是否可以登記結婚?
情景再現
小建和小君都在單親家庭長大,小建和爸爸生活在一起,小君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小建的爸爸和小君的媽媽通過同事的撮合,最終結為夫妻。后小建和小君大學畢業后回到了老家工作,待在父母身邊,陪伴他們。兩人最終談了戀愛,決定結婚。可是小君心里一直不確定,她和小建的婚姻是否合法,能不能最終領取結婚證。
法律分析
本案中,小建和小君是法律意義上的兄妹,但是他們因為異父異母實際上并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并不屬于《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條禁止結婚的條件。因此,只要他們達到法定結婚條件,又沒有法律禁止結婚的其他問題,就可以申請登記結婚,領取結婚證。
法官提示
我國實行婚姻自由,但禁止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和直系血親結婚,這是為了提高我國人口的質量,避免給子孫后代帶來不良的后果,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是符合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小建和小君是異父異母,無任何血親關系。他們結婚不會影響下一代子女的健康成長,不在婚姻法規定的禁止結婚之列。
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一條 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第一千零四十八條 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4.什么情況下婚姻是無效的?
情景再現
小軍和小美是鄰居,兩人同歲,自小關系就好,今年兩人都滿23歲了,家里人都贊成他們結婚,兩人決定到民政部門申請登記結婚,領取結婚證。但是小軍和小美決定在領取結婚證之前弄清楚什么樣的情形會導致婚姻無效。
法律分析
婚姻無效是指當事人雙方不具備法定結婚條件或沒有履行法定結婚程序而締結的婚姻,不產生合法婚姻的法律效力。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1)重婚;(2)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3)未到法定婚齡。小美和小軍并不存在法律禁止結婚的情形,他倆可以結婚,締結合法婚姻關系并受到法律保護。
《民法典》規定了結婚的條件:第一千零四十一條規定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第一千零四十六條規定了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第一千零四十七條規定了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于二十周歲);第一千零四十八條規定了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不能結婚。因此,男女結婚違背這些條件之一的,所締結婚姻依法應為無效。
婚姻無效的具體原因如《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條所規定的內容,同時《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條規定了法律后果——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民法典》設立的婚姻無效不包括程序方面的原因,即不能僅僅因為當事人沒有依法辦理結婚登記就宣布其婚姻無效。
婚姻一旦被宣布無效,就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從雙方結婚那一天起就是無效的;當事人之間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
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一條 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第一千零四十六條 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對另一方加以強迫,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于二十周歲。
第一千零四十八條 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第一千零五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
(三)未到法定婚齡。
第一千零五十四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婚姻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無效婚姻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關于父母子女的規定。
婚姻無效或者被撤銷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5.登記結婚時未到法定婚齡,過了法定婚齡還能申請宣告婚姻無效嗎?
情景再現
在小軍20歲、小莉18歲那年,雙方經媒人介紹,經過幾個月接觸后同居,在同居后2個月舉行了結婚儀式,并用瞞報實際年齡等方法進行了婚姻登記。第二年,二人的孩子降生,小軍工作越發有干勁。在大城市,小軍努力拼搏,踏實能干,收入也越來越高,但他和小莉之間發生了微妙變化,雙方通信的時間少了。沒過兩年,兩人分居兩地,干脆就斷絕了往來。小軍覺得自己在異地他鄉孤獨寂寞,遂談起了戀愛,與一同打工的一個姑娘同居生子。小莉得到這一消息,非常震驚,自己在家帶孩子照顧父母,卻被丈夫無情地拋棄,她感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把丈夫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宣告他們的婚姻無效。此時小軍24歲,小莉22歲,均達到了法定婚齡。
法律分析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條第三項的規定,登記結婚時候沒有達到我國的法定婚齡,婚姻應屬無效。但是如果當事人起訴請求法院宣告雙方婚姻無效的時候,均達到了法定婚齡,據以往司法實踐,當事人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申請時法定的無效婚姻情形已經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申請婚姻無效時雙方已經達到法定結婚年齡的,屬于法定無效婚姻情形已經消失,法院不予支持。本案中,小軍和小莉的情況即如此。
但是結婚的雙方當事人如感情確已破裂,可以搜集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證據,向法院起訴離婚,請求判決解除雙方婚姻關系。
本案中,小莉可以搜集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證據,向法院起訴離婚,請求判決解除雙方婚姻關系。
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
(三)未到法定婚齡。
6.父母包辦的婚姻,法律會保護嗎?
情景再現
小建和小花青梅竹馬,小建從小便許諾長大了要娶小花為妻。雙方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后,小建托人向小花家提親,可是小花的父母因小建家庭條件較差,堅決不同意兩人的婚事。后小花的父母甚至對小花禁足,小花每日以淚洗面,怎么央求父母都得不到應允,其間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和舉動。為了斷絕小花嫁給小建的想法,小花父母尋得了他們認為門當戶對的小軍家的姻緣,在小軍和小花父母的包辦下,小花被迫嫁給了小軍。可是小軍因為從小嬌生慣養,脾氣暴躁蠻橫,又感覺到小花不是真心喜歡他,婚后不到2個月便開始對小花百般折磨。無奈之下,小花起訴到法院,以求逃離這段不幸的婚姻。
法律分析
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同時,第一千零五十二條規定,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條的規定,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
本案中,小花是在父母的強迫之下被迫嫁給小軍的,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撤銷兩人的婚姻關系。需要注意的是,小花應當在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向法院提出撤銷該婚姻。
法官提示
包辦婚姻,是指婚姻關系以外的第三人,包括婚姻當事人的父母,違反婚姻自由原則,違背婚姻當事人的自由和意愿,強迫其締結婚姻的行為。在我國現實生活中,包辦婚姻的表現形式很多,大多是父母為子女直接選擇對象,當事人雙方或一方不同意時,即采取強制手段,強迫結婚;其他形式有換親、轉親、轉房和童養媳等。違背婚姻自由而被迫結婚的,被包辦的婚姻的當事人可以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婚姻被撤銷后,自始無效。
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二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一千零五十二條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一千零五十四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婚姻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無效婚姻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關于父母子女的規定。
婚姻無效或者被撤銷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